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原发性纵隔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一、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1](2020)在《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s,PMMGCT)在纵隔肿瘤中较为罕见,约占纵隔肿瘤的1%-4%,其临床特征不具特异性,与其他纵隔肿瘤难以鉴别,在临床中易造成误诊,且治疗不够规范。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文献中PMMGCT患者病例,得出影响PMMGCT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探讨总结PMMGCT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等,从而警惕误诊延误病情,提高该病正确诊断率,做到精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材料与方法(1)报道“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PMMGCT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2)以“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纵隔精原细胞瘤、纵隔非精原细胞瘤”为关键词,检索万方、知网及PubMed三个数据库,获取病理诊断为PMMGCT的病例,并有治疗后随访及转归情况,剔除重复报道的病例。将搜索到的文献及本案例一并进行分析。(3)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PMMGCT患者临床特征,并根据临床情况,将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1 1项因素(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分期、胸腔积液、胸外转移、是否手术、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放化疗与否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M,P25-75)表示,并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Kaplan-Meier模型的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共261例病例入组,除2例患者未说明年龄外,其余患者男性235例(90.7%),女性 24 例(9.3%),年龄区间 0.25-72 岁,平均年龄 24.0(19.0-31.0)岁。经体检发现肿瘤的有19例,其余伴临床症状者以胸痛、胸闷、咳嗽(多为干咳)、发烧、上腔静脉综合征较多见,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肿瘤生长位置以前纵隔最多见。261例中有81例(31.0%)为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seminomas,PMSGCT),180 例(69.0%)为原发性纵隔非精原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non-seminomas,PMNSGCT),胸部 CT 为初次检查本病的常用手段,病理诊断为确诊本病的金标准。有具体分期描述的242例中1期22 例(9.1%),Ⅱ期 63 例(26.0%),Ⅲa 期 83 例(34.3%),Ⅲb 期 74 例(30.6%),其中22例(9.1%)肿块局限于纵隔,剩余220例(90.9%)肿块均有外侵或转移,转移部位以肺、脑以及胸外淋巴结较多见;在治疗上,261例患者中有163例(62.5%)给予手术,180例(69.0%)给予化疗,92例(35.2%)给予放疗。26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000±10.595月,1年总生存率57.9%,3年总生存率47.2%,5年总生存率40.8%。(2)在年龄、病程长短、合并胸腔积液、临床分期、有无肺转移上,PMSGCT与PMNSGCT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大小、有无胸外转移上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胸腔积液、胸外转移、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是否放化疗是PMMGCT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胸外转移、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是否放化疗是PMMGCT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1)PMMGCT好发于20-40岁男性,血清学检查(AFP、β-HCG)可帮助提高正确诊断率;(2)PMNSGCT与PMSGCT相比,发病较年轻、病程较短、临床分期较高、胸腔积液、肺转移较多且预后明显差;(3)治疗上,若肿瘤局限可先行手术完整切除后予以放化疗;若肿瘤不可根治切除,可术前行放化疗后择期行手术切除残余肿瘤;(4)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胸外转移、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放化疗与否是PMMGCT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陈猛[2](2020)在《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与开胸三种术式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Da Vinci Robotic surgery)、胸腔镜手术(Thoracoscopic surgery)和开胸手术(Thoracotomy Surgery)三种不同术式,分析评价其在纵隔肿瘤(Mediastinal Tumor)外科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施行纵隔肿瘤切除的174例患者,收集其治疗过程中的全部临床资料。按照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术式分为三组:达芬奇机器人组65例,胸腔镜组61例,开胸组4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评价三组纵隔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涉及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Sex)、年龄(Age)、身高(Height)、体重(Weight)、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肿瘤部位(Tumor Site)、肿瘤最大直径(Maximum Tumor Diameter)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麻醉风险分级等;外科手术治疗所涉及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手术总时间(Total operative time)、术中总失血量(Total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手术切口大小(Surgical Incision Size)、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Postoperative Thoracic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胸腔引流液总量(Total Thoracic Drainage Fluid Volume)、术后住院总时间(Total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手术总费用(Total Cost of Surgery)、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方面(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以及切口感染等)、术后24h、48h和72h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和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以及涉及术后3天复查外周血感染指标其中包括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百分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 PCT)的水平测定等。结果:1.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中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以及体重指数等方面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临床资料中肿瘤部位在前纵隔(X2值=2.290,P=0.136)、中纵隔(X2值=1.508,P=0.078)及后纵隔(X2值=1.682,P=0.273)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三组的肿瘤最大直径的患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F值=2.146,P=0.156);三组在胸腺瘤(X2值=1.850,P=0.274)、畸胎瘤(X2值=2.963,P=0.206)、纵隔囊肿(X2值=1.728,P=0.492)、神经源性肿瘤(X2值=2.965,P=0.058)、其他类型肿瘤(X2值=3.028,P=0.063)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三组临床资料的麻醉风险分级(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三组患者在手术总时间(F值=13.851,P<0.01)、术中总失血量(F值=55.998,P<0.01)、切口大小(F值=301.290,P<0.01)、胸腔引流液总量(F值=54.752,P<0.01)、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F值=51.541,P<0.01)、住院总时间(F值=32.788,P<0.01)、手术总费用(F值=75.924,P<0.01)方面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X2值=7.237,P=0.022)和肺不张(X2值=5.347,P=0.034)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在心律失常(X2值=2.186,P=0.249)、切口感染(X2值=1.026,P=0.183)及其他术后并发症(X2值=2.397,P=0.109)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三组患者的VAS评分中24h(F值=397.720,P<0.01)、48h(F值=95.798,P<0.01)、72h(F值=16.409,P<0.01)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三组患者的切口疼痛评分中0级(X2值=24.528,P<0.01)、1级(X2值=32.865,P<0.01)、2级(X2值=27.305,P<0.01)、3级(X2值=44.296,P<0.01)的患者构成情况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6.三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计数(F值=35.425,P<0.01)、中性粒细胞(NE)百分比(F值=46.152,P<0.01)、C反应蛋白(CRP)(F值=197.140,P<0.01)、降钙素原(PCT)(F值=125.427,P<0.01)在整体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纵隔肿瘤手术切除的要求,达芬奇机器人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在诸多方面有较明显优势,临床应用在逐步增加,但在术式选择中主要依据患者病情情况及意愿,以实现更加精准化治疗;而目前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和革新,达芬奇机器人和胸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代表性,胸腔镜的普及性较为广泛,已然成为主要手术方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经济水平和认知度增加后,实际临床应用会逐步达到普及。

韩小伟[3](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在胸腺瘤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第一章 前言胸腺瘤是最常见胸腺上皮性肿瘤,但因其发病率较低,目前对其影像组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胸腺瘤术前准确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于前纵隔肿瘤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是目前用于胸腺瘤识别与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胸腺瘤与前纵隔其它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之间的CT影像表现多有重叠而难以鉴别,且难以准确区分低风险与高风险两类胸腺瘤。因此,尚需进一步研究基于CT影像学对于胸腺瘤的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和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影像组学(Radiomics)是流程化的计算机定量影像学分析方法,传统影像组学在实践中常需要手动勾画病灶进行分割以及难以设计算法全面提取图像特征,因而存在其固有的问题和缺陷。目前,胸腺瘤的影像组学研究仍然较少,对胸腺瘤的分割仍然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的方法,且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局限,多采用肿瘤特征定量分析或纹理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其风险类别或临床分期评估,因而智能化程度较低且难以获取全面和更有价值的病灶信息。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Deep learning-based radiomics,DLBR)是在传统影像组学流程中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用于病灶自动分割及特征提取,最终针对所解决的临床问题构建模型进行分类预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影像组学病灶分割及特征提取阶段存在的缺陷。因此采用DLBR对胸腺瘤进行研究,有望在不增加样本量的情况下提高影像组学流程的智能化程度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第二章 胸腺瘤CT影像诊断与征象分析目的:对胸腺瘤及前纵隔其它肿瘤或瘤样病灶的CT影像进行评阅并对其特征性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依据患者的病理学结果,对胸腺瘤和非胸腺瘤患者进行CT影像征象的组间比较,并在胸腺瘤患者中进一步评价CT影像征象与其组织病理学风险类别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中心1)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心2)两个中心,从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了胸部增强CT扫描,采用重建后的5mm层厚图像结合薄层图像(0.5~1.25 mm)进行评价。CT图像由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进行回顾性评阅,CT征象的描述标准参考国际胸腺恶性肿瘤兴趣小组(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y interest group,ITMIG)提出的前纵隔肿块标准报告术语描述规范,当两名医师对影像征象的意见不一致时,由一位具有30年工作经验的影像专家再次进行评阅并提出最终意见。根据WHO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采用肿瘤上皮细胞的形态和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胸腺瘤共分为5种不同的亚型:A型、AB型、B1型、B2型和B3型,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低风险(A、AB及B1型)与高风险胸腺瘤(B2及B3型)两大类别。基于所有患者CT影像征象的评阅,总结胸腺瘤与非胸腺瘤的CT影像学表现。基于患者CT影像征象,在中心1与中心2分别进行胸腺瘤和非胸腺瘤患者的组间比较;以及分别对低风险和高风险胸腺瘤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分析CT影像征象与组织病理学风险类别的关系。结果:A型胸腺瘤的病灶一般较小,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强化密度均匀;当病灶较大,呈不规则形、边缘分叶、强化密度不均匀,瘤内出现囊变、坏死及钙化,病灶边界不清、周围有纵隔脂肪浸润及大血管受侵、纵隔胸膜受累或胸腔积液等则高度提示为B3型胸腺瘤。AB型、B1及B2型胸腺瘤的CT影像征象存在一定重叠而难以准确区分。低风险胸腺瘤常需与胸腺囊肿、胸腺增生及成熟畸胎瘤进行鉴别,而高风险胸腺瘤则需要与淋巴瘤、胸腺癌及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胸腺瘤和非胸腺瘤患者组间比较,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数量及病灶的轮廓具有统计学差异;低风险与高风险胸腺瘤患者组间比较,病灶的轮廓、血管包绕≥50%及胸腔积液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增强CT能够较为明确地反映肿块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侵犯或受累情况,依据CT影像表现可对胸腺瘤进行初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基于标准化的CT影像征象的比较分析,为胸腺瘤诊断及风险类别评估提供了有意义的参数指标。第三章 胸腺瘤传统影像组学研究目的:基于胸部增强CT图像,采用传统影像组学的流程和方法,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CT影像征象构建预测模型用于胸腺瘤的诊断(Task1)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Task2)。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两个中心从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基于重建后的纵隔窗薄层CT图像(0.5~1.25 mm)进行影像组学研究,Task1以中心2的238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116例患者作为验证集;Task2以中心2的122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73例患者作为验证集。两名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手动勾画病灶,对勾画后的病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标签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用于评价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勾画病灶的一致性。对于Task1和Task2采用相同方法分别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对所提取的特征计算Z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计算特征的ICC、双样本T检验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并计算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中采用影像组学标签结合有意义的临床信息和CT影像征象作为最终的特征参数,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进行胸腺瘤与非胸腺瘤鉴别诊断以及区分胸腺瘤的风险类别,并分别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预测结果分别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拟合值和观测值的吻合程度。结果:两名医师手动勾画病灶,勾画者内部的ICC值分别为0.911(95%CI:0.822-0.957)和0.897(95%CI:0.785-0.951),勾画者间的 ICC 值为 0.852(95%CI:0.713-0.927)。提取影像特征数量为1332个,采用LASSO回归Task1和Task2最终分别保留2个特征用于计算影像组学标签。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其中Task1预测模型的变量有MG、病灶轮廓及影像组学标签,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AUC为 0.7936(95%CI:0.7368-0.8503),敏感性为 0.7586,特异性为 0.7213,准确率为0.7395,模型经HL检验P=0.9015;Task1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025(95%CI:0.6041-0.8007),敏感性为0.8082,特异性为0.4419,准确率为0.6724,模型经HL检验P=0.5261。Task2预测模型的变量有病灶轮廓、血管包绕≥50%、胸腔积液及影像组学标签,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AUC为0.8094(95%CI:0.7298-0.8890),敏感性为0.8873,特异性为0.5686,准确率为0.7541,经HL检验P=0.7124;Task2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930(95%CI:0.6699-0.9161),敏感性为0.9400,特异性为0.5217,准确率为0.7082,经HL检验P=0.8230。结论:传统影像组学为鉴别胸腺瘤及区分其组织病理学风险类别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方法,有利于辅助临床对胸腺瘤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纵隔病灶自动分割目的:采用胸部增强CT图像,基于所有前纵隔病灶的手动勾画结果为金标准,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病灶进行自动分割,并对分割后的结果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在中日友好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两个中心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基于重建后的纵隔窗薄层CT图像(0.5~1.25mm)进行自动分割研究,以中心2的238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116例患者作为验证集。基于所有病灶的手动勾画结果为金标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前纵隔病灶进行自动分割,分割方法包括设计双肺掩膜文件去除纵隔以外区域、采用V_Net网络对病灶进行初步分割(Initial Segmentation)以及在初步分割基础上采用Morphological Snakes算法对病灶进行精细分割(Accurate Segmentation)。分割完成后采用Dice系数、精准率及召回率三个指标对分割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训练集中的平均Dice系数为0.942±0.066,精准率为0.915±0.083,召回率为0.907±0.091。在验证集中的平均Dice系数为0.911±0.051,精准率为0.926±0.042,召回率为0.89±0.059。病灶自动分割后的Dice系数曲线显示:在训练集中,患者的Dice系数最小值为0.623,最大值为0.999,有125例样本的Dice值大于0.95(52.51%);在验证集样本中,患者的Dice系数最小值为0.624最大值为0.999有78例样本的Dice值处于0.85-0.95的范围(67.24%)。结论:采用V_Net网络联合Morphological Snakes算法对前纵隔病灶进行自动分割的效果较好,为前纵隔病灶自动分割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能够满足进一步的深度学习定量特征的提取和分析。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研究目的:采用胸部增强CT图像,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CT影像征象,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方法(Deep learning-based radiomics,DLBR),构建预测模型用于胸腺瘤的诊断(Task1)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Task2)。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两个中心从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基于重建后的纵隔窗薄层CT图像(0.5~1.25 mm)进行研究。Task1以中心2的238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116例患者作为验证集;Task2以中心2的122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73例患者作为验证集。在病灶自动分割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病灶特征。深度学习网络使用包含两个残差块的ResNet-34进行训练并从第一个全连接层中提取深度学习特征,采用计算特征的Kendall相关系数、10折交叉验证法及LASSO回归筛选特征,最后进行多变量Logistic同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预测结果分别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采用Delong检验对预测结果与传统影像组学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Task1和Task2中基于ResNet第1层全连接层的神经元响应数量提取的特征数为4096个,采用LASSO回归Task1和Task2最终分别保留3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计算特征标签。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Task1预测模型的变量有MG、病灶轮廓及DLBR特征标签,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AUC为0.8344(95%CI:0.7833-0.8856),敏感性为0.8017,特异性为0.7309,准确率为0.7605,经HL检验P=0.8867;Task1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415(95%CI:0.6496-0.8334),敏感性为0.7808,特异性为0.5581,准确率为0.6983,模型经HL检验P=0.6547。Task2预测模型的变量有病灶轮廓、血管包绕≥50%、胸腔积液及DLBR特征标签,在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 AUC 为 0.8255(95%CI:0.7454-0.9055),敏感性为 0.9014,特异性为 0.6078,准确率为0.787,经HL检验P=0.9033;Task2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752(95%CI:0.6512-0.8992),敏感性为 0.9000,特异性为 0.6087,准确率为 0.8028,经HL检验P=0.5434。采用Delong检验在训练集中对Task1和Task2分别对DLBR与CR的ROC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在Task1中,DLBR模型的AUC为0.8344(SE=0.0261),CR 模型的 AUC 为 0.7936(SE=0.0290),两者差值 0.0409(95%CI:0.0001-0.0816),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93);在Task2中,DLBR模型的AUC为 0.8255(SE=0.0415),CR 模型的 AUC 为 0.8094(SE=0.0406),两者差值 0.0146(95%CI:-0.0242-0.0534),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4597)。DLBR 与 CR 模型决策曲线分析,在Task1中阈值概率大于46%时使用DLBR模型较CR模型有更多的临床受益;在Task2中,阈值概率大于60%时使用DLBR模型较CR模型有更多的临床受益。结论:在胸腺瘤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DLBR可以在不增加样本量的情况下用于代替传统影像组学病灶分割及特征提取的步骤,与传统影像组学的相比,DLBR可以提高诊断评估流程的智能化程度、预测效果较好并具有更大的临床受益。

王庆淮,谭宁[4](2020)在《102例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对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常规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资料,常规开胸手术组40例,胸腔镜手术组62例。与常规开胸手术组比较,胸腔镜手术组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少,手术时间、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对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更为有利。

王梦,崔新征,赵卫浩,张清勇[5](2019)在《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PMMGCT)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报道PMMGCT 1例,并检索万方、知网数据库1982~2019年的文献资料,收集有随访资料的病例,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的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共155例患者入组,其中46例(29.7%)为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seminomas,PMSGCT),109例(70.3%)为原发性纵隔非精原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non-seminomas,PMNSGCT),PMMGCT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4%、43.5%、25.7%,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手术与否对患者的预后无影响,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长径、胸外转移、化疗与否及放疗与否6项因素可影响PMMGCT的预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胸外转移、化疗与否及放疗与否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PMMGCT多发于20~40岁男性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目前治疗上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PMNSGCT预后明显差于PMSGCT,胸外转移者预后差,早期正确诊断及规范治疗对PMMGCT至关重要。

李博[6](2019)在《磁共振DWI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与分期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是成人前纵隔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47%,纵隔肿瘤的15%21.7%,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0.2%1.5%。手术切除范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分型和Masaoka-Koga分期是TETs公认的独立预后因素。TETs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病理分型和分期,因此治疗前准确预测TETs的危险分级,对指导临床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当前,影像学检查对治疗前TETs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TETs患者的常规成像方式,可以提供关于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均匀性、浸润程度等详细形态学信息.但是由于这些检查方法多依赖于定性参数进行诊断,故难以客观地对TETs的病理亚型和分期进行精确的定量评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图像处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医学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它是通过对医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强度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数学分析与运算,以量化评估由于基因组亚型、细胞增殖或凋亡、代谢活性、血管结构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肿瘤异质性的有利工具。与常规成像的形态学分析相比,纹理参数通过逐个像素分析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定量的肿瘤结构信息。然而,目前尚无研究证实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纹理分析能否提高预测TETs危险分级的效能。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纹理分析技术能否提高TETs病理亚型和分期的预测效能。目的:探讨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扩散加权成像(DWI)纹理特征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s)病理亚型和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TETs患者。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低危胸腺瘤(low risk thymoma,LRT)、高危胸腺瘤(high risk thymoma,HRT)和胸腺癌(thymic carcinoma,TC)三组间,以及早期和进展期TETs组间ADC值和最佳DWI纹理特征的差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鉴别诊断效能。结果:LRT和HRT的ADC值显着高于TC(P值分别为0.004和0.001),同时早期组也显着高于进展期TETs(P<0.001)。经纹理特征选择,7个和9个纹理特征分别在鉴别TETs病理亚型和分期上具有较高效能。在鉴别LRT与HRT和TC时,V312获得了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75;联合ADC值和V312获得了最高的鉴别效能,AUC值达0.933。另外,在鉴别早期和进展期TETs时,联合ADC值和V1030也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72。结论:DWI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TETs的病理亚型和分期,联合ADC值和DWI纹理特征提高了TETs危险分级的预测诊断效能,对治疗前TETs的预测评估具有潜在的临床使用价值。

刘守知[7](2019)在《胸腔镜人工气胸胸腺瘤切除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纵隔肿瘤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前纵隔是其好发部位,胸腺瘤为常见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是胸腺瘤的常用和重要的治疗方法,胸腺瘤手术可分为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经电视胸腔镜手术。传统手术常见切口可分为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前外侧切口及创伤相对较小的横断胸骨小切口。但是不论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前外侧切口,还是横断胸骨微创小切口,均破坏了胸壁的完整性、特别是骨性胸廓的完整性,手术切口大、创伤大,术后患者疼痛重。疼痛重不仅影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造成术后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还不利于术后主动咳嗽、咳痰,进而影响肺膨胀,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且纵劈胸骨及横断胸骨术后可能会出现胸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纵劈胸骨手术早期影响患者侧卧休息及可能出现畸形愈合,横断胸骨可能出现假关节。手术瘢痕及畸形愈合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胸腔镜设备、胸腔镜器械发展及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电视胸腔镜手术从肺部手术逐渐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如胸腺瘤切除、心包囊肿切除、神经鞘瘤切除等。胸腺瘤电视胸腔镜手术各家医院采用的手术切口不尽相同:有经侧胸部三孔、两孔或单孔进行手术治疗,还有越来越流行、技术要求更高的经剑突下切口前纵隔肿瘤切除术被部分医院开展。因此手术切口迄今仍无一个统一标准。我院胸腺瘤微创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电视胸腔镜经侧胸三孔人工气胸下胸腺瘤切除,对比传统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留置胸管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多个优点。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在胸腺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探索出适合胸腺瘤切除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在2012年4月到2017年10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胸外科经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及开胸手术胸腺瘤手术切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31例、手术切口均采用经侧胸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三切口,传统开胸组29例、手术切口均采用前正中纵劈胸骨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之间的差异,评估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在胸腺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1)手术结果两组中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腺瘤、双侧胸腺完整切除和前纵隔脂肪清扫(肉眼下胸腺瘤、双侧胸腺及前纵隔脂肪完全切除),除一例因胸膜腔闭锁、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余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手术未发生中转开胸情况,手术过程均较顺利。两组手术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无重要器官、组织、神经的损伤,术中、术后无死亡。(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的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150±43)分钟和(120±63)分钟,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3.026,P=0.047)。(3)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两组患者出血量分别为(193±61)ml和(70±40)ml,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13.143,P=0.039)。(4)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术后疼痛经给予一种止痛药物应用后疼痛程度在2-3分,2分、3分患者分别23例和8例。开胸术后患者经给予一种止痛药物疼痛程度在5-6分,5分、6分患者分别有15例和14例。两样本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t=16.156,P=0.045)。(5)两组患者留置引流管的情况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患者留置引流管的平均天数(4.6±1.3)天和(3.4±1.1)天,胸腔镜人工气胸组留置引流管的天数明显少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t=6.821,P=0.041)。(6)两组患者从术后到出院的时间两组患者从术后到出院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2.2±2.4)天和(8.2±2.70)天,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胸组,两样本经t检验,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8.555,P=0.043)。结论电视胸腔镜人工气胸胸腺瘤切除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少、恢复快、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显着等诸多优势。其临床可行性及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李冠燃,方原,汪洋,张庆华[8](2018)在《巨大前纵隔肿瘤手术应用改良半蛤壳式切口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文中认为目的:评估改良半蛤壳式切口治疗巨大前纵隔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改良半蛤壳式切口治疗巨大前纵隔肿瘤患者26例,于患侧的第3或第4肋间的锁骨中线处至对侧胸骨旁线处做一横断胸骨的切口,行前纵隔肿瘤根治术或姑息性减瘤术,术毕胸骨以细钢丝给予单纯的缝合固定,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6例患者中行肿瘤根治切除术16例,肿瘤大小10.8 cm×8.3 cm17.2 cm×9.0 cm;行姑息性减瘤术10例,肿瘤大小11.6 cm×7.9 cm21.0 cm×9.0 cm;因肿瘤周围的组织受累术中行扩大切除术者15例。全组无发生围手术期及手术相关的死亡患者,仅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术后发生一过性的肌无力危象,其余均未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随访662个月,良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1162个月,而恶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655个月。结论:改良半蛤壳式的手术切口治疗巨大前纵隔肿瘤其操作简单快捷,对前纵隔的结构显露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治疗结果安全有效,可在基层进行推广。

耿昕,刘占豪,黄明[9](2017)在《全胸腔镜手术切除原发性纵隔肿瘤》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切除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效果与安全性,总结全胸腔镜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013年2月—2015年2月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资料,119例入组患者中接受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65例(胸腔镜组),接受开胸手术54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结果及复发情况,分析全胸腔镜下原发性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优缺点。结果:全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者。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VAS评分、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开胸组的27.78%;胸腔镜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2.81±0.73)月,低于开胸组的(5.86±1.24)月;术后1年胸腔镜组切口美观满意率为86.15%(56/65),高于开胸组的48.15%(2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26±0.38)年,随访期间均未见原发性纵隔肿瘤复发。结论:全胸腔镜手术切除原发性纵隔肿瘤疗效及安全性均值得肯定,且较传统开胸手术有着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度佳等多种优势,但该术式对设备、操作要求较高,仍具有优化空间。

董雁[10](2016)在《5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根据随访发现,良性肿瘤患者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患者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并发肺水肿4例,重症肌无力2例。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具有直接有效、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特点,术后综合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二、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与开胸三种术式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成果

(3)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在胸腺瘤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影像组学研究流程与方法
    3.深度学习在影像组学中的应用
    4.胸腺瘤影像组学研究现状
    5.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胸腺瘤CT影像诊断与征象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传统影像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纵隔病灶自动分割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五章 胸腺瘤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胸腺瘤影像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102例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和分组
    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观察指标的比较
    三、随访情况
讨论

(5)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文献检索
    1.3 血清学检查
    1.4治疗
    1.5 病理类型
    1.6 分期标准
    1.7 肿瘤位置及分期
    1.8 生存分析及生存曲线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磁共振DWI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与分期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胸腺解剖与生理
    2 TETS概述
        2.1 TETs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2 TETs的 WHO病理分型及Masaoka-Koga分期
        2.3 TETs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
    3 TETS的影像学检查现状
        3.1 常规影像技术在TETs中的应用
        3.1.1 常规CT
        3.1.2 常规MRI
        3.2 功能成像技术在TETs中的应用
        3.2.1 CT灌注技术
        3.2.2 双能量CT技术
        3.2.3 PET-CT
        3.2.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3.3 影像组学
        3.3.1 纹理分析技术的原理、优势和方法
        3.3.2 MR纹理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引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图像采集
    2.2 数据处理与图像分析
        2.2.1 ADC值测量
        2.2.2 肿瘤分割
        2.2.3 特征提取
        2.2.4 特征选择
    2.3 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资料及人口学特征
    3.2 胸腺上皮性肿瘤简化病理分型与分期的关系
    3.3 低、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三组间ADC值与DWI纹理参数的比较
    3.4 早期和进展期TETs ADC值与DWI纹理参数的比较
    3.5 ROC统计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小结
    本研究的意义及结果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和研究成果
致谢

(7)胸腔镜人工气胸胸腺瘤切除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胸腺瘤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巨大前纵隔肿瘤手术应用改良半蛤壳式切口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随访
2 结果
3 讨论

(9)全胸腔镜手术切除原发性纵隔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2.2 恢复情况
    2.3 并发症与随访结果
3 讨论

(10)5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D]. 王梦. 郑州大学, 2020(02)
  • [2]达芬奇机器人、胸腔镜与开胸三种术式治疗纵隔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D]. 陈猛.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在胸腺瘤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D]. 韩小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102例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治疗分析[J]. 王庆淮,谭宁.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0(01)
  • [5]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J]. 王梦,崔新征,赵卫浩,张清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11)
  • [6]磁共振DWI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病理分型与分期的价值[D]. 李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胸腔镜人工气胸胸腺瘤切除临床应用研究[D]. 刘守知.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8]巨大前纵隔肿瘤手术应用改良半蛤壳式切口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 李冠燃,方原,汪洋,张庆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18(01)
  • [9]全胸腔镜手术切除原发性纵隔肿瘤[J]. 耿昕,刘占豪,黄明.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02)
  • [10]5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J]. 董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6)

标签:;  ;  ;  ;  ;  

原发性纵隔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