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交的两岸经贸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正(Kuo-Cheng Lee)[1](2021)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文中认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是中国大陆吸引台湾青年赴陆“创业、就业、实习”以实践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旨趣为探讨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示范点)的政策执行上是否能体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精神,扩大吸引台青西进;促进台青融入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生活;并进一步对台湾青年的政治偏好产生影响。本文实地访查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共20处国台办授牌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示范点),透过访谈前述青创基地之营运管理团队和进驻基地之台籍青年,分析中国大陆各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状况,以及分析个别青创基地或不同区域的两岸青创实践工作成果。本文另以电子问卷形式调查于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实习、就业、创业之台籍青年对中国大陆市场环境、社会生活的观感以及其政治态度。研究发现:(1)北京、上海、江苏地区两岸青创基地吸引台湾青年进驻创业、就业、实习的人数极少。多数基地营运出现困境,除零星具持续发展潜力的案例外,前述地区之两岸青创基地已出现退场、低度运作甚至与进驻台青发生纠纷等现象。(2)两岸青创基地政策及惠台措施并非台青西进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影响台青西进与否的主要因素为中国大陆经济与市场潜力。(3)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的社会融合影响、政治偏好影响尚不显着。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架构、第二章建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架构与实践分析指标,据此设定两岸青创基地之理想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第三章分类评述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现况以及落实政策目标的程度。第四章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第五章总结两岸青创基地的发展与挑战、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展望。
王梦[2](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刘兰炜[3](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然而,也正是进入新时代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在国际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现有国际秩序开始受到冲击,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同时,美国转变对华政策,大打“台湾牌”,台湾从幕后走向台前,牵制作用日益明显。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方都希望台海局势保持和平稳定,这为和平统一提供了最大的外部条件。在国内,随着中国综合国显着增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备了更多更充分的条件。同时,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现实转变,这也要求回应人民诉求,将祖国统一事业推向新的层次。在台湾岛内,新旧因素也交织存在,其中既有历史地缘因素导致的认同差异逐渐强化,又有岛内政治力量此消彼长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既有台湾对大陆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两岸联系日益紧密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又有台湾社情民意变化带来的挑战。基于以上历史和现实背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和继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理论的核心要义,又与时俱进,深刻洞悉两岸关系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时代背景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理念、新论述,这集中表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最新理论成果。不仅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广泛而深刻对台工作实践,在复杂局势中巩固了两岸发展成果,保持了台海局势稳定,将两岸关系推向了新的更高层次,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奠定了实践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理论发展和实践深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中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待两岸和平统一,在复杂形势下主动寻求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凸显了极强的全局观念和战略意识,具有重大时代意义,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成果,又防范化解了台海重大风险,巩固了两岸发展成果,更在新时代探索和丰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践,推进了两岸融合发展,使得祖国统一事业迈向了新的更高层次。
闫永军[4](2019)在《“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当局上台执政以来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的对外新战略。其推出打破以往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所推行的“南向政策”单一的局限性,并重新定位台湾地区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重心,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南亚及大洋洲等18国,加大与政策实施范围国家的经贸合作,来促进区域发展交流及合作,提升台湾地区经济产业格局及多元化。但实则是为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赖,设想联借助“美日印”对抗大陆,实现“脱中远中”和“台独”的政治意图。2019年3月11日蔡英文在召开所谓的“国家安全会议”上,提出反制“一国两制”,会议为此抛出所谓对抗统一的指导“纲领”,涉及两岸关系、经济、“外交”、安全、“国防”等七大方面。自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始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到如今的对抗统一,反制“一国两制”的做法,在“去中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来挑战两岸关系底线,将引发两岸更对立,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这将对台湾未来发展造成益发难以控制的严重后果,台湾当局极力所推行的“新南向政策”也难逃失败的局面。越南于1986年推行“革新开放”以来,搭乘经济全球化便车,拟定政策积极吸引利用外资推动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工业化建设获得了重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之其处于东南亚的地缘优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等条件,越南逐渐成为世界新的投资热点地区。其中,台湾地区与越南20世纪末建立经贸往来后,台湾与越南之间经贸往来较为频繁。从“南向政策”到“新南向政策”几经演变,基于地缘、政治、历史等多方因素,台越经贸合作紧密,越南一直以来都是台湾经地区投资的重点国家之一,合作领域从单纯的经贸往来拓展到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区域链结等领域。通过合作,双方的贸易额呈现上升趋势、合作层次逐渐深化。介于此,本文选择以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往来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南向政策”和国际经济格局调整背景下,台湾地区与越南的经贸合作何以为继。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及台湾学者对“新南向政策”及在此背景下对台湾地区与新南向国家之间的交往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阐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政策概述。分别从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演进历程对“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进行了概述,辨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为后续部分展开分析明晰台湾地区与越南所处的政策背景。第三部分为经贸合作发展现状研究。经贸往来现状部分主要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从合作基本概况、主要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分析“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所取得的短期性成效;第四部分为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概况,从双方贸易、投资、合作吸引力和国际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等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应性地从贸易结构、投资环境、影响互吸力的因素和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原因剖析。第五部分为关系评析。根据上一部分的现状分析,尝试对“新南向政策”下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行评析,得出台当局企图撇弃“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的“新南向政策”最终是行不通的结论。并指出“新南向政策”本身的缺陷不利于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深化。台当局必须搞好两岸关系,承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才能推进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第六部分为结语。回顾梳理论文通篇基本内容。
黄继朝[5](2018)在《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的双重规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冷战以来,台日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作为冷战以来介入东亚与台海地区最主要的外部势力,美国在台日关系演变历程中发挥了显着的影响力。探讨冷战以来美国对于台日关系实施的特殊策略,不仅有助于加强与深化对于台日关系与美国台海战略的认知与理解,而且对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规制的一般定义内涵出发,再借鉴运用台海结构、离岸平衡以及美国“轮辐式”同盟政策等相关理论,本文尝试着确立了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策略的分析框架并以之来解释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的特殊影响作用。结合冷战以来美国与台日关系关联的基本现实情况,本文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全面深入地考察分析了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演变规律、特征、制约因素及其影响等。简言之,在中美博弈互动所界定的台海结构中,基于对中国大陆遏制或交往的战略意图,冷战以来美国对于台日关系主要采取了一种双重规制的策略,一方面对台日关系进行激励性规制,激励与推动台日关系进展,另一方面,又对台日关系进行限制性规制,限制与制约台日关系发展。具体来分析,美国的双重规制主要有四个特征:(1)直接性,直接干预台日相互关系行为;(2)间接性,确立一定规则来规范控制台日相互关系行为;(3)非意图性,发挥自身的规制力去推动某种对台日关系非意图性影响的沉淀;(4)结构性,通过地区性战略结构的规则来规范台日相互关系行为。进而来看,美国的双重规制还受到中国的维权反制与日本、台湾反规制的一定制约。最后,冷战以来美国的双重规制不仅直接塑造了台日关系的特殊微妙状态,还通过影响美日台关系对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值得我们关注与警惕。当然,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不断发展,基于中美合作利益的优先考量,美国对台日关系的规制介入可能慢慢减少乃至放弃。进而,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也会逐步走向正常化状态归属于中日关系的框架下,台海地区因而也得以实现和平稳定。
吴林婧[6](2018)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其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包括了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机制、影响因素及投资动机;其二,基于上述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两岸投资合作模式构建。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运作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当前呈现出怎样的动机;中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主要讨论台湾对外产业布局当前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台湾本土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否相适应;微观层面:探讨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主要讨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台资企业的行销布局、企业集群、人才结构、进入模式等。基于台资全球布局探讨两岸投资合作模式构建。评析“新南向政策”,梳理台湾“南向政策”的演变、动因与成效,分析“新南向政策”的“新”与局限性;探讨大陆与台湾在对外经济布局上的合作空间,充分考虑两岸政治经济实力对比的动态变化,根据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务实地挖掘合作契机;探讨产业合作与企业合作,考察投资产业结构上的替代性与互补性,探讨企业的合作意愿、人才交流、风险规避。本文得出如下基本结论:首先,结合特征事实提出假说解释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指出台湾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模式存在差异;其次,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投资引力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距离因素现阶段对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区位选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制度因素方面,台湾看重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倾向于投资与自身制度安排接近的地区;最后,新形势下台商全球区位布局合作模式是要将现有区域合作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更加高效地整合起来,以突破既有环境和距离带来的制约。
陈本铿[7](2018)在《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海权的属性从传统的单一的权力属性过渡到权力强化和权利维护双重属性。中国现代海权属性系由维护海洋主权、海洋权力与海洋权益有机统一,其中海洋主权与海洋权力属于海权的权力属性范畴,而实现权力属性的方式是要推行海洋强国战略,而海洋权益属于海权的权利属性。因此,中国现代海权实现之路是由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权权利维护的统一。台湾在维护海权的权利属性方面发挥作用相对有限,在南海争端上不断增强海军实力,与大陆合作才能强化海权的维护,实现南海利益最大化。分析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过程,也要对新世纪前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追根溯源。主要体现在建碑巡护阶段(1949—1955年)、反共优先、维权次之阶段(1956—1970年)、重“外交”轻“主权”阶段(1971—1988年)、南海政策态度相对积极主动(1988—1993年)、南海政策采取推脱回避(1993—1995年)、南海“主权”意识淡化(1995—2000年)。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执政8年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急剧膨胀,受到“台独”思维定式,为凸显台湾主体性,南海政策主张主要体现在:突出“海洋立国”,鼓吹“主权”意识;立足“有限主权”,排斥两岸合作;强化“生态环保”,拓宽多元思路,呈现出是忽软忽硬,缺乏同步性,但产生越努力却越被忽视“反噬效应”。在南海问题上,马英九较陈水扁时期更加积极,秉承“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原则,更是强调以“中华民国”对于南海固有主权与领土主张,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两岸能够在能源安全实现合作。两岸在南海实现合作,不仅是台湾方面明智选择,更是大势所趋,应用SWOT分析马英九时期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实现合作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2016年5月,民进党二度执政以来,蔡英文南海政策主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权”仅限于太平岛及其周边海域。二是突出国际法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三是“双反对”,即反对与中国大陆合作和反对双边框架解决南海争端。四是配合美国等域外大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蔡英文南海政策不利影响预估如下:一是凸显台湾“独立”地位,“主权”范围仅限于太平岛及其周边海域,忽视南海历史性权利。二是两岸共同维护南海“祖权”立论被推翻,共同维权的难度将加大。三是迎合美日等域外大国南海政策,强化台湾作为声索平等一方参与南海协商。四是强调南海争端依据国际法,继承台湾南海政策的消极面和模糊性,南海维权进一步边缘化。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南海问题共性在于:南海战略主张都比较“亲美”;两党均不认同与中国大陆在南海维权上实现合作,尤其是民进党更是极力反对两岸南海合作;都主张争端各方要依据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解决南海争端,让南海争议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两党都认为台湾有权作为南海声索一方,参与南海争端解决机制;两党都认为解决南海争端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反对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虽然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南海问题上呈现某些相同点,但两党在南海问题上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而言国民党能够较为清晰表达台湾敢于维护南海权益立场,而民进党只是象征性表示反对其他南海声索国侵犯南海权益,主张“确保主权、和平稳定、多边合作、永续发展”。二是两党对于“十一段线”主张存在差异。三是两党对于两岸南海合作议题上,虽然在两岸南海合作议题上,两党均不认同合作,但仍有区别,国民党态度相对温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采取默许态度,但民进党明确反对两岸在南海事务上实现合作。四是两党对于台湾参与南海协商主体不一致。五是两党对于美日及南海声索国挑衅并侵犯南海权益态度不一致。当前,岛内“蓝绿”恶斗削弱维权力量、两岸政治分歧使台湾维权陷入边缘化、域外国家制约台湾维权和抵制两岸共同维权、南海问题呈现多重复合博弈结构模式等因素,使得台湾南海政策面临困境。而台湾需要培育全民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务实落实推动两岸在南海的合作、积极研究并坚持“U型线”的立场不能动摇、提升对太平岛的实际控制能力等手段维护南海权益。民进党是当前台湾政坛最大政党。国民党只从2016年大选败选以来,一直萎靡不振,而民进党则有可能长期执政。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体现在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其南海政策的重心将转移至太平岛。由于南海形势已经是国际化趋势,台湾南海政策将呈现国际化与多边化,未来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的南海政策呈现趋同性,两大政党分歧将相对窄化。“新南向政策”与南海政策角色将进行互换,“新南向政策”不再是台湾南海政策工具之一,反而是南海政策将成为“新南向政策”工具之一。面对台湾南海政策呈现种种趋势,中国大陆必须沉着冷静、顺势而为、立足实际,有理有利有节进行应对,争取实现南海利益最大化。首先是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迫使美国南海政策回归“中立化”。其次是有理有利有节,发挥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作用。再次是对台湾策略主要有:加强两岸民间海上执法和能源开发合作,建立两岸南海“第二轨”协商机制;“一中原则”协商参与南海议题的功能性组织;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应对“新南向政策”;加强两岸集体身份认同,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王家明[8](2018)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两岸融合发展得到两岸关系学界较多关注,也是当前和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面向。在一个中国政治体系下,两岸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层次上看,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双方各个阶层的团体和个人经由多业态、多形式、多渠道地交流互动、消除障碍、彼此融合,使得双方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相适应、相融洽、相贯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伴的经济文化共同体,为两岸政治融合创设充足条件,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解析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若干有关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此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岸高度融合格局,造福两岸人民,达臻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体而言,本文以两岸融合发展为中心,围绕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怎样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好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怎样的政治变迁以及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包括正文六章、加上绪论和结语一共八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关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回顾、文章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介绍。第一章是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理论。包括两岸融合发展的定义及其特征,主要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相关要素,主要回答两岸融合发展是在什么样的结构环境中进行和谁在进行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主要回答两岸怎样融合发展的问题。第二章是对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增强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底蕴,并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启示。第三章是为进一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寻求理论准备,阐述与两岸经济、社会、政治融合发展相关的复合理论模型。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关系;民间社会理论及其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关系;政治整合理论及其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关系。总的思路是,从层次角度出发,在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随着交往的增加和利益融合的深化,两岸逐步形成以文化共同体为特征的两岸间市民社会,并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冀以进一步实现两岸政治整合。第四章关注进一步推进两岸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每一领域都分析论述了若干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第五章关注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的政治上的变迁。包括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进一步升华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及它们分别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两岸融合发展可能面对的挑战及其因应等内容。结语部分是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两岸融合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结合新时代特征,紧紧依靠两岸人民,不断增强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两岸融合发展正当其时;两岸同胞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共创美好生活,祖国完全统一也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得以实现。本文紧贴两岸关系发展现实,尝试探讨两岸融合发展的若干理论和实践路径问题,希冀有助于添加和充实两岸关系理论思想库,有助于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的现实推进。
许丽华[9](2018)在《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把台湾报纸的大陆新闻报道置于两岸交流的背景下观察,发现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第二个阶段是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第三个阶段是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第四个阶段是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发展演变的过程正是两岸关系从敌对隔绝到相互交流的缩影,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和两岸交流已经形成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良性互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稳定下来而且不可逆转。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从宏观上勾勒出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变迁的趋势,运用叙事学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从叙事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叙事框架以隐含的叙事者的身份,影响着四家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中央日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共产党的敌意渐弱。《中国时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宏观性的期望。《联合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反对共产党但是不反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自由时报》的叙事框架是主张“一中一台”,抗拒两岸交流,对大陆不友善,九十年代初刻画大陆的贫穷落后和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大陆经济崛起、国际地位提高后突出大陆对台湾对威胁。从变迁的总趋势上看,自从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之后,大陆新闻朝着内容更丰富、报道更客观的方向发展。虽然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阶段、不同报纸呈现的特点各异,中间也有起伏波折;但是随着两岸交流层次的丰富和交流程度的加深,两岸共同的意义空间不断加大,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成为台湾新闻市场上重要的新闻产品已成定局。不论报纸的立场和定位如何,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提供经得住受众检验的产品,即必须按照事实本身来报道新闻。
谷川[10](2017)在《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经贸交往的紧密性,推动了中国两岸四地法律制度间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以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达成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and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Mainland and Macau Closer Economic and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内地与澳门)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达成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为代表的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合作规则,提高了调整四地经贸交往法律制度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并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各方经贸往来的发展需求。按照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存在”、“效果”以及“发展”这一线索,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共8章。其中第一部分“存在”论,涵括了论文的第2、3章,着重论述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在文本规范与运行实践上的存在及其法学理论意义;第二部分“效果”论,涵括了论文的第4、5、6章,该部分将作为“法律个体”意义上的合作规则,放到了调整与影响四地经贸交往的既有制度(主要是四地的各方法律制度与WTO规则)这一“法律群体”环境中,描述与分析了合作规则的“外在效果”——对于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以及其“内在效果”——合作规则自身在既有法律制度“群体”影响下的功能表现与它所具有的多重法律属性,进而分析指出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与既有法律制度相互接触、交往过程中,在事实与制度层面上的效果表现;第三部分“发展”论,则为论文的第7章,主要分析与预测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在未来可能的走势,并阐释了四地各方通过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实践,在价值与目标层面上的发展追求。除此之外,另有第1章“导论”与第8章“结论”作为论文的首尾部分。第1章是论文的导论,阐述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现实需求、含义界定、研究意义、文献述评以及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并为以下各章节的研究进行了铺垫。第2章研究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模式、文本内容、规则结构以及体系表征等方面在分析法学上的意义,进而指出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机制——合作规则,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四地法律制度的规则体系。第3章主要分析了合作规则的创制、适用以及执行监督等具体机制及其运作实践。对合作规则的创制分析,指出了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生成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来源;对合作规则适用与执行监督的分析,则反映出四地的各方在履行合作规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相互间的影响。合作规则的创制与合作规则的适用及执行监督实践,分别形成了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在“规则确立”与“规则实践”上的两个不同层面,二者间的互动与平衡成为了推动合作规则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第4章关注了合作规则对于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四地法律制度在经贸交往调整上的“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合作规则形成了在两岸四地间以WTO规则为平台的“区域化”经贸法律规则体系。这种影响的效果,不同程度上使调整四地经贸往来的既有法律制度呈现出了目标趋同化、规则公平化以及交往紧密化的特点。第5章分析了合作规则的功能表现:在调整对象上,它既涵括了对四地经贸交往秩序的进一步确认与维护,又对四地法律制度进行了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在法律模式上,合作规则呈现出了对四地经贸交往法律调整的创新、沟通功能;在法律发展上,合作规则实现了调整四地经贸交往的法律制度由先前的单边化、全球化朝着一体化、区域化的模式转变,进一步满足了四地经贸交往的发展需求。第6章讨论了合作规则的多重法律性质:它既是国内法上的经贸行政协议,又涉及到了WTO规则下成员间区域贸易协定的范畴,同时,合作规则还是两岸四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且一定程度上在四地间经贸合作中具有了代表经济共同体利益的基础性规范属性。合作规则的多重法律性质,进一步表明了法律全球化对于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及其机制的深刻影响。第7章通过对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运作实践的关注,从影响法律发展的因素这一视角,提出了合作规则未来发展的目标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合作规则有关的制度性安排及组织化建设问题。论文的结论(第8章)认为,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存在”,体现了合作规则由“制度安排”到“规则体系”的完善过程;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效果”,反映了调整四地经贸交往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共存”到“法律合作”的状态转变;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发展”,则是通过进一步促进四地法律制度、WTO规则以及既有合作规则间经贸管理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了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机制正逐步朝着“利益共同体”的规则导向发展变化。
二、世纪之交的两岸经贸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的两岸经贸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回顾 |
1.2.1 两岸关系研究的路径:以经促统 |
1.2.2 对台工作的政策受众与场域:台青与两岸青创基地 |
1.2.3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治略与社会融合理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设计 |
1.4.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章节安排 |
1.4.5 研究流程 |
第二章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目标与理论建构 |
2.1 分享经济机遇 |
2.1.1 以经促统 |
2.1.2 对台工作配合发展中国大陆经济 |
2.2 深化经济社会融合与促进政治认同 |
2.2.1 化敌为友与社会整合 |
2.2.2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观与实践 |
2.2.3 从融合到认同 |
2.2.4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架构与两岸青创基地三阶段政策目标 |
2.3 两岸青创基地政策执行与政策影响评估指标建构 |
2.3.1 两岸青创基地分类 |
2.3.2 政策执行力1:营运理念 |
2.3.3 政策执行力2:台湾青年进驻状况 |
2.3.4 台青意向先期调查结果 |
2.3.5 台青问卷调查指标 |
2.3.6 “分享机遇”评估指标:台青发展状况 |
2.3.7 “社会融合”评估指标 |
2.3.8 “政治偏好转变”评估指标 |
第三章 两岸青创基地运作现况 |
3.1 两岸青创基地分布 |
3.2 台青进驻状况 |
3.3 两岸青创基地类型与发展现况 |
3.3.1 天使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2 企业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3 园区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4 空间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5 实验型两岸青创基地 |
3.4 小结: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挑战与转型 |
3.4.1 分享机遇效果衰退:两岸青创基地招募台青成果进入高原期 |
3.4.2 营运模式具经济吸引、社会融合发展潜力案例 |
3.4.3 其他两岸青创基地的转型 |
3.4.4 青创基地营运困难,但26条对台措施政策补助门坎过高 |
第四章 两岸青创基地的融合发展作用:台青意向调查 |
4.1 受访者基本数据 |
4.1.1 两岸青创基地是否真的接触到台湾青年世代? |
4.2 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融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影响 |
4.2.1 台青赴陆发展理由 |
4.2.2 发展阶段 |
4.2.3 创业挑战 |
4.2.4 是否准备撤离大陆市场? |
4.3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对中国大陆社会的态度 |
4.3.1 归属认知 |
4.3.2 他我之隔 |
4.3.3 对31 条与26 条对台措施的观感 |
4.3.4 最不适应中国大陆的主要因素 |
4.4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的政治态度 |
4.4.1 统独观点 |
4.4.2 国族认同 |
4.4.3 投票行为与政党偏好 |
4.4.4 厘清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4.5 小结 |
4.5.1 两岸青创基地接触到更多长期在陆的“资深台青” |
4.5.2 市场前景是台青赴陆发展的主要考虑 |
4.5.3 创业台青发展阶段与主要挑战 |
4.5.4 两岸青创基地吸纳人文、艺术设计领域的基层就业台青 |
4.5.5 台青发展挑战与回流与否与中国大陆景气较为相关 |
4.5.6 两岸青创基地不是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两岸青创基地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化与实践的启示 |
5.1 经济劝诱 |
5.2 社会融合 |
5.3 政治偏好转化 |
5.4 后新冠肺炎时期台青的迁徙与两岸青创基地政策的可持续性 |
5.4.1 大陆仍具吸引力,但吸引、融合台青相关政策配套需更细致 |
5.4.2 强化“青创基地经理人”、“台湾媒介团体”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清单汇总表 |
附录2:两岸青创基地经营团队问卷 |
附录3:两岸青创基地台湾青年问卷 |
致谢 |
(2)“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
2.3 “台独”的危害 |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
3.2 法律依据 |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
3.3 实践基础 |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
小结 |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成果 |
致谢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历史背景 |
一、台湾问题产生的历史由来 |
(一)1895年前台湾的历史沿革 |
(二)1895——1945年日据台湾与“皇民化” |
(三)1945——1949年台湾回归祖国 |
(四)1949年蒋介石集团兵败退据台湾 |
二、党的十八大以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历史沿革 |
(一)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初步探索时期 |
(二)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基本成型时期 |
(三)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持续巩固时期 |
(四)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稳步深化时期 |
三、党的十八大以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的重大历史成就 |
(一)形成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 |
(二)确立了“九二共识”并不断巩固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
(三)开启了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 |
(四)取得了一系列反“台独”及反分裂斗争的重大胜利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现实背景 |
一、国际方面: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
(一)风险与挑战增多,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
(二)美国转变对华政策,大打“台湾牌” |
二、大陆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
(一)综合国力显着增强 |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三、台湾方面:新旧因素交织存在 |
(一)历史原因及地缘因素导致长期的认同差异日益强化 |
(二)岛内政治力量发生逆转,两岸关系发展再次面临阻碍 |
(三)岛内社情民意发生转变,青年政治认同“去中国化”明显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理论发展及实践深化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理论发展 |
(一)提出“民族复兴论” |
(二)提出“大陆发展决定论” |
(三)提出“融合发展论” |
(四)提出“心灵契合论”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实践深化 |
(一)以“惠台三十一条”为蓝本的惠台政策全面落地 |
(二)以文化交流为重要抓手 |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谋划工作 |
(四)福建先行先试打造台胞登陆第一家园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总体评价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基本特点 |
(一)人民中心:把人民利益作为对台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全局观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待两岸和平统一 |
(三)战略意识:在复杂形势下主动寻求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时代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成果 |
(二)防范和化解了台海重大风险,巩固了两岸发展成果 |
(三)探索和推动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践,推进了两岸融合发展 |
(四)争取和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理解和支持中国统一事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基本念的界定 |
1.“新南向政策” |
2.经贸合作 |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概述 |
(一)“南向政策”概述 |
1.“南向政策”提出背景 |
2.“南向政策”提出的目的 |
3.“南向政策”的内容及演进历程 |
(二)“新南向政策”概述 |
1.“新南向政策”提出背景 |
2.“新南向政策”提出目的 |
3.“新南向政策”基本内容 |
4.“新南向政策”发展进程 |
(三)“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的异同 |
1.“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相同之处 |
2.“南向政策”与“新南向政策”不同之处 |
三、“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合作发展现状 |
(一)“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合作的基本概况 |
1.台湾地区与越南贸易概况 |
2.台湾地区与越南投资概况 |
(二)“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的主要内容 |
1.双方贸易合作 |
2.投资领域合作 |
3.金融及保险领域合作 |
4.台湾地区与越越南旅游业领域合作 |
(三)经贸合作的基本途径 |
1.政府间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
2.利用民间组织及网络服务平台促进经贸合作 |
3.发展人文交流促进经贸合作 |
(四)经贸合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
1.双方贸易趋势增长稳定 |
2.投资产业合作领域有所扩展 |
3.金融和保险业合作趋势不断加强 |
四、“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双方贸易失衡,台湾长期处于顺差状态 |
2.双方投资比例悬殊较大,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性 |
3.双方合作优势下降,相互吸引减弱 |
4.双方经贸合作面临区域化组织冲击 |
(二)原因分析 |
1.台湾过于集中出口制造类产品,导致了双方贸易失衡 |
2.越南以外资引入为主,导致双向投资不平衡 |
3.越南推行外资结构多元化,因而双方相互吸引减弱 |
4.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台湾地区与越南经贸合作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 |
五、对“新南向政策”背景下的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的评析 |
(一)“新南向政策”的根本缺陷不利于双方经贸合作 |
1.“新南向政策”存在忽视推行中的客观制约因素的缺陷 |
2.“新南向政策”政策存在忽视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的缺陷 |
(二)提升越南工业水平并去除台政策的政治色彩才能促进双方经贸合作 |
1.越南需提升自身的制造业水平才能纠正贸易失衡的局面 |
2.摒弃“新南向政策”的政治意图,双方经贸合作才有真正的吸引力 |
(三)加速融入区域组织,化解双方经贸合作面临区域化组织的冲击 |
1.融入区域组织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
2.只有在大陆的支持下,台湾才能避免区域化组织的冲击 |
(四)搞好两岸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合作 |
1.回望历史,正视两岸关系 |
2.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建立两岸互信,才能促进台越经贸合作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的双重规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综述 |
一、文献回顾梳理 |
二、文献综述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双重规制的概念与理论意涵 |
第一节 双重规制的概念辨析 |
一、规制的定义 |
二、规制的双重的内涵:激励与限制 |
第二节 双重规制的理论适用 |
一、结构现实主义视角下的东亚次结构—台海结构 |
二、美国的地区平衡战略思维:“规制主义”与“离岸平衡” |
三、美国的“轮辐式”同盟政策与权力运作理论 |
四、美国双重规制策略的基本内涵 |
五、美国双重规制策略与美国对华战略的关联分析 |
第三章 中日建交前美国对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的双重规制分析(1950-1972) |
第一节 中日建交前的台海结构:中美的东亚对峙 |
一、中美在东亚的冲突与对峙 |
二、两岸的全面对抗与中日的有限对立 |
第二节 美国对台日关系激励性规制的主要表现 |
一、美国主导《日台和约》的签订 |
二、美国维护台日关系的进展 |
第三节 美国对台日关系限制性规制的主要表现 |
一、美国对台日秘密军事合作暨白团的打压 |
二、美国与台日“反攻”同盟的失败 |
第四节 中日建交前美国对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双重规制的规律及其原因 |
一、美国激励台日关系进展背后的离岸平衡战略思维 |
二、美国“轮辐式”同盟政策下对台日双边军事安全合作的限制 |
第四章 中日建交至冷战结束美国对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的双重规制分析(1971-1991) |
第一节 中日建交至冷战结束时期的台海结构:中美和解与交往 |
一、中美的和解与交往 |
二、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与美台关系的微妙变化 |
第二节 中日建交至冷战结束美国对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限制性规制的表现及其特征 |
一、美国与台日“断交” |
二、美国维护“七二体制”的稳定暨对台日“政治外交”关系的限制 |
第三节 中日建交至冷战结束美国对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激励性规制的表现及其特征 |
一、美国提升对台关注下确立的激励台日关系的规则 |
二、美国激励规则下台日关系的异动 |
第四节 中日建交至冷战结束美国对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双重规制的规律及其原因 |
一、中美交往大势下美国对台日关系的限制性规制 |
二、美国对中国大陆的防范策略及其对台日关系的激励性规制 |
第五章 冷战后美国对台日关系的双重规制分析(1991-2016) |
第一节 冷战后的台海结构:中美竞合关系的深化 |
一、中美竞合关系的深化 |
二、美日关系与两岸关系的新变化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台日关系激励性规制的主要表现 |
一、美国推动美日台安全联结的一定紧密化 |
二、美国对台日钓鱼岛争端的调和 |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对台日关系限制性规制的主要表现 |
一、联合日本制约陈水扁“台独”活动 |
二、美国对“美日台安全同盟”的限定暨对台日安全关系的控制 |
第四节 冷战后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规律及原因分析 |
一、“以台制华”战略下美国对台日关系的激励性规制 |
二、中美关系大局下美国对台日关系的限制性规制 |
第六章 美日安保体制涉台问题与美国对台日关系的双重规制 |
第一节 美日安保体制的外延性与台日安全关系 |
一、美日安保体制的沿革概况 |
二、美日安保体制的外延性特征 |
三、美日安保体制涉台问题与台日安全关系 |
第二节 美日安保体制中美国对台日关系激励性规制的表现 |
一、“远东条款” |
二、“周边事态条款” |
三、2005年美日“2+2”共同声明中的“共同战略目标” |
第三节 美日安保体制中美国对台日关系限制性规制的表现 |
一、关于“远东”范围的模糊解释 |
二、在“周边事态”定义上的“战略暖昧” |
三、对2005年美日“2+2”涉台声明的“柔性”解释 |
第四节 美日安保体制中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规律与原因 |
一、美国地区安全平衡战略下对台日安全关系的激励性规制 |
二、美国的牵连担忧及其对台日安全关系的限制性规制 |
三、美国双重规制下台日安全关系的异动与限度 |
第七章 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演变规律及其特征 |
第一节 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演变规律 |
一、激励性规制模式 |
二、限制性规制模式 |
第二节 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背后的中国大陆因素 |
第三节 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主要特征 |
一、直接性 |
二、间接性 |
三、非意图性 |
四、结构性 |
第八章 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制约因素、影响及其未来趋势 |
第一节 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的制约因素 |
一、中国的维权反制 |
二、美日的台海利益分歧与日本的反规制 |
三、台湾的抛弃担忧及其反规制 |
第二节 冷战以来美国双重规制对美日台关系的影响 |
一、美国双重规制对台日关系的影响 |
二、美国双重规制对美日关系与美台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冷战以来美国双重规制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影响 |
第四节 美国对台日关系双重规制策略的未来趋势 |
一、美国双重规制策略的未来趋势分析 |
二、美国双重规制演变趋势下台日关系的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机制假说 |
第三节 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与投资动机分析 |
第四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性特征 |
第二节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 |
第三节 基于区位选择的产业分布特征 |
第四节 基于区位选择的企业主体概况 |
第五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假设 |
第二节 投资引力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模型检验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布局演进新态势 |
第一节 台资全球区位布局总体演进态势 |
第二节 “南向政策”的演变 |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两岸投资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海权理论解析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海权理论相关概念界定 |
一、海权与制海权 |
二、海洋战略 |
三、海军战略 |
第二节 传统海权和现代海权的理论解读 |
一、海权理论的演进、丰富和发展 |
二、传统海权的单一属性:海洋的权力 |
三、现代海权双重属性:权力强化和权利维护 |
第三节 两岸遵循的海权属性与海权维护 |
一、中国大陆现代海权: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权利维护统一 |
二、台湾海权权力强化:海军战略的实施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历史演进(1949—2000年) |
第一节 “两蒋”时期台湾当局南海维权综述(1949—1988年) |
一、“主权”建碑巡护阶段(1949—1956年) |
二、反共优先,消极维护(1957—1970年) |
三、重“外交”轻“主权”阶段(1971—1988年) |
第二节 李登辉时期台湾当局南海政策诠述(1988—2000年) |
一、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Ⅰ:政策宣示和海洋立法 |
二、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Ⅱ:安全维护与开发建设 |
三、维护南海主权作为Ⅲ:“第二轨道”机制 |
第三节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历史评析 |
一、“两蒋”时期:“反共复国”历史错位下立足南海根基 |
二、李登辉时期: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
小结 |
第三章 陈水扁时期南海政策(2000—2008年) |
第一节 陈水扁时期台湾两岸关系与东盟关系 |
一、基调:“亲美仇中”,提出“一边一国”论 |
二、“烽火外交”视角下台湾与东盟关系 |
三、“新南向政策”提出与效果评析 |
第二节 陈水扁任内南海政策概述 |
一、突出“海洋立国”,鼓吹“主权”意识 |
二、立足“有限主权”,排斥两岸合作 |
三、强化“生态环保”,拓宽多元思路 |
第三节 陈水扁时期南海政策评价 |
一、特点:忽软忽硬,缺乏同步性 |
二、目的:凸显台湾主体性,拓展国际空间 |
三、效能:越努力却越被忽视“反噬效应” |
小结 |
第四章 马英九任内南海政策(2008—2016年) |
第一节 “活路外交”视角下台湾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 |
一、“活路外交”提出和现实意义 |
二、“活路外交”前提下台湾“亲美”与“和陆” |
三、“活路外交”视角下台湾与东盟政经关系 |
第二节 马英九任内南海作为与角色评价 |
一、基调:蓝色海洋战略 |
二、政策主张:“主权”在我、搁置争议 |
三、目的与途径:和平互惠、共同开发 |
四、角色:低调的声索方 |
第三节 马英九任内两岸南海有限合作 |
一、两岸南海合作相关议题 |
二、两岸南海合作的亮点:能源安全 |
三、南海合作SWOT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蔡英文上台以来南海政策(2016年—至今) |
第一节 蔡英文执政时期的“隐性台独”与“新南向政策” |
一、两岸关系:从维持现状到“新四不一没有” |
二、美台关系:从亲美到倚美 |
三、“新南向政策”提出背景、动机与目的 |
四、“新南向政策”面临困境与前景分析 |
第二节 蔡英文南海政策主张及成因 |
一、凸显台湾“主体性”使然 |
二、立于打赢选举政治考量 |
三、基于亲美倚美考虑 |
第三节 蔡英文南海政策不利影响预估 |
一、凸显台湾“独立”地位,忽视南海历史性权利 |
二、两岸共同维护南海“祖权”立论被推翻,共同维权难度加大 |
三、迎合美日,继承消极性,南海进一步边缘化 |
小结 |
第六章 台湾各时期南海政策比较及其维权困境 |
第一节 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领导人政治割据逻辑 |
一、两岸关系视角下台湾领导人对台湾利益的认知 |
二、台湾领导人公开对于南海政策阐述立场 |
三、台湾领导人对南海建设及作为的重视程度 |
第二节 国民党、民进党南海政策争论和特点 |
一、国民党、民进党南海政策争论 |
二、民进党南海政策的特点 |
三、国民党南海政策的特点 |
第三节 台湾南海维权面临困境 |
一、岛内“蓝绿”恶斗削弱维权力量 |
二、两岸政治分歧使台湾维权陷入边缘化 |
三、域外因素制约台湾维权和抵制两岸共同维权 |
四、南海问题呈现多重复合博弈结构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台湾南海维权案例分析与对策展望 |
第一节 台湾南海维权案例分析:菲律宾南海仲裁案 |
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起始与结果 |
二、中菲仲裁案后南海问题对于台湾的挑战与机遇 |
三、南海仲裁案后两岸南海合作可能性预估 |
第二节 当前台湾维护南海权益战略性选择 |
一、威胁平衡理论提出与演进 |
二、威胁平衡理论透析南海争端:抗衡?追随?避险? |
三、威胁平衡理论框架下台湾南海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台湾南海维权功能性策略 |
一、培育全民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 |
二、务实落实推动两岸在南海合作 |
三、积极研究并坚持“U型线”的立场不能动摇 |
四、提升对太平岛的实际控制能力 |
小结 |
第八章 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及中国大陆的对策探究 |
第一节 台湾南海政策未来走向 |
一、台湾南海政策的重心将转移至太平岛 |
二、台湾南海政策将面向国际化与多边化 |
三、蓝绿政党南海政策差异将呈现窄化 |
四、“新南向政策”与南海政策角色将互换 |
第二节 多层谋划:中国大陆应对策略思考 |
一、善于斗争、敢于斗争,迫使美国南海政策回归“中立化” |
二、有理有利有节,发挥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作用 |
三、对台湾策略Ⅰ:坚持“一中原则”,建立“第二轨”协商机制 |
四、对台湾策略Ⅱ: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应对“新南向政策” |
五、对台湾策略Ⅲ:加强两岸集体身份认同,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概念 |
第一节 融合发展的定义与特征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要素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 |
第二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特征和启示 |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启示 |
第三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复合理论模型 |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
第二节 民间社会理论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 |
第三节 政治整合理论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
第二节 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
第三节 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
第五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两岸政治发展 |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 |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 |
第六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 |
第一节 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挑战及其因应 |
结语 在新时代的融合发展中两岸同胞共创美好生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两岸新闻交流回顾 |
第二节 研究动机和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对大陆新闻的界定 |
二、研究媒体的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
二、研究样本的抽取 |
三、类目的构建 |
四、信度检验 |
第五节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叙事学研究 |
第二节 新闻叙事研究 |
第三节 新闻生产研究 |
一、关于新闻的生产 |
二、关于再现、建构与真实 |
第四节 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 |
一、大陆学者的研究 |
二、台湾学者的研究 |
三、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特点 |
第三章 两岸交流背景下的大陆新闻变迁 |
第一节 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 |
一、1949年至1987年的两岸关系 |
二、束缚大陆新闻传播的台湾政策 |
三、敌对隔绝中的大陆新闻 |
第二节 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 |
一、禁令解除开启两岸交流 |
二、两岸融洽氛围中的新闻交流 |
三、解冻交流期的大陆新闻 |
第三节 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 |
一、一波三折的两岸关系 |
二、两岸新闻交流迈入新阶段 |
三、起伏成长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节 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 |
一、两岸关系进入稳定期 |
二、新闻交流开创新局面 |
三、稳定发展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呈现 |
第一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数量 |
一、四份报纸报道总量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数量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二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内容 |
一、大陆新闻的内容分布 |
二、《中央日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三、《中国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四、《联合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五、《自由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六、小结 |
第三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来源 |
一、大陆新闻的来源 |
二、不同阶段新闻来源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四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体裁 |
一、大陆新闻的体裁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体裁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倾向 |
一、大陆新闻的报道倾向 |
二、不同阶段倾向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分析 |
第一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话语 |
一、叙事话语 |
二、新闻事件的筛选 |
三、名称和词汇的使用 |
第二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一、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二、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三、叙事框架是隐含的叙事者 |
第三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交流 |
一、叙事交流 |
二、大陆新闻和台湾民间的交流 |
三、大陆新闻和两岸官方的交流 |
四、大陆新闻和学界业界的交流 |
第六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叙事语境 |
第一节 两岸社会历史语境 |
一、大陆社会变革 |
二、台湾社会变革 |
三、两岸交流历程 |
第二节 台湾报业生态语境 |
一、台湾报业生态变迁 |
二、报纸内部机制 |
第七章 发现和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一、本文的主要论点 |
二、本文的其他发现 |
第二节 局限和不足 |
一、学科交叉研究难度大 |
二、研究对象特殊资料获取不便 |
三、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阶段划分不易 |
附录: 大陆新闻奖获奖名单(01届-14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概述 |
1.1.1 两岸四地经贸交往的法律调整与协调实践 |
1.1.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含义界定 |
1.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文献述评 |
1.3.1 内地研究文献述评 |
1.3.2 港澳台及海外研究文献述评 |
1.3.3 研究文献综合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的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安排 |
2.1 两岸四地法律协调的现状及其模式分析 |
2.1.1 区际私法的协调模式 |
2.1.2 各方自身调整的协调模式 |
2.1.3“项目”合作的协调模式 |
2.1.4 通过参与国际规则的协调模式 |
2.1.5 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协调模式 |
2.1.6 不同法律协调模式对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影响 |
2.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化表现 |
2.2.1 作为法律协调机制的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 |
2.2.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基础性规则 |
2.2.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派生性规则 |
2.3 体系性视角下合作规则的法律表征分析 |
2.3.1 实在法的体系性及其理论释评 |
2.3.2 合作规则体系性中的规则结构分析 |
2.3.3 合作规则体系性中的效力层次分析 |
2.3.4 合作规则体系性中的内容调整分析 |
2.4 合作规则的分析法学意义:一种新的法律规则体系 |
第3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机制运作 |
3.1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的创制分析 |
3.1.1 合作规则的缔结主体分析 |
3.1.2 合作规则的创制依据分析 |
3.1.3 合作规则的变动机制分析 |
3.1.4 合作规则的解释机制分析 |
3.1.5 小结 |
3.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的适用分析 |
3.2.1 合作规则的适用机制:“规则”导向还是“权力”导向? |
3.2.2“权力”导向适用机制的功能表现 |
3.2.3 合作规则适用机制与既有法律制度适用机制的关系 |
3.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的执行监督分析 |
3.3.1 组织视角下合作规则执行监督机制的表现 |
3.3.2 执行监督机制对创制机制与适用机制的协调 |
3.3.3 四地经贸主管部门在合作规则执行监督机制中的作用 |
3.4 合作规则的创制与运行:在“规则确立”与“规则实践”之间 |
3.4.1 合作规则的创制:法律协调的“规则确立” |
3.4.2 合作规则的运行:法律协调的“规则实践” |
3.4.3 法律协调“规则确立”与“规则实践”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
第4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 |
4.1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四地法律制度的影响 |
4.1.1 跨越两岸四地的开放性经贸规则体系 |
4.1.2 合作规则与四地法律制度间的竞争性分析 |
4.1.3 两岸四地法律制度对合作规则的转化 |
4.1.4 法律资源供给的一体化调配:由“分散”到“整合” |
4.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WTO规则的影响 |
4.2.1 作为客观连结纽带的WTO规则 |
4.2.2 WTO规则对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影响及不足 |
4.2.3 合作规则在WTO规则下的协调创新表现 |
4.2.4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性法律机制:法制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
4.3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对既有法律制度影响的效果分析 |
4.3.1 法律目标的趋同化 |
4.3.2 法律规则的公平化 |
4.3.3 法律交往的紧密化 |
第5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功能分析 |
5.1 经贸秩序的确认维护功能 |
5.1.1 对四地经贸交往秩序的确认 |
5.1.2 对四地经贸交往秩序的维护 |
5.2 制度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
5.2.1 作为制度资源的“法律市场” |
5.2.2 制度资源优化的现实需求 |
5.3 法律规则的创新沟通功能 |
5.3.1 法律演进与规则创新 |
5.3.2 合作规则的创新沟通功能 |
5.4 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协同功能 |
5.4.1 四地各方对经贸交往法律调整的协同局限 |
5.4.2 合作规则对四地经贸交往法律规制的协调 |
5.5 区域性环境中的法律发展功能 |
5.5.1 合作规则发展的区域性基础 |
5.5.2 合作规则发展的区域性主导功能 |
5.6 小结 |
第6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机制的多重属性 |
6.1 国内法上四地政府间的经贸行政协议 |
6.1.1“一国两制”、“一个中国”的国内法符号 |
6.1.2 国内法上行政协议的考察与分析 |
6.1.3 作为经贸行政协议的合作规则 |
6.2 WTO规则下成员间区域贸易协议 |
6.2.1 缔结主体在WTO规则下的法律地位 |
6.2.2 合作规则法律效力的国际法约束力 |
6.3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规则 |
6.3.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制度表现 |
6.3.2 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协调的目标 |
6.3.3 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协调的落实机制 |
6.4 作为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基础性规范 |
6.4.1 不同视角下基础性规范的理论表现 |
6.4.2 合作规则在四地经济合作中的基础性规范属性 |
6.5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规则多重属性的原因分析 |
6.5.1 全球化对合作规则法律性质的影响 |
6.5.2 对合作规则国际法性质的进一步反思 |
第7章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未来发展:反思与建设 |
7.1 影响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未来发展的因素 |
7.1.1 经贸交往需求的因素 |
7.1.2 社会保障基础的因素 |
7.1.3 政治关系环境的因素 |
7.2 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 |
7.3 两岸四地整体性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制度性安排 |
7.3.1 整体性经济合作的法律协调 |
7.3.2 整体性与经济相关方面合作的法律协调 |
7.4 两岸四地整体性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的组织化建设 |
7.4.1 法律协调的组织化建设与效率 |
7.4.2 法律协调的组织化建设与正当性 |
第8章 结论 |
8.1 法律协调机制的存在:由“制度安排”到“规则体系”的完善 |
8.2 法律协调机制的效果:由“法律共存”到“法律合作”的转变 |
8.3 法律协调机制的发展:迈向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共同体规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世纪之交的两岸经贸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D]. 李国正(Kuo-Cheng Lee). 北京大学, 2021(09)
- [2]“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研究[D]. 刘兰炜. 武汉大学, 2020(05)
- [4]“新南向政策”背景下台湾与越南经贸合作关系研究[D]. 闫永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5]冷战以来美国对台日关系的双重规制策略研究[D]. 黄继朝. 厦门大学, 2018(07)
- [6]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 吴林婧. 厦门大学, 2018(07)
- [7]新世纪以来台湾当局南海政策演变研究[D]. 陈本铿.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D]. 王家明. 厦门大学, 2018(07)
- [9]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D]. 许丽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10]两岸四地经济合作法律协调研究[D]. 谷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