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IL-1β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IL-1β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IL-1β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礼刚[1](2020)在《酒精和毛萼乙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酒精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背景: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酒精与CP/CPPS的症状密切相关。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酒精在CP/CPPS中的作用并确定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分别在第0天和第28天皮下多点注射前列腺抗原(PAgs)和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物来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小鼠模型。酒精饲料的喂养方法为从造模第32天开始连续喂养到第42天。42天后,通过将von Frey细丝在小鼠下腹部触碰来检测慢性疼痛程度,HE染色评估前列腺组织的炎症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然后,我们探讨了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酒精作用EAP中的机制并使用抑制剂MCC950探索其对慢性骨盆疼痛和前列腺炎症的影响。结果:HE染色显示,与EAP+安慰剂组相比,EAP+酒精组小鼠的前列腺组织呈现出更加严重的弥漫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慢性疼痛测试显示,与EAP+安慰剂组相比,EAP+酒精组小鼠在von Frey细丝0.4g、1.0g和4.0g的作用力下,反应频率显着增加(P<0.05)。与EAP+安慰剂组相比,EAP+酒精组小鼠血清和前列腺组织匀浆中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着升高(P<0.05)。然而,在对照+安慰剂组和对照+酒精组之间,慢性疼痛测试、HE染色和炎性细胞因子测定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机制研究显示,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酒精作用于EAP的过程中明显激活。NLRP3抑制剂MCC950可以降低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表达水平,并且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减轻酒精作用引起的慢性疼痛和前列腺炎症。结论:本研究表明,酒精可以通过激活NLRP3炎性小体通路,从而加重EAP模型中小鼠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的程度。此外,NLRP3抑制剂MCC950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和减少IL-1β分泌以减轻EAP炎症的程度,为CP/CPPS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第二部分毛萼乙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前言: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男性非常常见的疾病。毛萼乙素(Eri B)是一种天然的二萜类植物提取物。研究表明Eri B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但是,尚未有研究报道Eri B对CP/CPPS的影响。因此,本实验拟通过EAP模型研究Eri B在CP/CPPS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EAP模型,按照5.0 mg/kg/d和10.0 mg/kg/d两种剂量,EAP小鼠腹腔注射Eri B(EAP+Eri B5.0组,EAP+Eri B10.0组)。然后,HE染色评估前列腺组织的组织学炎症表现,使用von Frey细丝疼痛测定小鼠的慢性疼痛变表现,ELISA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免疫蛋白印迹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EAP组小鼠相比,EAP+Eri B5.0组和EAP+Eri B10.0组小鼠前列腺组织学炎症表现,慢性疼痛的发生和细胞因子水平都表明表明Eri B以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减轻EAP的炎症程度。机制研究发现,PI3K/Akt/m TOR通路和自噬信号通路的激活和NF-κB通路的下调可能是Eri B发挥抗炎作用可能的潜在机制。结论:本研究表明,Eri B可以减轻EAP模型小鼠中前列腺炎症的严重程度,并且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这一过程,Eri B可以作为CP/CPPS治疗的潜在药物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薄荣强[2](2019)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关键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与健康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血浆MCP-1、IL-1β、IL-6水平差异;同时研究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与非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血浆MCP-1、IL-1β、IE-6水平差异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患者,最终纳入101例冠心病心衰患者,并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27例。参照2014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专家诊疗共识》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气虚血瘀证组(65例)和非气虚血瘀证组(36例);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EDTA抗凝。用流式检测法测定单核细胞亚群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MCP-1、IL-1β、IL-6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心脏超声数据,以及相关临床检验数据。所得数据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心病心力衰竭组与健康组相比,C D14++CD16-与CD14+CD16++水平无差异,CD14++CD16+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冠心病心力衰竭组患者与健康组相比,血浆MCP-1、IL-1β、IL-6水平均增高,具有明显差异(P<0.01)3、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组与非气虚血瘀证组相比,CD14+CD16++水平无差异CD14++CD16-、CD14++CD16+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组与非气虚血瘀证组相比,血浆MCP-1、IL-1β、IL-6水平均表达上升,具有明显差异(P<0.05)5、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与CD14++CD16-、CD14++CD16+、MCP-1、IL-6均呈正相关结论:1.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CD14++CD16+亚群水平增高。2.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MCP-1、IL-1β、IL-6水平增高。3.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组单核细胞亚群中CD14++CD16-、CD14++CD16+亚群水平增高4.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组血浆MCP-1、IL-1β、IL-6水平增高5.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与CD14++CD16-、CD14++CD16+、MCP-1、IL-6均呈正相关

王晓月[3](2019)在《比较氟比洛芬酯与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粘连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已成为妇科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在微创手术的基础上,通过围术期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这些措施包括有效控制术后疼痛、促进肠道功能快速恢复等。多模式镇痛是术后镇痛的主要模式,是通过联合多种药物或多种方法进行镇痛,以提高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单一药物的不良反应。非甾体类抗炎药(氟比洛芬酯等)是多模式镇痛常用的非阿片类镇痛药,其有效性已被许多临床证据证实。有报道围术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但也有报道认为利多卡因没有这些益处。研究目的比较围术期氟比洛芬酯或利多卡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7例,氟比洛芬酯组(FA组)39例,利多卡因(LD组)38例,年龄18-65岁,ASA评级I-II级,BMI(18.5-2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F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予以氟比洛芬酯1 mg/kg。LD组在麻醉诱导时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mg?kg-1,术中连续注射1.5mg?kg-1?h-1。术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当VAS评分≥4分时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静脉注射,如VAS评分仍然大于4分,再给予地佐辛5mg。对全麻苏醒后及术后2、4、6、8、12、24、48小时进行静息及活动VAS疼痛评分。在术后2小时行Ramsay镇静评分。统计术中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及七氟烷吸入浓度,术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通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ASA分级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组术后镇痛药物消耗氟比洛芬酯用量(73.4?53.8)mg,明显低于FA组(107.1?67.5)mg(P<0.05)。LD组瑞芬太尼用量(218.9?92.2)μg,明显低于FA组(463.4?185.8)μg(P<0.001)。术中观察到LD组比FA组的吸入七氟烷浓度有所降低(P<0.05)。FA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0.8?9.7)h,LD组(17.4?9.6)h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12);LD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43.5?18.7)h,明显早于FA组(52.8?20.3)h(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及腹胀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4h静息状态VAS评分LD组(1.6?1.1),低于FA组(2.4?1.1),活动状态VAS评分LD组(2.1?1.1),低于FA组(3.0?1.4);术后4h静息和活动状态的VAS评分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其余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Ramsay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与氟比洛芬酯相比,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的疼痛,节俭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中吸入七氟烷浓度和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需求,促进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4](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施真[5](2011)在《中枢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紧张素-(1-7)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室旁核炎性细胞因子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和心交感传入反射背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高血压病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病程发展和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心交感传入反射(cardiac sympathetic afferent reflex, CSAR)是调节交感神经活动和动脉血压的重要心血管反射,在心室表面应用辣椒素、缓激肽(bradykinin, BK)、腺苷或过氧化氢等刺激心交感传入神经末梢均可引起CSAR,直接电刺激心交感传入神经亦可引起CSAR,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血压升高。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是心血管活动整合的重要中枢结构之一,并且是CSAR反射弧中枢通路的重要结构之一。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大鼠PVN中促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PIC)水平增加,促进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并且侧脑室应用细胞因子抑制剂能够减弱心力衰竭状态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然而,PVN中炎性细胞因子,包括PIC和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AIC)是否参与调节CSAR尚不清楚。我们过去的研究发现PVN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受体)调控CSAR。有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基因敲除小鼠显着减弱灌注Ang II引起的血压升高等反应。侧脑室灌注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降低心力衰竭大鼠PVN中PIC水平,提示炎性细胞因子与Ang Ⅱ有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推测PVN中炎性细胞因子与Ang Ⅱ的交互作用涉及CSAR、交感神经活动和血压调控。目的1.确定PVN中PIC,如TNF-a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及PVN中AIC,如IL-4和IL-13是否调控交感神经活动、血压和CSAR。2.确定PVN中TNF-α、IL-1β、IL-4和IL-13是否与Ang Ⅱ-AT1受体协同调控交感神经活动、血压和CSARo3.确定心交感传入活动增多对PVN中TNF-α、IL-1β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在去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和双侧迷走神经切断的麻醉SD大鼠上进行,采用立体定位仪进行大鼠双侧PVN定位和微量注射,利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以心室表面应用BK引起RSNA的变化值作为评价CSAR的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脑组织和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二氢乙啡啶(dihydroethidim,DHE)原位检测PVN中的超氧阴离子。1TNF-α、IL-1β、IL-4或IL-13的剂量效应关系:PVN微量注射saline和不同剂量的TNF-α、IL-1β、IL-4或IL-13(0.1、1和10ng),观察对基础RSNA、MAP和CSAR的效应。2. TNF-α, IL-1β, IL-4或IL-13与Ang Ⅱ的协同效应:PVN微量注射AngⅡ (0.3nmol或3nmol)、TNF-α (1ng或10ng)、IL-1β (1ng或10ng)、TNF-α+Ang Ⅱ和IL-1β+Ang Ⅱ,观察低、高剂量TNF-α或IL-1β与Ang Ⅱ联合应用是否有增强RSNA、升高MAP和增强CSAR效应。另外,观察PVN微量注射亚反应剂量Ang Ⅱ(0.0003nmol)分别与极低剂量(0.1ng)四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协同效应。Ang Ⅱ在TNF-α、IL-1β、IL-4或IL-13注射后立即应用。3. Losartan预处理对Ang Ⅱ、TNF-α、IL-1β、IL-4或IL-13效应的影响:PVN微量注射saline或losartan预处理10min后注射Ang Ⅱ、TNF-α、IL-1β、IL-4或IL-13,观察losartan对上述药物效应的影响。4.心交感传入活动增强对TNF-α、IL-1β和IL-4水平的影响:心室表面反复应用saline或BK三次后颈总动脉快速取血并迅速断头取脑,检测PVN、皮层和血浆中的TNF-α、IL-1β和IL-4水平。5.PVN超氧阴离子水平:PVN微量注射saline、TNF-α或IL-1p后断头取脑,PVN冠状水平切片加入DHE孵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红色荧光。结果1.PVN微量注射TNF-α或IL-1β剂量依赖性的增加RSNA、MAP和CSAR,且呈线性相关性。IL-4或IL-13仅剂量依赖性的增加MAP,均无显着增强RSNA和CSAR效应。2.低剂量TNF-α或IL-1β (1ng)联合AngⅡ (0.3nmol)在PVN微量注射引起显着强于单独应用TNF-α、IL-1β或Ang Ⅱ的RSNA、MAP和CSAR效应,而高剂量TNF-α或IL-1β (10ng)联合Ang Ⅱ (3nmol)应用时无此增强效应。PVN微量注射saline预处理后,0.0003nmol剂量的Ang Ⅱ对RSNA、MAP和CSAR均无显着影响。应用极低剂量(0.1ng)的TNF-α或IL-1β预处理均使亚反应剂量(0.0003nmol) AngⅡ产生显着增强RSNA、升高MAP和增强CSAR的效应,而极低剂量(0.1ng)的IL-4和IL-13预处理均无此效应。3.PVN应用losartan预处理显着减弱ng Ⅱ、TNF-α和IL-1β的增强RSNA、升高MAP和增强CSAR效应,而对IL-4和IL-13的升压作用无显着影响。4.心室表面反复应用BK刺激显着增加PVN中TNF-α和IL-1p水平,对PVN中IL-4水平无影响,对血浆和皮层中TNF-α、IL-1β和IL-4水平均无影响。5.PVN微量注射TNF-β或IL-1p均增强DHE孵育脑片PVN处红色荧光强度,即PVN微量注射TNF-α或-1β增加超氧阴离子生成。结论PVN中TNF-α和IL-1p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和CSAR,并升高血压,且与Ang Ⅱ和AT1受体有交互作用。PVN中IL-4和IL-13仅升高血压,对交感神经活动和CSAR均无显着影响。心交感传入活动增强显着升高PVN中TNF-α和IL-1β水平,而不影响IL-4水平。第二部分: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血管紧张素一(1-7)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和心交感传入反射背景心交感传入反射(cardiac sympathetic afferent reflex, CSAR)是调节交感神经活动和动脉血压的重要心血管反射,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RVLM)是调控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和动脉血压的重要中枢部位,直接接受来自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的神经纤维投射。我们过去的研究发现RVLM中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介导PVN中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增强CSAR效应。有研究表明RVLM中存在大量AngⅡ1型(ATl)受体,RVLM微量注射AngⅡ引起AT1受体介导的升压反应。Ang-(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家族中一种生物活性肽。可由Ang Ⅰ间接形成,或由Ang Ⅱ直接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催化生成。Ang-(1-7)的大多数效应是由不同于经典AT1或AT2受体的一种选择性G蛋白偶联受体-Mas受体介导。尽管有研究证实Ang-(1-7)与Ang Ⅱ在心律失常等方面具有相反的作用,但RVLM微量注射Ang-(1-7)引起的升压效应与Ang Ⅱ的升压效应类似。然而RVLM中Ang-(1-7)与Ang Ⅱ对CSAR和交感活动的作用尚不清楚。Mas受体和AT1受体是否紧张性调控CSAR和交感活动,并介导Ang-(1-7)和Ang Ⅱ的调控CSAR和交感活动作用也不清楚。目的1.确定RVLM中Ang-(1-7)和Ang Ⅱ对CSAR、基础RSNA和MAP的影响。2.确定Mas受体和AT1受体是否调控CSAR、基础RSNA和MAP,是否介导Ang-(1-7)和Ang Ⅱ对CSAR、基础RSNA和MAP的效应。方法实验在去压力感受器神经支配和双侧迷走神经切断的麻醉SD大鼠上进行,采用立体定位仪进行大鼠双侧RVLM定位和微量注射,利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在体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以心室表面应用辣椒素(Capsaicin)引起RSNA的变化值作为评价CSAR的指标。1.RVLM微量注射Ang Ⅱ和Ang-(1-7)的剂量效应关系:RVLM微量注射saline和不同剂量的Ang Ⅱ或Ang-(1-7)(0.03、0.3和3nmol),观察对基础RSNA、MAP和CSAR的效应。2. RVLM微量注射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或Mas受体阻断剂A-779的效应:RVLM微量注射saline、Ang Ⅱ(3nmol)、losartan (50nmol)、losartan (50nmol)+Ang Ⅱ(3nmol)、A-779(3nmol)+Ang Ⅱ(3nmol)、Ang-(1-7)(3nmol)、A-779(3nmol)、losartan (50nmol)+Ang-(1-7)(3nmol)、A-779(3nmol)+Ang-(1-7)(3nmol),观察对基础RSNA、MAP和CSAR的影响。结果1. RVLM微量注射Ang Ⅱ或Ang-(1-7)均剂量依赖性的增强CSAR、基础RSNA和MAP。同一剂量的Ang Ⅱ和Ang-(1-7)之间的效应无显着差异。2. RVLM微量注射losartan对CSAR、基础RSNA和MAP均无显着影响。Losartan预处理能消除Ang Ⅱ的增强CSAR和增加基础RSNA和MAP的效应,而A-779预处理无此效应。3. RVLM微量注射A-779显着减弱CSAR并降低基础RSNA和MAP。A-779预处理能消除Ang-(1-7)的增强CSAR和增加基础RSNA和MAP的效应,而losartan预处理无此效应。结论RVLM微量注射Ang-(1-7)与AngⅡ均增强CSAR和交感神经活动,并升高血压。Ang-(1-7)的效应是由Mas受体介导而不是由AT1受体介导的。RVLM中Mas受体而非AT1受体紧张性调控CSAR。第三部分室旁核介导脂肪传入反射调控交感神经活动背景体重超重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肥胖人群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活动增强,并与肥胖相关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有研究证实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存在感觉传入神经末梢。WAT的感觉传入神经的功能还不清楚。有研究发现WAT注射瘦素引起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增强。我们推测可能存在脂肪传入反射参与调控肥胖相关SNS增强和高血压发生。顺行跨突触病毒示踪实验发现WAT感觉传入神经到达调控心血管交感神经活动的中枢部位,例如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RVLM)和中间外侧柱(intermediolateral column of spinal cord, IML)。由于PVN下行纤维一部分经延髓腹外侧头端(RVLM)到达IML,另一部分直接下行到达IML,与位于IML的交感节前神经元(sympathetic preganglionic neuron, SPN)构成突触联系,进而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和动脉血压,是心血管活动整合的重要核团,因此本研究拟探讨PVN在脂肪传入反射中的作用。目的1.确定是否存在脂肪传入反射调控交感传出活动。2.确定刺激白色脂肪组织是否激活PVN,以及PVN是否介导脂肪传入反射。方法实验在麻醉SD大鼠上进行,采用立体定位仪进行大鼠双侧PVN定位和微量注射,用液压推进器推进玻璃微电极记录神经元自发放电。利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在体细胞外记录PVN神经元自发放电,以其自发放电频率为观察指标,在体记录RSNA、脂肪神经传入放电活动(adipose nerve afferent activity, ANAA)、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除用于c-Fos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外,其余均应用乌拉坦和α-氯醛糖混合麻醉。腹股沟和/或腹膜后WAT注射辣椒素刺激后,观察ANAA、RSNA和MAP的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片PVN处c-Fos阳性神经元表达情况,观察PVN神经元放电变化。另外,PVN微量注射海人酸(Kainic acid, KA)预处理后再应用辣椒素刺激WAT,观察是否阻断脂肪传入反射。结果1.WAT注射辣椒素引起RSNA增强和MAP升高效应。2.WAT注射辣椒素引起ANAA增强。3.WAT注射辣椒素不仅引起PVN神经元c-Fos表达增加,而且增强PVN神经元放电。4.PVN微量注射海人酸预处理消除WAT注射辣椒素引起的RSNA增强和MAP升高效应。结论辣椒素可刺激WAT传入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激活和血压升高。PVN在调控脂肪传入反射中起重要作用。

和荣丽[6](2009)在《下丘脑室旁核内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的共同结局,它以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动增强,伴随血管收缩和容量潴留为基本表现。但关于慢性心衰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以往认为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是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来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时,外周循环和心脏组织中RAS过度激活,致炎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且外周RAS和致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提出了心衰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学说。但这些研究均针对慢性心衰的周围症状,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到心血管活动的重要调节中枢。下丘脑室旁核(PVN)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重要中枢,是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交感神经激动的关键脑区。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时PVN神经元代谢活性增加,且局部心肌缺血性心衰大鼠PVN神经元放电活动增强,认为下丘脑室旁核等心血管中枢部位可能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RAS系统不仅在循环和外周组织中广泛存在,也存在于许多脑区。脑部疾病或损伤时相应脑区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会增多。因此,我们推测,慢性心衰时下丘脑室旁核内是否也存在着炎性细胞因子和RAS系统的变化,二者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GABA)在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中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据报道,PVN内有功能性谷氨酸受体表达,这些受体参与心血管反射的调节。心衰大鼠的交感高活性伴随着PVN内细胞外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多,PVN内GABA介导的抑制机制在交感兴奋中起作用。我们推测,心衰时PVN内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是否受到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从而影响交感活动,在心衰进程中发挥作用。本实验即对慢性心衰时下丘脑室旁核内IL-1β、TNF-α、COX-2、AngII、AT1-R的表达变化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炎性细胞因子抑制剂和RAS系统的阻断剂对慢性心衰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同时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内NF-κB的表达变化,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和RAS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另一方面,本研究还观察了慢性心衰时PVN内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变化,炎性细胞因子阻断剂应用后对二者的影响,探讨PVN内两类神经递质的失衡在心衰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中的可能作用,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对PVN内相关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第一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及其作用选取SD大鼠24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诱导心衰,伪手术组不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术后4周时,血流动力学测定心功能;电生理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测定右心室/体重比和肺/体重比;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下丘脑室旁核内Fra-like(慢性神经元激活标志物)、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NE以及血浆和下丘脑室旁核内IL-1β、AngII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下丘脑室旁核内Fra-like、TNF-α、COX-2和AT1-R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显示:(1)慢性心衰(HF)大鼠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伴有心肌肥大和心室重建。HF大鼠HR、LVEDP明显高于伪手术(SHAM)组,±dp/dt max均明显低于SHAM组大鼠,且其右心室/体重比和肺/体重比明显高于SHAM组。HE染色显示4周时HF大鼠非梗死区心肌增生、肥大。(2)与SHAM组相比,HF大鼠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明显增强,血浆NE浓度增高。(3)慢性心衰时,PVN内神经元被显着激活。HF大鼠PVN内Fra-like(慢性神经元激活标志物)免疫阳性反应及Fra-like的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增多。(4)HF大鼠血浆和PVN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与SHAM组相比,HF大鼠血浆和PVN内IL-1β含量增高,PVN内IL-1β、TNF-α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增多,Western blot测定PVN内TNF-α、COX-2的蛋白含量升高。(5)HF大鼠血浆和PVN内RAS系统成分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与SHAM组相比,HF大鼠血浆AngII含量,PVN内AngII含量和AT1-R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提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PVN神经元被激活,其内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成分表达明显增多。下丘脑室旁核参与了慢性心衰的进程,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不仅在外周而且在心血管中枢水平影响着慢性心衰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章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选取SD大鼠共120只,随机分为慢性心衰(HF)组和伪手术(SHAM)对照组,每组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非药物干预对照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诱导心衰,伪手术组不结扎冠脉左前降支。采用大鼠颈部植入微型渗透压泵,侧脑室插管分别给予缬沙坦(VAL,150μg/h)、依那普利(ENP,1.25μg/h)、螺内酯(SL,100ng/h)和己酮可可碱(PTX,40μg/h)或Veh(0.25μl/h),持续4周。4周后,血流动力学测定各组实验动物的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 max等心功能指标;电生理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测定右心室/体重比和肺/体重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下丘脑室旁核内Fra-like、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NE以及血浆和下丘脑室旁核内IL-1β、AngII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下丘脑室旁核内Fra-like、TNF-α、COX-2、AT1-R和NF-κB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显示:(1)HF组大鼠心功能较伪手术对照组大鼠明显降低,并伴有心肌肥大。HF大鼠的HR、LVEDP明显高于SHAM组,±dp/dt max均明显低于SHAM组大鼠,且其右心室/体重比和肺/体重比明显高于SHAM组。侧脑室内长期慢性给予VAL、ENP、SL或PTX后,HF大鼠各心功能指标的改变及心、肺重量的增加可得到明显改善,但与SHAM组相比仍有显着差异。(2)与SHAM组大鼠相比,各HF组大鼠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明显增强,血浆NE浓度增高。侧脑室内长期给予VAL、ENP、SL或PTX后,HF大鼠的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明显减弱,血浆NE浓度降低。(3)慢性心衰时,PVN内神经元被显着激活。HF大鼠PVN内Fra-like(慢性神经元激活标志物)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及Fra-like的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增多。侧脑室内长期给予VAL、ENP、SL或PTX后,HF大鼠PVN内Fra-like免疫阳性反应及Fra-like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但仍高于SHAM组。(4)HF大鼠血浆和PVN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与SHAM组相比,HF大鼠血浆和PVN内IL-1β含量增高,PVN内IL-1β、TNF-α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增多,Western blot测定PVN内TNF-α、COX-2的蛋白含量升高。侧脑室内长期给予VAL、ENP、SL或PTX后,可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这些反应。(5)HF大鼠血浆和PVN内RAS系统组分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与SHAM组相比,HF大鼠血浆AngII含量,PVN内AngII含量和AT1-R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侧脑室内长期给予VAL、ENP、SL或PTX后,上述反应可不同程度被抑制。表明慢性心衰时炎性细胞因子和RAS系统不仅在循环水平而且在中枢下丘脑室旁核内的活动增强。在中枢水平使用相应的阻断剂可抑制这些增强效应。(6)HF大鼠PVN内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侧脑室内长期给予VAL、ENP、SL或PTX后,可明显降低HF大鼠PVN内NF-κB的蛋白表达。提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中枢性阻断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或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均可引起循环和下丘脑室旁核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少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降低;同时伴随着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减弱以及心功能和心室重建的改善。通过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的介导,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下丘脑室旁核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三章慢性心衰时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对下丘脑室旁核内神经递质的调节选取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慢性心衰(HF)组和伪手术(SHAM)对照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诱导心衰,伪手术组不结扎冠脉左前降支。HF和SHAM大鼠均采用大鼠颈部植入微型渗透压泵,侧脑室插管,脑室内持续注入细胞因子阻滞剂PTX(10μg/h或40μg/h)或ETN(5μg/h或10μg/h)或人工脑脊液(Veh,0.25μl/h)。另一组HF和SHAM大鼠腹腔注射同样剂量的PTX或ETN或生理盐水。持续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下丘脑室旁核内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和GABA浓度以及血浆内NE和肾上腺素(EPI)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内Fra-like、酪氨酸羟化酶(TH)、谷氨酸脱羧酶(GAD67)、nNOS;实时RT-PCR检测PVN内nNOS 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和AngII水平以及组织内细胞因子水平;电生理记录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测定右心室/体重比和肺/体重比。结果显示:与SHAM大鼠相比,HF大鼠PVN内神经元兴奋性增强,伴随高浓度的谷氨酸盐、NE和TH(酪氨酸羟化酶),以及低浓度的GABA、nNOS、GAD67(67-kDa的谷氨酸脱羧酶,合成GABA的限速酶)。HF大鼠血浆细胞因子、NE、EPI和AngII以及RSNA也增加。这些反应在ICV内注入低剂量PTX或ETN后被减弱,而在ICV内注入高剂量PTX或ETN后阻止了心衰大鼠的这些反应。腹腔内注射同样剂量的PTX或ETN对HF大鼠PVN内谷氨酸盐、NE、TH、GABA、nNOS和GAD67浓度以及RSNA没有影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慢性心衰时PVN内炎性细胞因子对神经递质具有调节作用,并由此促进心衰时的交感神经兴奋活动。

张金龙[7](2008)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炎症与高凝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HF患者是否存在炎症激活及高凝状态,HF时炎症与高凝状态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本院住院NYHA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129例,记录年龄,性别,心功能状态,病因,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IL-1β,IL-6浓度。ELISA法测定血浆TAT,DD, P-selectin浓度。以心源性死亡及发生总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周围动脉栓塞,心源性死亡)为观察终点。使用单变量分析来比较正常组与心衰组,死亡组与存活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组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血浆炎症标志物与高凝标志物的水平,相关分析来分析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随访至2008年3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以上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F患者血浆中IL-1β,IL-6, TAT, DD ,P-selectin水平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F患者随心功能分级(Ⅱ-Ⅳ)增加,血浆IL-1β,IL-6 ,TAT ,DD ,P-selectin水平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因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死亡患者中,血浆IL-1β,IL-6 ,TAT ,DD ,P-selectin水平均高于110例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组50例患者血浆IL-1β,IL-6 ,TAT ,DD ,P-selectin水平高于未发生事件组67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相关分析表明血浆IL-1β,IL-6水平之间显着正相关,血浆TAT, DD ,P-selectin之间也呈显着正相关,各观察指标之间相关性均显着(p<0.01),而且与NYHA,LVEF,之间呈显着负相关(p<0.01)。5)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98天,Kaplan-meier生存检验示心力衰竭患者的180天和360天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09%和89.7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 LVEF(P=0.01), IL-6(P=0.01),IL-1β(P=0.01), TAT(P=0.01) , DD(P=0.01) , P-selectin(P=0.01)为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预后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仅IL-6 (RR1.033 ,95%CI1.010-1.038)和LVEF(RR0.843,95%CI0.623-0.987 )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在以发生心血管事件为观察终点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LVEF(P=0.01),IL-6(P=0.01),IL1-β(P=0.01),TAT(P=0.01),DD(P=0.015), P-selectin(P=0.01)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IL-6(RR 1.034, 95%CI 1.005-1.064),TAT(RR 3.357 ,95%CI 1.340-4.478), P-selectin(RR 2.129 ,95%CI 1.219-3.719)具有预测作用。结论:HF患者血炎症因子IL-6,IL-1β和高凝标志物TAT,DD,P-selectin明显升高。而且其水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随访发生心源性死亡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未死亡者,发生心血管事件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未发生者。炎症与高凝状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炎症因子IL-6是发生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子。高凝标志物TAT,P-selectin则是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刘青[8](2007)在《葛根素调节支架内狭窄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与背景:1987年支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后的10余年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治疗中一种有确切疗效的重要手段,但相当高(10 %50 %)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率限制了支架植入术的发展。随着可在局部缓慢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药物的药物涂层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应用, ISR率明显降低,大大延缓了支架术后再次行PCI的时间。目前,临床常用的有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和紫杉醇涂层支架。但药物涂层支架的使用也面临许多问题。如支架运用的远期疗效,以及昂贵的价格等。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疗效较好,价格合适的药物涂层支架。从支架洗脱药物的角度来说,葛根素具有以下优势:(1)为异黄酮,具有脂溶性,能在组织中长期存留;(2)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3)促进内皮细胞修复;(4)抗炎作用;(5)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以上特点表明,葛根素具有防治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所以我们采用中药葛根素涂层支架进行动物实验,并与裸支架、PC涂层支架以及临床应用的国产雷帕霉素涂层支架(FirebirdTM)进行比较,观察葛根素对家兔髂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探讨葛根素药物涂层支架能否有效抑制内膜增生,能否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考察葛根素能否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在早期阻断再狭窄的发生和发展,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与结果:本实验分为三个部分:1葛根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炎性损伤后修复保护作用研究方法:(1)HUVE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2)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损伤后HUVEC增殖和活性的影响;(3)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葛根素对IL-1β损伤后HUVEC分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4)放免法测定葛根素对IL-1β损伤后HUVEC分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影响;结果:高、中、低三剂量组葛根素均能保护内皮细胞,提高HUVEC活性。其中葛根素浓度10-3mol·L-1时,能明显提高内皮细胞活性(P<0.01); IL-1β可使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减少,ET-1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葛根素高、中、低三剂量组均可使NO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葛根素高、中剂量组可使ET-1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葛根素低剂量组降低ET-1含量作用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性。2葛根素对炎性损伤后HUVEC的细胞因子表达及炎性细胞黏附迁移的影响方法:(1)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E-选择素(Endothelium-selectin,E-slectin)的含量;(2)采用黏附实验的方法检测葛根素对HUVEC和U937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3)采用Transwell法,检测葛根素对U937单核细胞迁移的影响;(4)采用Westernblot分析葛根素对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P65活化以及对P-IκBα的影响。结果:细胞ELISA法观察到:IL-1β刺激下,HUVEC的粘附分子E-selectin、趋化因子MCP-1、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量增高。葛根素能降低炎性损伤后HUVEC的E-selectin、MCP-1、IL-6、TNF-α表达量;黏附实验证实,IL-1β刺激下,HUVEC与U937单核细胞的黏附增强,葛根素能抑制HUEVC与U937单核细胞的黏附;趋化迁移实验证实,内皮细胞经IL-1β作用后对U937单核细胞趋化作用增强,而加入葛根素后,可减少U937细胞的迁移数目;westen blot实验显示:IL-1β刺激HUVEC,诱导IκBα磷酸化,提高NF-κB活性,葛根素能抑制IκBα磷酸化,阻止内皮细胞NF-κB的活化过程。3家兔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观察葛根素涂层支架的疗效。方法:行家兔髂动脉支架植入术,四周后处死,取支架植入处血管切片。前期实验已经证实,葛根素能抑制家兔髂动脉新生内膜的增生,并且免疫组化也显示,葛根素能促进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增多,降低炎性因子IL-6表达。在此基础上,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进一步观察组织中NF-κBP65,MC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裸支架组比较,葛根素涂层支架能降低家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中,髂动脉内MCP-1、NF-κB的表达量(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机制复杂,炎症反应作为一个复杂的互相影响的网络式反应,是支架术后再狭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三部分实验结果证实:1.葛根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内皮细胞活性物质的分泌,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2.葛根素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中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从而抑制其下游的表达产物:粘附分子、趋化因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迁移,阻断炎症的进一步发展。3.整体实验显示葛根素涂层支架可以抑制家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中血管内膜的增生,其机制可能与葛根素上调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促进内皮细胞修复的功能以及葛根素抑制NF-κB等炎症因子,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炎症发生有关。

褚以德,郗爱旗,李国峰,赵文蕊,钟欣,廖宝霞,尚玲,李英兰[9](2007)在《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的关系及其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探讨CHF时Hb水平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Hb、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贫血组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P<0.01);随着Hb水平的降低,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一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呈负相关,与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变化为CHF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F患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CHF贫血和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使CHF患者心室重构加重化。

陈白玉,李熙芹,陈晓利[10](2006)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三组入选者血清TNFα、IL1β、IL6的含量,CHF心功能Ⅰ、Ⅱ级组(30例),CHF心功能Ⅲ、Ⅳ级组(30例),对照组(28例)。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和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心功能Ⅰ、Ⅱ级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TNFα与IL1β、IL6呈显着正相关(r1=0.763,r2=0.684均P<0.01)。结论TNFα、IL1β、IL6水平与CHF发生发展密切有关。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IL-1β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IL-1β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酒精和毛萼乙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酒精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生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毛萼乙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关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关键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中单核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证候与单核细胞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关键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实验二 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关键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比较氟比洛芬酯与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的注释及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超前镇痛理论基础
    NSAIDS在多模式镇痛中依据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
    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实验方法
    临床资料
    实验步骤
    仪器设备
    实验药品
    统计方法
结果
    1 人口统计学和手术相关变量的比较
    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3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深度意识指数的比较
    4 两组患者术中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用药情况的比较
    5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和镇痛需求的比较
    6 术后不良反应和肠道功能恢复的评估
    7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镇静评分的比较
讨论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5)中枢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紧张素-(1-7)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室旁核炎性细胞因子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和心交感传入反射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血管紧张素-(1-7)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和心交感传入反射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室旁核介导脂肪传入反射调控交感神经活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6)下丘脑室旁核内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及其作用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慢性心衰时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对下丘脑室旁核内神经递质的调节
    ABSTRACT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FIGURE
    REFERENCES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7)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炎症与高凝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发表文章
致谢

(8)葛根素调节支架内狭窄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上篇 文献回顾
    综述一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运用概况
    综述二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炎症机制研究
下篇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葛根素对HUVEC炎性损伤后保护作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第二部分 葛根素抗炎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第三部分 葛根素涂层支架预防家兔髂动脉内膜增殖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9)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的关系及其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 方法
    3 统计方法
结 果
    1 CHF患者Hb水平和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LVMI和MWS的变化
    2 CHF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Hb、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LVMI和MWS的变化
    3 CHF患者贫血组和非贫血组LVEF、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LVMI和MWS变化
    4 Hb与LVEF、TNF-α、IL-1β、IL-6、AngⅡ以及LVMI和MWS的直线相关关系
讨 论

(10)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IL-1β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酒精和毛萼乙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礼刚.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2]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关键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D]. 薄荣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比较氟比洛芬酯与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D]. 王晓月. 东南大学, 2019(05)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5]中枢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紧张素-(1-7)调控交感神经活动及其机制研究[D]. 施真. 南京医科大学, 2011(04)
  • [6]下丘脑室旁核内炎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和荣丽. 山西医科大学, 2009(09)
  • [7]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炎症与高凝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D]. 张金龙. 苏州大学, 2008(11)
  • [8]葛根素调节支架内狭窄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 刘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的关系及其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J]. 褚以德,郗爱旗,李国峰,赵文蕊,钟欣,廖宝霞,尚玲,李英兰. 青海医药杂志, 2007(01)
  • [10]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的临床研究[J]. 陈白玉,李熙芹,陈晓利. 临床内科杂志, 2006(03)

标签:;  ;  ;  ;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IL-1β的变化及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