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的神经示踪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的神经示踪

一、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神经追踪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求丰[1](2020)在《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修复猫膀胱功能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猫膀胱副交感神经支配解剖及功能研究目的:探讨猫膀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神经构成及大体解剖,为以猫为神经转位模型重建膀胱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健康的、成年中华田园猫,体重在2-3kg之间,雌性10只,雄性5只,共15只。咬骨钳咬除椎板后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暴露出双侧神经根,包括腰6(L6)、L7、骶1(S1)、S2、S3神经根。双极刺激电极依次刺激各神经根,刺激参数设置为连续单刺激,电流2m A,频率20Hz,脉冲宽度0.2ms,并在BL-420F测试系统内记录膀胱压力变化。电显游标卡尺依次测量双侧L7到L6之间的距离,L7到S1之间距离,S1到S2之间的距离,同时测量双侧L7与S1神经根直径。结果:刺激S1及S3时曲线缓慢上升至最高点,而刺激S2时曲线快速上升至平台期。左侧S1、S2、S3的膀胱压分别为4.660±3.692cm H2O、36.85±13.84cm H2O、8.653±3.856 cm H2O,右侧S1、S2、S3的膀胱压分别为4.727±4.099cm H2O、35.25±14.89cm H2O、8.473±3.870 cm H2O。左侧L6-L7、L7-S1、S1-S2的距离分别为12.86±1.903mm、6.831±1.030 mm、7.373±1.397 mm。右侧L6-L7、L7-S1、S1-S2的距离分别为12.99±1.805 mm、6.863±1.153 mm、7.495±1.371 mm。左侧L7、S1的直径分别为2.963±0.4163 mm、1.699±0.4289 mm,右侧L7、S1的直径分别为3.025±0.4463 mm、1.725±0.4122mm。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刺激S2引出的膀胱压最大(P<0.0001)。L6-L7的距离明显大于L7-S1的距离(P<0.0001),S1-S2的距离与L7-S1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7的直径明显大于S1(P<0.0001),两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猫膀胱由S1、S2及S3共同支配,其中S2起主要作用。L6-L7的距离大于L7-S1的距离。L7的直径大于S1。第二部分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重建膀胱神经支配及传出通路的研究目的:探讨猫内脏神经与体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形态学特点及新建立的膀胱反射通路构成。方法:健康的成年猫,体重在2-3kg之间,雌性9只,雄性6只,共15只。每只猫的左侧作为自身对照组,不做处理。每只猫的右侧为神经移位组,在硬膜内将S2VR(ventral root)远端吻合在L7VR的侧面,近端结扎防止再生,连续缝合关闭硬脊膜后在硬膜外切断S1与S3神经根造成单侧膀胱去神经。术后10月,将荧光金(Fluorogold,FG)溶液注入两侧膀胱壁内进行神经逆行示踪,然后对受体神经进行取材作横断面甲苯胺蓝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L7脊髓冰冻切片在荧光镜下观察:灰质右侧前角内可见黄白色荧光标记的神经元,计数为21.5±6.5个,而左侧无荧光标记神经元。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正常的S2VR及受体神经内均可见分布均匀、规则的有髓轴突,轴突计数分别为825.2±114.1和846.4±261.4,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微电镜进一步观察到再生神经及正常S2VR存在大量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髓鞘板层结构完整,未见变性坏死的髓鞘及胶原纤维。结论:猫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L7VR可以再生并长入S2VR神经中,并与膀胱建立新的反射传出通路(脊髓L7前角运动神经元-L7VR-再生神经-盆神经-膀胱)。第三部分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恢复猫膀胱功能的研究目的:运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理及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等方法,评估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猫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术后10月,所有模型动物注射完荧光金后2周,小心显露出吻合口后刺激吻合口近端供体神经,刺激的参数为:连续单刺激,电流2m A,频率20Hz,脉冲宽度0.2ms,在BL-420F测试系统中记录膀胱压力变化,同时收集盆底肌肌电图。对受体神经取材并行横断面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结果:功能性电刺激表明:15只猫手术侧膀胱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8只猫手术侧的膀胱压最高值大于正常侧,另外7只猫手术侧的膀胱压最高值小于正常侧。手术侧膀胱收缩的最高压力为39.5±16.19cm H2O,正常侧膀胱收缩的最高压力为41.97±9.288cm H2O,手术侧膀胱压力与正常侧膀胱压力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刺激吻合口近端L7VR时,15只猫中有10只在膀胱收缩后观察到盆底肌肌电活动减弱。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发现再生神经轴突内存在棕色沉淀。结论:猫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通过产生乙酰胆碱恢复膀胱功能,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可能起协同作用。第四部分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对供体神经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猫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对L7VR的影响。方法:术后10月,在完成功能性电刺激后对供体神经吻合口近端及远端分别取材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轴突计数。仔细解剖并取出双下肢趾长伸肌并称量湿重。结果:两组标本横断面内见大量有髓神经纤维,分布均匀、密集,髓鞘完整,近端及远端的有髓轴突计数分别为3613±840.3、3614±825.5,两组轴突计数无差异(P>0.05)。右侧及左侧下肢趾长伸肌湿重分别为6.547±1.161g、6.523±1.143g,两侧下肢趾长伸肌湿重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S2VR与L7VR端侧吻合后对L7VR无影响。

徐伟[2](2019)在《基于Arduino仿生机器人神经反射弧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仿生机器人研究中,随着生物机理认识的深入、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仿生机器人逐步发展成为结构与生物特性一体化的类生命系统。要求仿生机器人不仅具有生物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同时具备生物的自我感知、自我控制等性能特性。论文基于Arduino开展仿生机器人神经反射弧实验研究,实现了神经反射弧的基本传导功能,且体现神经反射弧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特性,实验模拟了仿生机器人的"大脑"对反射弧产生的抑制作用和"肾上腺素"对反射弧的激励作用,实现神经反射弧的一系列仿真动作。该研究成果可以为仿生机器人相关神经系统研究与扩展中借鉴。

唐健[3](2016)在《利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鉴别脊神经前后根再行硬膜外精确吻合重建人工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文中认为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因神经病变或者损伤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创伤所致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其常见的原因。目前为止,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常导致尿路感染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已成为脊髓损伤后患者的第一位死因。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为改善神经源性的膀胱功能障碍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包括药物治疗、康复锻炼、膀胱造口及膀胱神经再支配等,其中近年来,随着人工反射弧的发展,给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目前的人工反射弧的有效率仍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人工反射弧重建中胸、腰段脊神经前根-骶神经前根能否准确鉴别并进行吻合吻合,二是目前的人工反射弧的重建都是在硬膜内进行神经吻合,术后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多。目前快速、准确鉴别周围神经性质仍是世界性难题,现有的鉴别方法如解剖结构法,电刺激法,同位素法,免疫组化及近红外光谱法等,由于检测精确性低、耗时长、操作发杂、费用昂贵等原因限制了其在术中的应用。脊神经属周围神经,前根为运动支,后根为感觉支,两者内均含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虽然前根中的AchE含量明显高于后根,但含量都极微量,传统方法如免疫组化和ELISA,虽可鉴别,但耗时长,无法在术中快速、准确鉴别。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是一种新型高精度谐振式测量仪器,测量精度高(纳克级别)、速度快(10分钟左右),而压电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基于QCM的免疫传感器,我们借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准确鉴别脊神经前根、后根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并依次鉴别脊神经前根与后根。我们将犬的脊神经前根、后根取出,切成1-2mm片段,浸泡于250ul的磷酸盐溶液(PBS)中,利用预先固定有AchE单克隆抗体的传感器芯片检测该溶液的AchE含量,当含有AchE的样品经过芯片表面时,AchE可与芯片表面的AchE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芯片质量变化,进而导致芯片谐振频率变化,质量变化越多,谐振频率变化越大。在我们的实验中,神经根前、后根均能够引起传感器芯片谐振频率的改变,且前根明显高于后根,故可以根据谐振频率的变化值鉴别脊神经的前、后根,整个鉴别过程大约10min。而操作过程中涉及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和PBS缓冲液则不能引起石英晶体芯片谐振频率的明显改变。因此压电免疫传感器很有潜力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检测工具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鉴别周围神经性质。在人工反射弧重建的方法上,为了避免硬膜内神经移植术中脊柱后方骨性结构的过多破坏、术后脑脊液漏及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等手术弊端,我们探讨在硬膜外进行神经吻合的可能性。实验中,我们利用10只beagle犬进行腰骶部解剖测量,观察椎管内、硬膜外段脊神经根的解剖学特点,测量L6-骶3节段椎管内、硬膜腔外的脊神经根长度和上位神经根硬膜囊出口至骶2或骶3脊神经根硬膜囊出口处的距离,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计算L6-骶3脊神经前根中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的数量。结果显示,椎管内、硬膜外段脊神经在后根膨大神经节之前是可以在显微镜下分离和鉴别的,且通常脊神经前根走行在相应脊神经后根的腹侧;比较椎管内、硬膜外段脊神经的长度与上位脊神经硬膜囊出口至骶2或骶3硬膜囊出口处的距离,我们发现骶1前根和部分腰7前根可以与骶2前根行无张力吻合,腰6前根及部分腰7前根需借助桥接神经与骶2前根行无张力吻合;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数量都是从腰6至骶3递减,故而行腰6~骶1脊神经根与骶2或骶3脊神经根吻合时,供支的神经纤维数量能够满足神经移植的要求。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在硬膜外利用骶1前根与骶2前根吻合,保留完整的骶1、骶2后根,建立“躯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beagle犬模型16只,饲养12个月后,在腰1-腰2平面横断脊髓,造成圆锥上脊髓损伤模型,继续饲养3个月,期间3只beagle犬死亡,存活13只。二次手术时由于瘢痕粘连原因,分离骶1——骶2前根吻合口时,3只beagle犬未能分离出吻合的神经,另外发现有2只beagle犬骶1——骶2前根吻合处未能愈合,最终8只beagle犬模型获得满意结果,在脊髓横断前刺激对照侧的骶2脊神经后根,膀胱逼尿肌压平均为30.75±4.86cmH2O,膀胱顺应性平均为29.5±7.25ml/cmH20,残余尿量平均为46.62±9.79ml。在实验侧骶1——骶2脊神经前根吻合12个月后,脊髓横断之前,电刺激实验侧骶1脊神经后根,膀胱逼尿肌压平均为21.75±4.69cmH2O,膀胱顺应性平均为22.43±6.68ml/cmmH2O,残余尿量平均为51.56±13.02ml;而在脊髓横断3个月后,同样的电刺激实验侧骶1脊神经后根时,膀胱逼尿肌压平均为20.5±4.63cmH2O,膀胱顺应性平均为21.81±3.35ml/cmH2O,残余尿量平均为67.12±19.30ml。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与实验前的对照侧相比,在硬膜囊外骶1—骶2脊神经前根移位建立的人工排尿反射弧的相关实验参数膀胱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及残余尿量虽然不及正常对照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果显示膀胱功能均有所改善。

汪隆旺[4](2013)在《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修复神经源性膀胱尿路上皮渗透性屏障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制作及人工体神经-内脏神反射弧手术后再生神经形态学研究目的:观察人工体神经-内脏神反射弧手术后再生神经纤维的形态学特点和膀胱输尿管形态。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120~160)随机分为三组:端端吻合组(n=20),在腰4水平切断两侧]AVR、L6VR和SIVR神经,将L6VR与L4VR行端端吻合。损伤未吻合组(n=20),切断两侧L6VR和S1VR神经,不进行神经端端吻合术。对照组(n=20),切断两侧S1VR神经。手术16周后,沿大鼠背侧原切口找到L4VR-L6VR神经端端吻合口,在体视显微镜下取下距吻合口10-20mm处取10mm长再生L6神经段行1μm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后统计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形态;肉眼观察三组大鼠膀胱形态并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三组大鼠输尿管形态。结果:超微病理显示在端端吻合组再生L6神经前根可见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和雪旺氏细胞;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再生L6VR中有髓神经纤维平均数量为700.4±50.7。肉眼观察可见端端吻合组大鼠膀胱形态正常残余尿0.7±0.9ml,输尿管无扩张,而未吻合组大鼠可见膀胱增大,残余尿可达14.2±5.6ml,输尿管明显扩张;对照组大鼠膀胱形态正常有少许残余尿平均约为0.3±0.2ml无输尿管扩张。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了神经源性膀胱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反射弧手术大鼠模型,L4VR和L6VR行端端吻合后L4VR运动神经元轴突可以长入L6VR,再生的L6VR可见大量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和雪旺氏细胞。第二部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反射弧手术重建膀胱神经支配的逆行神经追踪和膀胱测压研究目的:应用逆行神经追踪技术研究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后的神经再生并利用膀胱测压技术研究膀胱能否重新获得有功能的神经支配。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120-160g)随机分为三组:端端吻合组(n=20),切断两侧LAVR、L6VR和S1VR神经,将L6VR与L4VR行端端吻合。损伤未吻合组(n=20),切断两侧L6VR和S1VR神经,不进行神经端端吻合术。对照组(n=20),切断两侧S1VR神经。手术16周后,取端端吻合组、损伤未吻合组和对照组各10只,将荧光金(Fluoro gold, FG)1μl注射至两侧盆神经节,大鼠存活7天后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L4、L6和S1脊髓节段行冰冻切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荧光标记的神经元。另取端端吻合组、损伤组及对照组各10只分别手术显露L4VR-L6VR吻合口、L6VR残端及正常L6后将自制膀胱测压管置于三组大鼠膀胱内分别连接微量灌注泵和BL-410生物机能采集系统,电刺激已游离的神经后测量膀胱压力。结果:逆行追踪结果显示在端端吻合组L4脊髓节段切片两侧可见大量FG标记神经元,在L6和Sl脊髓节段中均未见FG标记神经元;在损伤未吻合组中LA、L6和S1脊髓节段中均未见FG标记神经元;在对照组中在L6脊髓节段中可见少量双侧FG标记神经元,在L4及S1脊髓节段中均未见FG标记神经元。膀胱测压结果显示:端端吻合组电刺激供体神经L4VR可以观察到膀胱压力先迅速升高到峰值,然后伴随着尿液排出,压力快速下降到基线水平,与对照组相类似;而刺激L6VR见膀胱压力随着持续的膀胱灌注缓慢升高并保持在基线水平,而无明显的波幅形成结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反射弧手术后L4VR可再生长入L6VR并重新支配盆神经节并且膀胱可获得有功能的神经支配。第三部分神经源性膀胱行人T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后膀胱尿路渗透性屏障的功能研究目的:本实验利用普通HE染色、免疫荧光、电镜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大鼠膀胱尿路上皮渗透性屏障功能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120-160g)随机分为三组:A端端吻合组(n=20),切断两侧L4、L6和S1神经前根,将L6VR与L4VR行端端吻合。B损伤未吻合组(n=20),切断两侧L6和S1神经前根,不进行神经端端吻合术。C对照组(n=20),切断两侧S1神经前根。手术16周后,取膀胱分别行普通HE染色;uroplakinⅢ、AQP3、ZO-1免疫荧光染色,尿路上皮电镜研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端端吻合组和对照组大鼠膀胱尿路上皮结构层次清晰,未吻合组大鼠膀胱尿路上皮普遍存在死亡伞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三组中ZO-1表达没有显着性差异,在端端吻合组和对照组大鼠膀胱尿路上皮AQP-3主要表达于尿路上皮基底膜,而在未吻合组中AQP3表达于尿路上皮全层,uroplakinⅢ染色中显示尿路上皮伞细胞层被破坏。尿路上皮电镜研究显示:端端吻合组和对照组大鼠膀胱尿路上皮中没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紧密联结结构清晰,伞细胞顶壁含有大量梭状囊泡,而未吻合组大鼠膀胱尿路上皮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紧密联结结构模糊,含有大圆盘状囊泡。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未吻合组大鼠膀胱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p的表达明显高于端端吻合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在重新支配膀胱的同时能够修复神经源性膀胱尿路上皮的渗透性屏障,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孙丰银,陈敏,李文成[5](2010)在《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修复脊髓损伤大鼠排便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肛肠动力学和神经形态学技术观察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后,在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所形成的再生异类神经通路对肛管直肠的支配功能及直肠平滑肌-肛门外括约肌的协同,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在成年雄性SD大鼠(250~300 g)的L4~L6椎管内,将左侧L4前根(L4VR)与左侧L6前根(L6VR)分别离断后,通过端端显微吻合技术,人工建立L4VR~L6VR异类神经前根。保留L4背根(L4DR)来传导传入信号。术后12周行T、9~T10椎间脊髓横断,8周后将1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n1=8,n2=4)。取1组8只模型大鼠进行肛肠动力学研究;取2组4只模型大鼠进行神经形态学研究。结果 (1)电刺激吻合口近端神经及左侧坐骨神经,在引起直肠压力升高的同时出现肛门外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大幅减弱;而电刺激自身对照侧L6VR,在引起直肠压力升高的同时出现肛门外括约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2)主要在模型鼠脊髓L4节段左侧前角(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均有阳性神经元)可见FG与TMR双标神经元及FG、四甲基罗丹明单标神经元;正常鼠神经逆行追踪未见双标神经元。结论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可有效修复脊髓损伤大鼠肛管直肠功能,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直肠平滑肌-肛门括约肌协同失调。在模型大鼠脊髓L4节段新出现的双标神经元同时支配着盆神经节和肛门外括约肌,这可能是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修复模型大鼠排便功能主要神经解剖学基础。

李兵,肖传国[6](2010)在《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大鼠盆神经节-膀胱神经通路和递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大鼠膀胱和盆神经节(MPG)之间的神经通路及神经递质性质。方法 8只成年Wistar大鼠在体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射至实验大鼠的膀胱壁肌层,逆行神经追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或组织化学方法显示HRP阳性标记细胞中的胆碱已酰转移酶(ChAT)、酪氨酸羟化酶(TH)、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NOS标志物)。结果支配膀胱的神经元多位于MPG主体部,呈圆形或椭圆形,无明显突起,多数为ChAT(40.1%,112/279)和TH(20.4%,50/245)免疫阳性,少数为VIP(10.7%,25/233)、NOS(6.5%,15/230)、SP(3.3%,8/242)反应阳性。结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MPG中支配膀胱的神经元以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为主,VIP、SP和一氧化氮(NO)可能发挥神经调质作用。

王志新[7](2007)在《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及轴突再生的形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膀胱功能障碍,又称神经原性膀胱,早期它是影响截瘫患者康复并重返社会的最大障碍,晚期它常常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肾脏损害等,是截瘫患者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近百年来,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为解决这一难题作了多方面的不懈探索。目前治疗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方法包括:1.导尿术:包括耻骨上膀胱造瘘、持续导尿、清洁性间歇导尿等;2.加压排尿:Crede手法、腹部加压器具等;3.药物排尿:主要是通过神经药物,包括作用于膀胱逼尿肌的拟胆碱能、抗胆碱能药物,作用于尿道括约肌的α—或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阻滞剂等;4.手术排尿:术式分为膀胱神经再支配(re-innervation)和膀胱、尿道的结构改建,后者包括膀胱容量、膀胱出口、膀胱动力等,如膀胱抬高扩大术、利用肠段的膀胱成形术、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带蒂横纹肌移植术、小肠平滑肌移植术;5.电刺激排尿;膀胱去神经(denervation)后采用电刺激排尿(electrical stimulated micturition)促进排尿。尽管以上技术在某些医疗机构已经应用了很多年,但由于临床效果不确定或手术操作复杂等原因阻碍了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肖传国等于1990年提出设想: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废用神经,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形成一种新的经体表皮肤控制的神经反射通路,以实现膀胱的可控性排尿。此后,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中均取得成功。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能够通过手术建立,为带有膀胱反射亢进和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紊乱的完全骶上脊髓损伤的患者控制膀胱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虽然人工反射弧在实验和临床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目前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但是,有关人工反射弧调节膀胱功能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特别是人工反射弧脊髓中枢内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动态变化以及轴突再生的过程还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求更好的为人工反射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实验一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的定位目的:检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是否通畅;对模型建立后新脊髓中枢在脊髓内进行节段性定位,进而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基础。方法:SD雄性大鼠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术后4个月通过逆行神经示踪的方法,于模型鼠左侧盆神经节内注射5%DiI-DMSO溶液,2周后取L2~S2节段脊髓进行连续冰冻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DiI标记神经元。结果:在模型鼠L3尾部至L5头侧的左侧脊髓前角(以L4脊髓节段为主)发现DiI标记神经元。结论: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4个月,再生的轴突已长入盆神经节并替代节前纤维,人工反射弧通畅;同时新的脊髓低级排尿中枢也开始在脊髓节段内形成,主要集中在左侧L4脊髓节段,人工反射弧具备了产生可控性排尿的形态学结构基础。实验二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内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及轴突再生的形态学研究目的:研究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人工反射弧脊髓中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及吻合口轴突再生情况。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8),手术组(n=20),假手术组(n=20),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手术组行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手术,假手术组仅切断体神经和内脏神经,不予吻合。手术组与假手术组于术后1周、4周、4月时,分别取L4脊髓节段及吻合口段神经进行传统的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L4左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计数,同时观察吻合口处再生神经纤维的通过情况。结果:假手术组于术后1周时,前角神经元减少34.1%,4周时减少57.7%,4月时减少72.5%:手术组于术后1周时,前角神经元减少32.9%,4周时减少43.7%,4月时减少51.3%。经统计学处理,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左侧L4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存活率有显着差异性。手术组1周时吻合口情况:未见神经纤维通过吻合口;4周时吻合口情况:可见远端新生纤维神经稀疏,排列凌乱;吻合口4月时情况:远端充满新生神经纤维,再生神经纤维排列紧密、整齐。结论: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吻合后,脊髓中枢内部分前角运动神经元能够存活下来,存活的神经元是轴突再生的物质基础,轴突的再生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存活,二者的相互作用,为反射弧的成功建立,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实验三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神经追踪研究目的:研究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纤维末梢的终止部位。方法:SD大鼠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术后4个月应用顺行神经示踪方法,在左侧脊髓L4前角注射DiI-DMSO溶液,2周后取左侧盆神经节(MPG)、尿道外括约肌(EUS)、膀胱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再生纤维神经末梢的分布。结果:DiI-DMSO溶液注射入脊髓L4左侧前角顺行追踪显示,左侧MPG和EUS内有DiI标记阳性神经末梢,膀胱壁未见DiI标记阳性末梢。结论: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体神经运动纤维能够长入内脏神经节前纤维,并成功到达内脏神经纤维所支配的靶器官,人工反射弧产生可控性排尿具备了形态学基础。但再生神经末梢如何和靶器官发生联系并发挥功能效应,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文涛[8](2007)在《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尿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神经原性膀胱是因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或(和)尿道功能障碍。外伤、先天性畸形、手术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造成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原性膀胱最为常见。脊髓是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其损伤后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失禁,容易反复引起泌尿系感染、肾积水,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年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直是医学和社会上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间歇清洁导尿、永久性膀胱造瘘、骶神经电刺激、膀胱扩大术等,效果均不理想。1988年肖传国(Xiao CG)通过大量动物实验,提出并证实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artificial somatic-autonomic reflex arc),简称人工反射弧(artificial reflex arc)理论,即利用一条功能正常的体神经,和内脏神经相吻合,重建的新的混合神经能够替代功能受损的内脏神经,恢复膀胱的储尿、排尿功能。并于1995年起应用于临床,治疗因脊椎骨折脊髓损伤和脊髓脊膜膨出导致的神经原性膀胱,取得了满意疗效,为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尿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神经原性膀胱的诊断、全面评估膀胱、尿道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本研究旨在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对人工反射弧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变化进行对比,评价人工反射弧手术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效果,并探讨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人工反射弧手术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患者138例,均进行了完整的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目前术后随访半年以上者42例,获得完整临床随访资料的有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35岁,中位年龄10.5岁,其中隐性脊柱裂1例,脊髓脊膜膨出14例,脊髓损伤截瘫1例,13例曾行修补术,6例行松解术,1例行膀胱扩大术,患者均为排尿困难、尿失禁和遗尿,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腰骶部脊髓MRI确诊为神经原性膀胱后,根据尿动力学表现将其分为无反射型、高反射型膀胱两类,分别分成术前组和术后组。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检查参数包括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逼尿肌收缩压、尿道括约肌肌电图、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对比术前、术后变化,评价手术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其余手术病人因时间尚短,仍在跟踪随访中。实验数据经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38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者42例,其中16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根据尿动力学表现分为无反射型膀胱12例,高反射型膀胱4例。12例无反射型膀胱中10例(83.3%)手术后逐渐恢复自主排尿,尿失禁消失,排尿间期逐渐延长至2小时以上,2例(16.7%)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2例无反射型膀胱患者残余尿量由手术前151.92±95.73ml减少至手术后91.08±53.93ml,最大膀胱容量由手术前179.25±71.83ml增加至手术后234.00±121.55ml,膀胱顺应性由手术前7.00±4.53ml/cmH2O增加至手术后11.06±4.39ml/cmH2O,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压由手术前5.42±4.06cmH2O升高至手术后12.50±8.75cm H2O,手术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4例高反射型膀胱均恢复可控排尿,3例尿失禁消失,1例偶有急迫性尿失禁。残余尿量由手术前84.25±43.42ml减少至手术后27.00±30.43ml,最大膀胱容量由手术前119.25±37.05ml增加至手术后190.75±48.07ml,膀胱顺应性由手术前4.35±0.65ml/cmH2O增加至手术后9.30±1.95ml/cmH2O,逼尿肌收缩压由手术前56.50±28.08cmH2O降低至手术后25.50±13.92cmH2O,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缓解,手术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1.人工反射弧手术治疗神经原性膀胱能够明显减少残余尿量,增加最大膀胱容量,改善膀胱顺应性,使无反射型膀胱逼尿肌收缩压增高,而高反射型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得到显着缓解,逼尿肌收缩力降低,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失调缓解,手术后患者恢复可控性排尿,是一种安全、有效、全新的治疗手段。2.尿动力学能够全面评估膀胱、尿道功能,对评价人工反射弧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各项参数为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提供了重要客观依据,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指导。3.人工反射弧手术为脊髓损伤后其它重要器官功能重建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王晗知[9](2007)在《脊髓损伤后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建立及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今脊髓再生研究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严重创伤引起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导致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成为了医学上的一大难题。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导致的严重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甚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截瘫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不断增加的SCI患者给国家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往围绕支配膀胱的神经根和逼尿肌的治疗方法如:膀胱去神经手术和电、磁刺激膀胱排尿技术以及逼尿肌成形术,不仅疗效甚微,而且各种方法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膀胱的神经再支配基础上,利用截瘫平面下健存的体反射建立了膀胱人工反射弧,实现了患者的可控制性排尿,取得了可喜的成就,SCI患者不需要借助外来的仪器和设备,通过自身残留的脊髓和神经进行手术操作,就能够部分或者大部分恢复膀胱的排尿功能,从而为这一医学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崭新的前景。随着对SCI诊断治疗的进步,以及骨科医生的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提高,为SCI后神经性膀胱的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许多学者通过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和技巧,利用SCI患者残存的脊髓反射实现了可控制性排尿,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1998年候春林开始在临床上利用截瘫平面一下的残存的跟腱反射对8例截瘫病人进行“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临床疗效满意;2003年,张少成利用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与骶神经根选择性束间吻合重建30例截瘫患者大小便功能,其中23例有主动排尿功能恢复;Xiao CG在15例由于截瘫造成的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功能失调患者身上完整保留腰5神经根左侧的背侧支(Dorsal root,DR),用腰5神经根与骶2或者骶3神经根的腹侧支(Ventral root,VR)显微吻合,10例患者有了满意的膀胱控制,肾功能恢复正常,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与括约肌的协同失调几乎恢复正常。这些学者依据形态学、电生理和膀胱功能测试等实验研究证实:体神经的运动传出支与自主神经吻合后,通过轴突再生能够长入自主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为了深入探讨该反射弧实现膀胱可控排尿的机制,我们对人工建立的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研究分两个部分进行,以期从形态学角度阐明该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在脊髓的定位和分布、再生神经纤维神经递质和盆神经节的超微结构等。1、建立大鼠皮肤—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模型:在脊膜内微吻合L4VR和L6VR,利用脊髓横断面下残存的低级反射中枢,构建新的人工反射弧通路。术后3个月,在模型大鼠左侧MPG内微量注射DiI,进行逆行神经追踪实验,观察神经束路是否通畅。2、对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神经元递质、MPG、膀胱肌间神经丛形态学的研究。在模型大鼠左侧MPG内微量注射DiI,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证实脊髓中DiI标记神经元以及MPG神经元的递质的性质;观察MPG的超微结构;通过组织化学的方法确定膀胱肌间神经纤维的递质,结果1、通过建立新的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为SCI导致的神经性膀胱术后自主性排尿神经通路的建立提供了动物模型,并通过左侧MPG微量注射DiI,可在左侧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前角发现DiI单标神经元,证明所形成的新反射弧在解剖上是吻合成功的,而且是有功能的。2、DiI逆行标记的神经元中,大多呈ChAT免疫反应阳性,ChAT阳性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树突多且向四周伸展。说明脊髓中支配人工反射弧运动支的脊髓神经元递质为Ach。在MPG的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部分神经元呈ChAT阳性;支配膀胱的节后神经纤维AChE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在电镜下观察MPG超微结构,突触前膜可见大量分泌颗粒。而神经递质相同,有可能是新的反射弧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原因之一。3、MPG超微结构可见神经节内神经元之间有突触结构形成。结论1、证实了大鼠L4VR(躯体运动神经)和L6VR(内脏传出和躯体运动神经)手术吻合后,L4VR的躯体运动神经纤维能沿着L6VR向远心端再生并终止于MPG,从而形成独特的“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躯体运动神经元代替自主神经支配MPG是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控制排尿的主要神经解剖学基础。2、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中,脊髓传出神经元的递质主要是Ach。脊髓中支配MPG的神经元为Ach阳性神经元。支配膀胱的神经元以胆碱能为主。MPG节前节后神经元递质的一致,可能是恢复可控性排尿的另一重要的结构基础。3、MPG超微结构提示,体神经运动纤维能够再生长入并替代内脏神经节前纤维,并且可以在MPG内形成突触结构,发挥功能。4、这些发现初步证实,新生成的异类神经(即躯体运动神经纤维轴突长入自主神经,达到盆神经节),由于躯体运动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存在同样的神经递质和相应的受体,因此,与同类神经一样可以形成有功能的突触,实现和恢复膀胱的可控性排尿。

赵晓光[10](2007)在《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的示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棘手的社会和医学难题,除此之外,脊柱裂(Spina Bifida,SB)又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全国神经管缺陷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开放性脊柱裂发生率为8.5/万活产儿,美国每1000例新生儿发生约1例,每年发生大约4 000例。80%~85%的脊柱裂患儿发生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症状及大小便失禁。大小便功能障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引起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衰竭是患儿主要的致死因素。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是截瘫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有资料表明,在美国有超过50万的截瘫患者需要进行膀胱功能重建,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5万的速度不断增加。目前临床治疗措施有药物调节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舒缩、间歇清洁导尿、尿道括约肌切开、电刺激排尿等等,这些治疗无法实现膀胱的自主储尿和排尿功能;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曾被认为能应用于临床的可使膀胱主动排空尿液的惟一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着价格昂贵、疗效不稳定、体内存在异物、可能损伤患者部分仍然正常的感觉功能和性功能、远期效果下降等问题。肖传国教授在1990年提出设想: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废用神经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形成一种新的经体表皮肤控制的神经反射通路以实现膀胱的可控性排尿,并于1995年应用于临床截瘫所致的大小便功能障碍并取的满意疗效,2000起应用该理论和技术治疗脊柱裂所致的大小便失禁又获得成功。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开辟了新的道路,多项研究已基本阐明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作用机制,但新生的“异类神经元”的轴突在通过吻合口并沿着既往内脏神经路径向盆神经节生长的过程,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形态学依据,本研究旨在研究术后大鼠的“异类神经元”的轴突是否通过吻合口向盆神经节继续生长提供形态学依据,从而进一步阐述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理论基础。试验一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吻合口的形态学观察目的:观察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纤维是否通过吻合口。方法:将SD雄性大鼠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6个月后,应用神经顺行追踪的方法,于脊髓L4节段左侧前角注射DiI-DMSO溶液(浓度为5%),14天后取材L3-L5脊髓节段,吻合口神经一段,行冰冻切片,脊髓行横行切片,吻合口神经行纵行切片,在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在脊髓L4节段左侧前角注射DiI-DMSO溶液,光学显微镜下见吻合口部位稍许膨大,与周围其他神经无粘连,吻合口近段神经比远段稍粗,神经纤维分布规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吻合口纵行切片上亮度不一的点状或成簇的橘红色荧光,高倍镜下可见点状荧光颗粒成束排列,推测为含有示踪剂的成束轴突。结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的神经纤维可以通过吻合口并沿着既往内脏神经的路径继续生长。试验二人工反射弧建立后DiI通过吻合口的动态观察目的:对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吻合口进行进一步验证。方法:SD雄性大鼠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4个月后,模型鼠用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吻合口神经一段,用带有微玻管的微量注射器在吻合口神经的近端,距离吻合口约2mm处注射示踪剂DiI,之后分别在5、10、15、20天时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同一张切片进行观察。结果:注射示踪剂DiI后5天,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亮的橘红色荧光呈束状由注射部位发出,10天后束状荧光颗粒继续向吻合口延伸,15天和20天分别观察到荧光颗粒到达和通过吻合口。结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后,由DiI标记的新生的神经纤维可以通过吻合口并沿着人工搭建的管桥继续生长。

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神经追踪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神经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修复猫膀胱功能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猫膀胱副交感神经支配解剖及功能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重建膀胱神经支配及传出通路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内脏神经-躯体神经端侧吻合后修复猫膀胱功能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后对供体神经影响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工作总结
致谢

(3)利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鉴别脊神经前后根再行硬膜外精确吻合重建人工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利用压电免疫传感器术中快速鉴别脊神经根前根与后根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硬膜外脊神经根移位重建犬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解剖学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硬膜外脊神经根移位建立人工排尿反射弧的研究:Beagle犬动物模型建立与疗效观察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致谢

(4)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修复神经源性膀胱尿路上皮渗透性屏障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制作及人工体神经-内脏神反射弧手术后再生神经形态学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反射弧手术重建膀胱神经支配的逆行神经追踪和膀胱测压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神经源性膀胱行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后膀胱尿路渗透性屏障的功能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7)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及轴突再生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及轴突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Ⅰ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的定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内运动神经元变化及轴突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神经追踪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部分 DiI在神经解剖学中的示踪应用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尿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脊髓损伤后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建立及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脊髓损伤后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建立及形态学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脊髓损伤后大鼠人工反射弧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形态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和功能重建的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的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的示踪研究
    前言
    实验一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吻合口的形态学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人工反射弧建立后DiI通过吻合口的动态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部分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的研究进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四、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神经追踪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修复猫膀胱功能的应用基础研究[D]. 潘求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2)
  • [2]基于Arduino仿生机器人神经反射弧的研究[J]. 徐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9(09)
  • [3]利用压电免疫传感器快速鉴别脊神经前后根再行硬膜外精确吻合重建人工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D]. 唐健.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5)
  • [4]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术修复神经源性膀胱尿路上皮渗透性屏障的可行性研究[D]. 汪隆旺.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5]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修复脊髓损伤大鼠排便功能及机制研究[J]. 孙丰银,陈敏,李文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0(09)
  • [6]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大鼠盆神经节-膀胱神经通路和递质研究[J]. 李兵,肖传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0(07)
  • [7]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脊髓中枢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及轴突再生的形态学研究[D]. 王志新. 郑州大学, 2007(04)
  • [8]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尿动力学研究[D]. 张文涛. 郑州大学, 2007(04)
  • [9]脊髓损伤后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建立及形态学研究[D]. 王晗知.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4)
  • [10]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再生神经的示踪研究[D]. 赵晓光. 郑州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的神经示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