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条件下枪械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低温条件下枪械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一、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20)在《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针对经皮全内镜下前路经椎体颈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Full-endoscopic Anterior Transcorporeal Cervical Discectomy,PEATCD)形成的椎体骨通道研制了一种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Supportable Bone Channel Repairer,SBCR)(ZL2018 2 1868594.8),以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并联合可注射骨材料植入骨通道模型中,通过观察骨生长情况初步评价骨通道的修复效果,为临床上修复骨通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SBCR的设计及制备:采集20例行PEATCD的病人术后CT影像资料,在CT矢状面测量椎体骨通道的长度及直径,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作为设计参数,采用CATIA软件和机械力学原理创新性设计SBCR,详细阐述其组成结构及使用原理。根据设计图委托百易得医疗器械公司采用钛合金材质加工制造成品。2.SBCR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纳入22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处死2只犬将其髂骨及四肢骨制备成同种异体骨粉,将其余20只犬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只。采取犬的全血后使用“两次离心法”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分别将0.5mL全血及0.5mL PRP在血细胞分析仪中检测血小板的含量。将激活后的PRP与同种异体骨粉以1:1的比例混合即为本实验的可注射骨材料。于每只犬右侧股骨下端建立骨通道模型,A组为空白骨通道,B组骨通道内植入SBCR;C组骨通道内注入可注射骨材料;D组骨通道内植入SBCR+可注射骨材料。术后8周处死所有犬并取得右侧股骨标本20具,通过股骨标本的X线检查、CT检查及CT值测量、HE染色组织学观察及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来初步评价骨通道的修复效果。结果:1.测量20例PEATCD病人责任颈椎椎体骨通道的长度为17.48mm±0.77mm,直径为7.25mm±0.18mm。采用机械力学原理设计的SBCR主要组成结构包括:中心螺杆、推板、滑动块、螺母和连接组件。其使用原理为:先通过转动螺母相对中心螺杆做旋转运动,推动连接组件托住相应的推板向外运动把推板顶开,形成以中心螺杆为中心并在其外围构成左上、右上和下侧三个方向撑开的三层联动结构。回收运动与打开运动相反。委托百易得医疗器械公司制备的一批钛合金材质的SBCR成品,其整体长度为16.50mm,闭合时直径为6.20mm,撑开最大时直径达15.20mm。从闭合至完全撑开约需顺时针转动6.5圈,每转一圈能撑开的范围约1.38mm。制备的SBCR成品满足设计参数及设计原理,可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2.(1)血小板含量:PRP中血小板的含量约为全血的4.8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20,P<0.05)。(2)一般情况:所有实验犬术后的精神、饮食可,手术切口愈合良好。(3)X线检查结果:可见C组和D组骨通道内的骨生长情况优于A组和B组,B组和D组的SBCR撑开固定在位,无变形、塌陷、移动。(4)CT检查及CT值测量结果:CT检查示A组和B组的骨通道内仍可见到未修复完全的空白骨通道部分,同周围的宿主骨相比,其新生骨的密度较低;C组和D组骨通道内的骨生长情况明显优于A组和B组,骨通道内几乎完全骨性愈合,新生骨的密度较高,但仍低于正常部位骨密度。CT值的组间对比:正常骨部位的CT值在A组、B组、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0mm处的CT值在C组与A组、B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3mm处的CT值在C组与A组、B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的组内对比:A组、B组、C组和D组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3mm处的CT值与正常骨部位、骨通道内新生骨距骨接触面0mm处的CT值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在0mm处的CT值与正常骨部位的CT值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E染色组织学观察:A组:可见较多的骨小梁生长,相互之间无明显连接。B组:可观察到较粗大的骨小梁,数量较多,但排列较为散乱。C组:可观察到大量成熟骨小梁,骨小梁相互连接。D组:可观察到大量的骨小梁,且骨小梁较粗大,新骨的成熟度较高。4组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在组间比较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C组与A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00,P=0.007),C组与B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000,P=0.014),D组与A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600,P=0.004),D组与B组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00,P=0.007)。结论:1.本研究针对PEATCD术后形成的椎体骨通道,创新性的采用机械力学原理设计并采用钛合金材质制备的SBCR,可经脊柱全内镜工作通道植入椎体骨通道内撑开后提供支撑性,同时操作方便、可调控、可植骨,可满足脊柱微创手术对骨通道修复的需求。2.SBCR在犬的骨通道模型中稳固性能良好,联合PRP+同种异体骨粉制备的可注射骨材料后能够加速骨通道的修复,为临床中修复椎体骨通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龙[2](2017)在《阿仑磷酸钠和骨碎补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愈合的影响及骨碎补巴布膏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酮、阿仑膦酸钠及骨碎补总酮阿仑膦酸钠二者合用对维甲酸所致的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折愈合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以及对骨碎补总酮巴布膏进行初步的研制。方法:(一)、骨碎补总酮对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40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只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骨质疏松组35只运用维甲酸浓度为80mg.kg-1.d-1灌胃制造雌性SD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连续灌胃15天后,骨质疏松组随机选择5只与对照组5只一起行骨密度检查确认骨质疏松造膜成功后,将剩余30只大鼠按随机原则被分成2组,每组各15只。麻醉后,消毒铺巾,切开暴露右侧股骨,将右股骨截骨造成横行骨折,同时用φ1.Omm克氏针行股骨髓内固定,二组大鼠分别在术后第2日开始给予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8ml.kg-1.d-1,骨碎补总酮组:90mg.kg-1.d-1,分别在骨折髓内固定术后2周、4周和6周每组各选5只试验大鼠麻醉后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并行x线检查和骨痂测量,同时取大鼠右侧股骨骨痂标本行组织学检查以了解骨碎补总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另取大鼠左侧股骨全长标本给予生物力学测试以了解骨碎补总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大鼠的骨生物力学影响。(二)、阿仑膦酸钠和骨碎补总酮对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试验研究70只雌性SD大鼠根据随机原则被分成2组,对照组5只用2ml/d的生理盐水灌胃,骨质疏松组65只大鼠用维甲酸浓度为80mg.kg-1.d-1灌胃制造雌性SD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在连续灌胃15天后,骨质疏松组随机选择5只与对照组5只一起行小动物骨密度仪检查骨密度,确认骨质疏松造膜成功后,将剩余65只大鼠按随机原则被分成4组,每组各15只。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加利多卡因麻醉后,剃毛局部切开,暴露右侧股骨中上段,将右股骨骨折截骨造成横行骨折,同时用φ1.0mm克氏针行髓内固定,术后给予换药和注射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并分别在术后第二日开始给予灌胃,阿仑膦酸钠组:阿仑膦酸钠组40mg/kg.w;骨碎补总酮组:骨碎补总酮90mg/kg.d;二者合用组:阿仑膦酸钠组40mg/kg.w和骨碎补总酮90mg/kg.d;对照组:生理盐水8ml/kg.w灌胃。分别在骨折内固定术后2周,4周,6周从每组中随机抽取5只,水合氯醛麻醉颈椎脱位法处死大鼠后行X线检查、PACS系统X线骨痂测量及取右侧股骨骨痂标本行组织学检查来评估阿仑膦酸钠,骨碎补总酮及二者合用对维甲酸酸所致的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另取左侧股骨全长给予生物力学测试以了解阿仑膦酸钠、骨碎补总酮以及二者合用对维甲酸酸所致的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影响。(三)、骨碎补总酮巴布膏的研制提取骨碎补总酮,以阿拉伯胶、西黄耆胶、甘油、压敏胶、氧化锌按2.0:2.0:4.0:0.6:0.1的最佳配比做成巴布膏基质,并加入透皮促进剂:以氮酮与丙二醇共同作为促透剂,且两者用量均为4%。制备工艺按照以下步骤:(1)醇提:取处方骨碎补总酮药材粉碎成粗颗粒(10目),加入95%乙醇,提取3次,第1次2小时,第2次1小时,第3次40分钟,趁热过滤,合并醇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相对密度1.23)备用。(2)基质的制备:取阿拉伯胶、西黄耆胶、压敏胶、氧化锌按加适量水溶胀,加热使溶解,在50度水浴中,不断搅拌,依次加入氧化锌、以及氮酮、丙二醇和甘油三者混合物(氮酮、丙二醇、甘油在研钵中研均匀)混合均匀即得。(3)制膏及涂布:取中药提取浸膏与基质透皮剂在50度水浴恒温加热,搅拌20-40分钟混合均匀,将其涂于无纺布上,盖衬,剪成8*10大小(每片膏药重量10g)。按以下制备工艺进行巴布剂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基质成型工艺和制剂成型工艺初步制作骨碎补总酮巴布膏,基本过程如下。主药 支持层 背衬层↘ ↘ ↘基质→膏体层→涂布→裁剪→包装→成品结果:(一)生物力学结果:(1)弹性比率: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2周时,阿仑膦酸钠和骨碎补总酮二者合用比单用骨碎补组可明显增强其骨骼的弹性比率P=0.022;阿仑膦酸钠组较对照组能增强骨骼弹性比率P<0.05。(2)最大载荷:骨碎补总酮,阿仑膦酸钠及二者合用均能在骨折固定术后4周时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的生物力学性能,P<0.05。(二)骨痂测量结果:(1)骨折内固定术后2周时:骨碎补总酮组骨痂较对照组小P=0.007;与阿仑膦酸钠组对比骨痂也较小P=0.004;与联合用药组相比骨痂也较小P=0.027,说明骨碎补总酮的骨痂较其他组来说骨痂成熟较快,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2)骨折内固定术后4周时:阿仑膦酸钠组与对照组比较,P=0.036;与骨碎补总酮组比较,P<0.001;与联合用药组比较P=0.011,可以认为4周时阿仑膦酸钠组形成的骨痂较其他组大,阿仑膦酸钠的早期应用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延长骨折的成熟,而骨碎补总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5;与阿仑膦酸钠组比较,P<0.001;与联合用药组比较,P=0.015,可以认为4周时骨碎补总酮组所形成的骨痂较其他组小进一步显示了骨碎补总酮有促进骨痂成熟,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3)骨折内固定术后6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三)X线读片结果:骨折内固定术后2周时,骨折线均比较明显,少许骨痂形成,但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骨折端出现半透明带。骨折内固定术后4周时x线显示在阿仑膦酸钠组,骨碎补总酮组及联合用药组中内外骨痂生长,骨折线开始变得模糊,骨折内固定术后6周时骨折线完全消失,然而骨折内固定术后4周时对照组骨折线仍然明显,但已经开始出现半透明带,6周时骨折线仍然未完全消失。(四)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照组和阿仑膦酸钠组各期原始小梁状骨表面及骨陷窝内破骨细胞数明显较其他组少。骨碎补总酮组和联合用药组各期原始小梁状骨表面成骨细胞及骨陷窝内破骨细胞数明显较其他组多;软骨性骨痂取代纤维骨加快,同时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也较快。(五)中药巴布膏研制结果:经过调制基质加入促透剂,以每克膏药含9mg骨碎补总酮和每克膏药含27mg骨碎补总酮制得低剂量骨碎补总酮巴布膏和高剂量骨碎补总酮巴布膏2种剂型。结论:阿仑膦酸钠和骨碎补总酮二者均能有效增加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性SD大鼠的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包括骨的最大载荷,骨的压缩刚度以及骨的弹性比率。骨碎补总酮能构促进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性SD大鼠股骨骨折的骨愈合,加快骨痂的成熟。阿仑膦酸钠和骨碎补总酮的联合治疗对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性SD大鼠的骨折愈合和骨痂形成有一种附加的效果。骨碎补总酮中药巴布膏的初步研制是可行的,给骨碎补总酮外用提供一种新的剂型。意义:通过试验我们进一步证实骨碎补总酮有利于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愈合,提高的骨生物力学强度,与阿仑膦酸钠的合用有叠加效果。接着我们要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帖骨碎补总酮巴布膏制剂意义重大。我国古代早已有“透皮给药技术”即俗称“狗皮膏药”二者原理是一样的,“狗皮膏药”所存在的缺点是,贴剂达不到当今世界经皮给药技术的要求:透皮性、粘贴性差、反复粘贴次数少、不亲水、尤其严重的是透皮给药的药物利用率低并且对人体皮肤过敏。而新型、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巴布剂基质平台,避免了这些缺点,从而将成为未来医药界贴剂制作广泛使用的载体。从西药巴布膏如氟比洛芬巴布膏近几年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来看,据有关机构预测,在未来的20~30年内,大约有30%以上的药物将改成经皮给药制剂,势必掀起一个内病外治的新高潮。而我国拥有丰富且疗效确切的中药贴敷剂资源和悠久的中医外治法历史,我们相信,随着基质原料品种的不断增加,中药巴布剂研究的日益深入,它潜在的巨大市场将被开发。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骨碎补总酮可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生物力学特性,同时药典提到可以治疗白癜风,外用是安全,如果研制成巴布膏制剂并进行后续研究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是不可限量。我们已经制备成功了国内第一帖的骨碎补总酮巴布膏,后面的进一步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中。

倪国骅[3](2016)在《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文中认为肢体因创伤、感染、血管疾患、医源性因素如皮瓣切取术后等原因均可造成皮肤缺损,有的出现骨及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外露。轻者影响肢体功能,创面经久不愈,长期换药或住院,无法参加工作,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出现外露骨组织坏死,骨感染,血管栓塞,神经、肌腱坏死,有时不得不截除肢体。为了能治愈皮肤缺损创面,现临床常用外用中药、皮肤移植植皮、皮瓣转移或移植、皮下埋置扩张器、皮肤牵拉等多种治疗皮肤缺损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美地修复皮肤缺损,每一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中药治疗只能解决较小的皮肤缺损,较大创面和骨外露创面难以用此法治愈,植皮手术对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的创面效果良好,但骨外露及肌腱等重要组织外露的创面、关节部位均不适合,皮瓣移植或转移虽能解决骨外露等难题,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皮内埋置扩张器皮肤扩张不适宜新鲜创面的皮肤缺损,皮肤牵张术(皮外扩张法)需有一定的器械,并且易发生疼痛、皮缘坏死、牵张器脱落等并发症,影响其在临床应用。因应用皮肤牵张术扩张的皮肤外观、质地、毛发生长、感觉等与正常皮肤完全相似,因此,探索新的皮肤牵张手术方式成为临床的需要。第一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医用硅胶管与骨圆针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6只白色家猪为动物实验模型,将每只猪的两侧背部分别制成一处皮肤缺损(每只猪的皮肤缺损位于相同部位,两边对称),创面大小定为12cm×8cm,6只猪共12个创面,其中实验组8个创面(编号1-8),对照组4个创面(编号9-12),实验组创面用自行设计的皮肤弹性牵张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创面仅覆盖碘伏纱布,无菌敷料包扎。术后实验组置于能限制猪活动的特制猪笼,使实验猪的四肢活动受限,每天换药,观察皮缘及受牵张皮肤色泽、毛细血管反应,创面缩小情况及乳胶管的张力,根据以上情况重新调整乳胶管的拉力,对照组术后每天常规换药。结果:实验组创面每日缩小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尤以前3天最为突出,第6天创面即可对合。对照组创面每日缩小面积较小,经统计学处理与实验组创面每日缩小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以医用硅胶管与骨圆针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能够促进皮肤扩张,快速闭合创面。第二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利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可行性,介绍其手术方法,分析其手术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本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2月,采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70例四肢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1656岁,平均35岁。皮肤缺损位于足踝部12例,小腿38例,大腿8例,手部8例,肩部4例;创伤后肢体皮肤坏死致皮肤缺损28例,肢体筋膜室高压切开后所致皮肤缺损面积16例,皮瓣远端坏死后所致皮肤缺损8例,皮瓣切取术后供区皮肤缺损10例,糖尿病足皮肤缺损8例;伴有骨折27例,神经及血管损伤15例;感染创面18例;皮肤缺损面积10cm×16cm2cm×3cm。将皮肤缺损的创面清创,然后以两枚骨圆针从分别从切口两侧缘的一端穿入,自另一端穿出,若创缘皮肤不规整将骨圆针截短以多根短骨圆针固定,以无菌乳胶管横向联结相对的两枚骨圆针,收紧乳胶管,使皮肤受到一定的张应力,骨圆针牵拉皮缘相互靠近,观察皮缘毛细血管反应,判断皮缘供血情况,确定皮缘成活不受影响后维持乳胶管张力,打结,无菌敷料覆盖创面,术后应用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根据创面大小及有无感染确定是否应用抗菌素,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使用何种抗菌素,观察皮缘血供情况及乳胶管的张力,及时调整乳胶管的松紧度,敷料有渗透时及时更换敷料。皮缘对合后行皮肤间断缝合术,若创面不能完全消失,创面缩小后可行植皮术。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经持续皮肤弹性牵张不需植皮及其它手术处置,最终创面完全闭合;好转:经持续皮肤弹性牵张创面缩小,勿需行皮瓣修复,但仍需行植皮手术;无效:经皮肤弹性牵张一周创面无缩小,仍需行植皮或皮瓣手术修复。结果:完全治愈61例,患者经皮肤牵张后,创面消失,其中36例一次牵张成功,皮缘对合后直接行间断缝合术,10例因创面大、牵张时间长或因感染出现骨圆针从皮缘处切穿皮肤脱落,再次给予穿针继续牵张,最终创面消失,行皮肤间断缝合或皮缘换药愈合。好转7例,使本需行皮瓣手术方能治愈的创面经皮肤弹性牵张后创面缩小,采用植皮手术治愈。无效2例,创面无明显缩小,仍需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修复。有效率达97.1%,随访614月,创面无复发,无渗出,扩张后的皮肤无臃肿,毛发生长正常,触痛觉正常,外伤所致的皮肤缺损扩张的皮肤色泽同正常皮肤,弹性良好,因血管病变等原因所致的皮肤缺损扩张的皮肤在早期色泽较深,经3个月至半年不等的时间皮肤颜色逐渐同周围皮肤色泽,弹性稍差。结论:利用骨圆针与医用乳胶管组合的皮肤弹性牵张法可使皮肤得到扩张,能达到消除创面或使创面面积减小的目的,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有效手术方法,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术后的观察与处理同样需重视,采用此手术方法,可使具备手术适应证的骨外露创面避免采用皮瓣移植这一复杂手术,使创面面积减小或完全闭合,避免植皮手术或减少取皮的面积,避免患者其它部位的损伤或本已受伤较重的肢体因需皮瓣移植手术进一步损伤。第三部分: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力学研究目的:研究皮肤弹性牵张法牵张皮肤时作用于每单位长度皮肤上力的大小及每条硅胶管上力大小,为皮肤弹性牵张法确定安全牵拉力的参考值。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应用皮肤弹性牵张法的患者中选取10位患者,按接受手术顺序依次排序(1,2,3……10),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34岁。皮肤缺损均位于小腿,缺损面积3cm×2cm12cm×8cm,伴胫腓骨骨折7例,5例行外固定架固定,2例行钢板内固定,均不伴下肢主要血管损伤。于受伤后当天至一周内开始行皮肤弹性牵张术。在平行于患者皮肤缺损区域纵轴的长边,距离皮缘1.5cm处,自一端至另一端穿入1枚骨圆针,骨圆针位于靠近皮下组织的真皮层内,于相对侧置入另一枚骨圆针,然后以医用乳胶管分别穿过两枚骨圆针。长边皮缘长度3cm6cm时于长边皮缘中点穿过一条乳胶管,皮缘长度6cm9cm时平均穿过两条乳胶管,皮缘长度9cm12cm时平均穿过三条乳胶管,分别拉紧乳胶管,拉紧前在皮缘中点距离皮肤边缘2cm处标记皮肤测温点,以电子皮温计(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测量牵拉前皮肤温度。先给予较大拉力,观察靠近骨圆针处皮肤毛细血管反应时间较周边皮肤明显延长或毛细血管无充盈时给予临时打结,然后逐一减小乳胶管牵拉力,观察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并测定皮肤温度。将已消毒的拉力仪挂钩钩于一侧骨圆针中点,固定对侧骨圆针,拉力仪牵拉骨圆针至乳胶管完全松弛时读取测量值即为皮肤所受到乳胶管的牵拉力。牵拉力除以乳胶管的条数即为每条乳胶管的拉力,牵拉力除以皮缘长度(cm)即为每单位长度皮肤上所受到的牵拉力。结果:10例患者平均每单位长度(cm)皮肤所受的牵拉力为1.11±0.22Kg,平均每个乳胶管所受牵拉力为4.18±0.38Kg。结论:应用皮肤弹性牵张法牵拉皮肤时每单位长度皮缘上所承受拉力的适宜数值为1.11±0.22Kg/cm,平均每个乳胶管所受牵拉力为4.18±0.38Kg。

吴培红[4](2015)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年 第37卷 总目次》文中研究指明

张继党[5](2015)在《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骨髓炎的治疗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治疗理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骨髓炎的治疗效果相比之前也有了显着的进步,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骨髓炎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容易复发,致残率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骨髓炎的治疗依然是临床医师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个难点。临床上处理骨髓炎的一般步骤是清创、稳定患肢、填塞死腔、覆盖创面。同时还需要进行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还要重建肢体功能,如利用骨延长技术重建大段骨缺损等。清创是骨髓炎治疗的一个必要步骤,对大部分骨髓炎而言,清创后不仅遗留骨缺损,同时还会伴随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处理骨缺损的常用方法有自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Ilizarov技术等。对于软组织缺损多采用皮瓣覆盖。但是对于局部软组织条件欠佳造成皮瓣手术难度极大甚至无法进行皮瓣手术,或者皮瓣手术失败之后依然遗留骨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而言,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并不多。开放植骨为上述困境开辟了一条新的蹊径。然而开放植骨手术创面愈合时间长,住院周期长,患者回归工作和社会的时间较长,急需进一步改进。负压引流技术诞生以后,部分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其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手术的具体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查阅文献并根据临床经验提出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设想。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对移植骨的骨细胞活力和再血管化水平,创面的愈合时间分组进行观察和总结,并将改进的技术应用于临床上慢性创伤后骨髓炎的患者,对其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二、研究目的1、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松质骨移植换药组(A组)、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B组)、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C组)移植骨的骨细胞活力、再血管化水平和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皮肤软组织合并骨缺损的疗效。2、通过分析临床病例,研究并总结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三、研究方法1、新西兰白兔共60只,随机分为3组,腹腔注射麻醉后制作软组织联合骨缺损模型。20只实验动物于右后肢行松质骨移植手术,术后创面常规换药;20只实验动物于右后肢行松质骨移植手术,术后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第4天更换1次负压敷料,共吸引7天;20只实验动物于右后肢行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手术,术后创面负压封闭引流,第4天更换1次负压敷料,共吸引7天。分别在术后1周,2周,4周,8-2-周时行x线检查,并在每个时间点各处死5只动物,取移植松质骨标本制成细胞悬液和石蜡切片,细胞悬液行台盼兰染色,观察比较活细胞率的差异;将上述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cd34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切片,定量分析各组的微血管密度(mvd)。2、除了在1周、2周时随机处死的实验动物之外,对各组生存时间4周以上的实验动物(每组10只)的创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创面彻底闭合的时间然后对结果作统计分析(创面设计面积小,预实验发现每个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不超过4周)。3、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35例,实施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的患者16例(试验组),实施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手术的患者19例(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骨髓炎分型、出血量、手术时间、植骨量、创面大小,创面愈合时间,骨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四、结果1、术后1周,x线显示骨折线清晰,未见骨痂形成。术后2周,x线表现为骨折线较前变得模糊,可见少量骨痂形成。术后4周,x线显示骨折线基本消失,大量骨痂形成。术后8周,x线显示未见骨折线,骨痂开始塑性。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8±2.7)d,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6±2.2)d,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16.5±2.0)d。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均数不全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snk-q检验任意两组间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植皮无明显坏死11例,部分坏死4例,完全坏死的5例。皮片坏死后创面经痂下愈合。2、术后1周时,检测的活细胞率a组为(16.6±2.1)%,b组为(24±2.2)%,c组为(24.4±2.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活细胞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结果显示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时,检测的活细胞率a组为(19.8±1.6)%,b组为(30.6±2.5)%,c组为(31.8±4.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活细胞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结果显示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时,检测的活细胞率a组为(25.2±3.7)%,b组为(37.6±4.3)%,c组为(46.2±5.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活细胞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结果显示任意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检测的活细胞率a组为(49.2±4.1)%,b组为(68.2±6.8)%,c组为(73.4±4.6)%。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活细胞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结果显示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1周,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微血管密度7.8±1.9,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14.8±2.6,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16.0±2.2。各组间微血管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和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和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和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微血管密度16.2±1.9,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26.2±2.4,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28.6±3.4。各组间微血管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和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和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和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微血管密度30.2±3.4,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47.6±2.5,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52.8±4.6。各组间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各组间的mvd不同;且任意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任意两组间的mvd均不同。术后8周,松质骨移植换药组微血管密度51.8±1.5,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组52.8±3.0,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组55.2±2.9。各组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还不能认为各组间的mvd不同。4、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一期植皮组:随访时间为1242个月,平均24个月。创面愈合无渗出的时间为2256天,平均(32.3±8.1)天。移植的皮片无明显坏死的10例(10/16),伤口愈合的时间为2233天;部分坏死的4例(4/16),伤口愈合的时间为2956天;完全坏死的2例(2/16),伤口愈合的时间为36天和40天,皮片坏死后创面全部经过痂下愈合而后瘢痕愈合。骨性愈合时间是47个月,平均(4.6±0.8)个月。患者随访1年无复发,患肢均可完全负重,外固定均于骨性愈合后拆除。传统开放植骨组:随访时间为1239个月,平均23.3个月。创面愈合无渗出时间为3469天,平均(51.8±8.6)天。肉芽组织最终均覆盖骨面,然后瘢痕化,达到伤口愈合的目的。本组骨性愈合时间是510个月,平均(7.2±1.3)个月。随访1年患者伤口无渗出,患肢可完全负重,外固定在达到骨性愈合后拆除,有2例患者复发,局部红肿,皮肤无破溃,经输液抗感染治疗后治愈。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和骨性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结论1、VAC可以提高移植松质骨的骨细胞活力,对移植松质骨的再血管化具有促进作用,间接促进骨愈合。同时可以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2、移植的皮片初期不影响松质骨的的再血管化进程,后期创面闭合,有利于松质骨的再血管化。3、移植的皮片发生坏死,不影响肉芽的生长,并且可以降低外界细菌入侵的概率。4、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的手术方法是对传统开放植骨技术的变革,引入负压的因素,变“开放”为“负压封闭”,使移植的松质骨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松质骨上Ⅰ期植皮是对创面的“生理性覆盖”,在负压的辅助下,皮片可以存活,可以使创面早期闭合,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骨髓炎复发率,手术操作简单,伤口管理方便,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黄宇宏,付小兵,赵玉洁,周宝桐,周贵生,周晓光,董宪照,冯国存,李贵恒,谭广华,汤建民,曹殿广[6](2000)在《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早期恢复骨连续性的方式方法,为寒区火器性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东北地区杂种犬24只,标准驯养二周后,随机分成伤后8小时、24小时内固定和外固定组(n=6),致伤前动物及弹丸同时置-40℃条件下1小时,3%戊巴比妥纳静脉麻醉,迅速移到室外靶道(—20℃),射距20米,犬单后肢股骨中段致伤。伤后8小时、24小时无菌操作下取伤道组织、抽血、并进行清创,观察局部损伤效应,分别进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和外固定手术。术后自由摄食喂养,并进行局部情况、引流量、体温、血常规及血培养等观察。结果: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局部损伤效应较常温条件下重,伤后8小时,伤道组织菌量增加缓慢,仅达104cfu/g,伤后24小时达106cfu/g,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炎症反应、骨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示低温对火器伤后伤道组织的菌量变化有明显影响,组织厚度小于10cm,彻底清创、良好引流前提下早期骨折内固定具有一定可行性。

曹宁[7](2010)在《表面改性医用碳/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碳/碳复合材料具有碳材料固有的优异生物相容性,同时还具有与人体骨十分接近的弹性模量、稳定的化学性质和高强质轻的特点。但是,碳/碳复合材料单独作为硬组织修复和重建材料仍存在不能与骨组织形成化学结合、长期植入生物体内易产生“黑肤效应”和与人体骨组织的颜色差别较大等不足。为了避免因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碳颗粒剥落造成性能下降,同时提高其生物活性,人们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在其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羟基磷灰石(HA)因其具有优异的骨组织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被广泛用于制备人工骨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涂层。本文针对医用碳/碳作为骨组织重建和修复材料使用中存在的生物惰性、与自体骨色差较大、表面碳颗粒易脱落等不足,利用等离子体喷涂、表面仿生活化、反应烧结和射频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RF-FECVD)等技术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HA、SiC和类金刚石碳(DLC)等多种生物涂层,开展了制备工艺参数优化、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表征。同时,按照临床应用的要求,对碳/碳复合材料的成分、显微结构、硬度、摩擦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型C/C+HA涂层复合材料种植体。通过体内种植和体外模拟实验,并对照粘胶基碳/碳复合材料的骨内植入实验结果,利用组织病理学和X射线透视等手段,评价了HA涂层对碳/碳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改善情况和植入材料与其周围生物组织的界面结合机理。研究表明,采用的碳/碳复合材料所含杂质经过检测均符合植入材料的要求,具有与人体骨接近的表面显微硬度。2400℃×2h的石墨化处理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石墨化程度,而且可明显降低碳/碳复合材料中的主要杂质元素含量。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碳/碳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复合材料应变率效应,其中的增强碳纤维具有阻止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作用,克服了传统单质碳材料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应用时脆性大的不足,提高了使用安全性。粘胶基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作为骨替换和修复材料与生物组织组成摩擦副时,该材料因微动磨损造成的表面碳颗粒脱落现象可能较轻。该材料具有多孔的表面结构,有利于细胞在材料表面形成直接黏附、增殖和分化,进而获得高密度的新生骨组织矿化结构和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胫骨缺损的粘胶基碳/碳复合材料髓内固定动物实验表明,实验动物愈后恢复良好,骨缺损区骨组织改建基本完成。免疫组化分析未见因材料毒性引发的排异反应,从而在生物分子水平上证实了该材料具有的良好组织相容性,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骨缺损修复材料。通过等离子体喷涂HA涂层剪切实验和对热处理前、后的HA涂层表面形貌、相组成和断口形貌分析发现,经700℃×10min热处理后,HA涂层的残余应力和微观结构的非均匀性得以改善。涂层的结晶度、纯度以及涂层/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均有所提高。但HA涂层与碳/碳复合材料界面元素扩散不明显,两者界面结合仍是以物理嵌合方式为主。因而可以认为,碳/碳复合材料的粗糙度、多孔表面形态是影响与HA涂层结合的主要因素。对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喷涂HA涂层的体内外生物学性能研究发现,HA涂层在体液环境中存在α-TCP、TTCP以及HA非晶相溶解和新生矿化HA的形核并长大。该过程不仅优化了HA涂层结构,而且涂层降解产物可为新生骨组织的形成提供适宜的生理环境,具有良好的引导新骨形成的作用。实验动物国内植入实验中,通过对照纯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组织改建情况可知,HA涂层不仅减轻了碳颗粒脱离对周围组织的染黑,而且改变了生物惰性材料表面软组织内化成骨的组织改建模式。骨细胞通过在HA涂层降解形成的Ca、P元素富集区内分化和增殖获得新生骨组织与涂层的直接界面结合。对碳/碳复合材料进行的表面仿生活化处理中,通过浓硝酸预氧化处理可将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少量氢键转化为羟基等含氧官能团。随后,在37℃恒温模拟体液浸泡条件下,新生类骨HA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可与预氧化处理获得的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羟基发生缩聚反应,从而形成化学键合,以“桥连”的界面结合方式获得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改善了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通过Si粉包覆和反应烧结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改性,获得了预期的SiC改性层,有利于减轻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碳颗粒的脱落现象,为开展SiC作为医用碳/碳复合材料的防护层或生物过渡层研究做了初步探索。对采用RF-PECVD方法制备的DLC薄膜进行组织结构和性能表征发现,碳源气体种类是影响DLC薄膜材料品质的关键。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薄膜组成颗粒不断长大,薄膜表面粗糙度随之提高。在CH4与Ar流量比1:20,射频电压1700V,电流0.45A,沉积时间2h条件下,可获得厚度均匀、具有较高sp3碳原子含量与表面硬度、较好的表面疏水性、较低的表面摩擦系数和优良综合机械性能的DLC薄膜。在抛光的PAN基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DLC薄膜的实验结果表明:DLC薄膜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时,存在依附材料中原有热解碳非均匀形核和真空等离子体条件下的均匀形核两种成膜机制。获得的DLC薄膜显微形貌受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影响较大。由于DLC自身结构致密,其在减轻医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碳颗粒脱离和作为其他生物活性涂层的过渡层方面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赵云波[8](2009)在《脊柱胸腰段骨折三椎体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比较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段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采用8具人胸腰段尸体标本(T11-L3),剔除除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囊以外的所有软组织后。采用目标椎体钻孔结合Panjabi等提出的逐级撞击法在L1节段造成骨折模型,用牙托粉包埋T11和L3椎体。实验分正常对照(无骨折、无内固定)组、L1骨折无内固定组、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应用ND-500扭转实验机和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对标本进行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6个方位的运动范围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之间的运动范围、刚度值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2种螺钉固定(6钉固定、4钉固定)方式,均能提高骨折失稳脊柱的各向稳定性;4钉固定方式在稳定性方面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钉固定(骨折椎固定)对失稳脊柱的各向稳定性的加强程度均高于4钉固定形式(P<0.01)。【结论】生物力学测试证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在胸腰段骨折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能明显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并且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在技术操作上是可行的、有效的。

尹东[9](2006)在《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治疗的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上颈椎疾患是临床常见、且在治疗上比较棘手的问题。1939年Gallie采用寰椎后弓下钢丝和枢椎棘突钢丝及大植骨块内固定,1977年Fielding-Brooks采用椎板下双股钢丝及大植骨块内固定,1979年Magerl等首次采用经后路寰枢椎关节螺钉内固定,1984年报道Halifax椎板夹或Apofix椎板夹内固定,1994年Goel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及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目前,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势是容易显露且暴露的手术范围广,便于安置内固定和术中植骨。Gallie技术和Brooks技术这两种手术方法均需在椎板下穿钢丝和固定在寰椎后弓上,其危险性较高,特别是在脊髓受压的情况下风险更大,且钢丝对于阻止旋转和侧方移位的效果不够理想,不能获得寰枢椎之间足够的稳定。Halifax椎板夹和Apofix椎板钩的主要特点是应用简单,操作方便,但和钢丝固定技术一样,虽然有良好的前后方向的稳定性,仍然存在抗旋转移位和抗侧方移位强度不够的缺点,导致植骨融合的比率仅在80%左右。Magerl经侧块关节螺钉技术克服了上述不足,其固定强度牢靠,具有优异的三维稳定性,疗效满意,植骨融合率高达95%以上。但Magerl技术要求螺钉固定前必须达到解剖复位,而且手术全过程要求在X线透视机下进行,特别是螺钉的上倾角度过大,造成操作困难,使该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近年来,上颈椎因创伤、严重的退行性变以及肿瘤切除术后所致不稳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已经开展,该固定技术是将螺钉固定于寰椎和枢椎的椎弓根,利用钛合金板或棒连接构成短节段固定系统,螺钉进钉角度小,固定前不须达到解剖复位,而且无须持续在X线透视下进行操作,在技术和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局部解剖形态复杂以及结构功能的重要性,手术难度大,并发症严重,特别是椎动脉损伤。而国内有关上颈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生物力学研究甚少。本研究对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的有关解剖学特征做较为详细的测量,并对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建立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的有限元模型,为临床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提供理论依据,评价其应用前景。研究目的1.通过对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的解剖学测量,了解寰枢椎的解剖学特征,分析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2.对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与正常状态和不稳状态进行比较,同时与Apofix固定和Magerl固定两种术式进行比较,分析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稳定性,评价其临床应用前景。3.建立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寰枢椎不稳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其内部结构的应力分布。材料与方法1.成人寰椎新鲜标本30例及枢椎干标本55例,用电子游标卡尺(Type YATO Pro-Cal, Tokyo, Japan,精确度0.01mm)对寰椎侧块的宽度、厚度、高度、侧块外缘到中线的距离,寰枢关节面的横径,寰枢关节面的纵径,寰枢关节面在冠状面上的角度及枢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进行定量测量。分别对55例枢椎干标本拍摄上下位和侧位DR片(Digital Roentgenogram, GM),测量并计算枢椎椎弓根在矢状面上的上倾角度和横断面上的内斜角度。2.8例新鲜成人上颈椎标本(C0-C4),分别制作成正常状态、寰枢椎不稳状态、Apofix固定状态、Magerl固定状态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5组。采用脊椎三维运动试验机Spine2000对以上5组状态下的上颈椎运动范围进行测试,分析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稳定性。采用生物材料力学试验机MTS 858 Bionix(Material Testing System, MTS, Minneapolis, MN)分别对Apofix固定组、Magerl固定组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进行抗疲劳试验,分析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远期稳定性。利用生物材料力学试验机MTS 858 Bionix对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进行测试,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3.对寰枢椎不稳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标本进行螺旋CT扫描,获取骨性组织及内固定材料准确的三维空间结构信息,利用ANSYS 8.0软件建立寰枢椎不稳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限元(FFM)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施加各种载荷条件下的内部结构变化以及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应力分布。4.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分别采用SPSS10.0软件包(第一军医大学生物统计学教研室)配对t检验、One-Way ANOVA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统计方法。结果1.寰椎的解剖学测量结果:寰椎侧块的宽度、厚度、高度、寰椎侧块外缘到中线的距离、寰枢关节面的横径、寰枢关节面的纵径以及寰枢关节在冠状面上的角度左右两侧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寰椎侧块宽度的左右两侧比较:t=0.775,P=0.445;寰椎侧块厚度的左右两侧比较:t=0.219,P=0.828;寰椎侧块高度的左右两侧比较:t=0.058,P=0.954;侧块外缘到中线距离的左右两侧比较:t=0.218,P=0.829;寰枢关节面横径的左右两侧比较:t=0.471,P=0.641;寰枢关节面纵径的左右两侧比较:t=1.347,P=0.188;寰枢关节面在冠状面上的角度的左右两侧比较:t=0.131,P=0.897。寰椎侧块的宽度为15.51±1.08 mm(12.82~17.54 mm),厚度为17.21±0.82 mm(15.51~18.75mm),高度为14.10±1.75 mm(11.77~18.45 mm),寰椎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为22.02±1.16 mm(19.76~24.15mm),寰枢关节面的横径为17.91±1.04 mm(16.11~20.88 mm),寰枢关节面的纵径为15.70±0.84 mm(13.31~17.35 mm),寰枢关节在冠状面上的角度为34.74?±2.90?(28.76?~41.48?)。2.枢椎的解剖学测量结果:枢椎椎弓根的宽度、高度以及枢椎椎弓根在横断面上的内斜角度左右两侧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枢椎椎弓根的宽度左右两侧比较:t=1.250,P=0.217;枢椎椎弓根的高度左右两侧比较:t=0.565,P=0.574;枢椎椎弓根在横断面上的内斜角度左右两侧比较:t=0.501,P=0.618。枢椎椎弓根的宽度为8.22±1.48 mm(4.96~12.58 mm),高度为8.24±0.86 mm(5.56~10.28 mm),枢椎椎弓根在横断面上内斜角为36.57°±3.18°(28.30°~48.21°),在矢状面上的上倾角为26.79°±2.10°(23.05°~35.29°)。3.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寰枢椎不稳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屈伸运动范围为1.68?±0.37?,侧弯运动范围为0.33?±0.09?,旋转运动范围为1.74?±0.16?。与正常状态组和寰枢椎不稳状态组统计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具有良好的术后即时稳定性;与Apofix固定组和Magerl固定组统计比较亦有显着性差异,其固定作用明显优于Apofix和Magerl两种固定术式(F=2319.236,P=0.000)。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组疲劳前与疲劳后的脊柱三维运动范围无显着性差异(P=0.598),具有良好的术后远期固定作用,能够保证术后远期稳定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左右两侧在统计学上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寰椎椎弓根螺钉拔出力左右两侧比较:t=0.590,P=0.574;枢椎椎弓根螺钉拔出力左右两侧比较:t=0.238,P=0.819。寰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为1502.39±73.89 N,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为2385.79±15.13 N。4.有限元分析结果:寰枢椎前屈运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寰枢关节面上,其强度为0.289×107Pa,钛板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中部,为0.519×108 Pa,椎弓根螺钉的应力主要集中在根部,为0.350×109 Pa,前屈角度为0.7?。寰枢椎后伸运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寰椎侧块与后弓的连接部,其强度为0.123×107 Pa,钛板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中部,为0.691×108Pa,椎弓根螺钉的应力主要集中在根部,为0.427×109Pa,后伸角度为1.2?。寰枢椎侧弯运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枢椎椎弓根螺钉钉道部位,其强度为0.146×109 Pa,钛板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中部,为0.713×108 Pa,椎弓根螺钉的应力主要集中在根部,为0.295×109 Pa,侧弯角度为0.3?。寰枢椎旋转运动时应力主要集中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钉道部位,其强度为0.146×109Pa,钛板的应力主要集中在中部,为0.909×108Pa,椎弓根螺钉的应力主要集中在根部,为0.635×109 Pa,旋转角度为0.8?。结论1.寰椎侧块较为宽大,在理论上有侧块螺钉固定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足够空间,寰枢关节面在矢状面上有一上倾角度,故在寰椎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固定时,其进钉方向应保持向上一定的角度。2.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横突孔处的椎弓高度和宽度,要求大于5.0mm。本组测量显示绝大多数可以满足要求,具有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空间。但枢椎椎弓根变异较多,术前应拍摄X光片或CT扫描,明确是否有特殊变异。通过对55例枢椎标本拍摄上下位和侧位DR片,显示枢椎椎弓根在横断面上有一定的内斜角度,在矢状面上有一定的上倾角度。脊柱外科医师术中置钉时,要在C臂机或者G臂机透视下操作,通过放射影像仪器辅助完成,故在DR片上测量枢椎椎弓根的上倾角和内斜角,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标本直接测量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另一方面也具有为手术医师提供更直观的参考价值。3.通过对寰枢椎标本正常状态、不稳状态、Apofix固定状态、Magerl固定状态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5组的三维运动范围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具有良好的术后即时稳定性,明显由于Apofix和Magerl两种固定方式。疲劳试验显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够保证术后远期稳定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明显大于侧块螺钉的拔出力,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选用单皮质螺钉固定即可,其强度与双皮质侧块螺钉固定强度相当,可以避免造成穿破咽后壁和损伤舌下神经的风险的可能性,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保证固定的稳定性。4.通过对寰枢椎不稳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我们发现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寰枢椎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不同运动状态下其结构的不同部位应力大小不同,但无论在哪种运动状态下,最大应力均在椎弓根螺钉的根部,即椎弓根螺钉的根部承受的应力最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寰枢椎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的运动范围均较小,明显小于正常状态及寰枢椎不稳状态的三维运动范围,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

谭颖徽[10](1997)在《高能颌面火器伤并发伤早期损伤特点和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颌面部火器伤是战争中的常见伤,现代战争中颌面部火器伤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现代火器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损伤的广泛性,高速投射物致伤时,除造成伤区局部的严重损伤外,还会使邻近和远隔脏器发生严重并发伤。目前对颌面部火器伤的研究,多集中于研究局部损伤特点和早期修复相关问题,且致伤模型种类比较单一,对颌面部重型火器伤并发伤的研究很少。故本课题建立不同种类颌面部火器伤动物模型,采用病理形态学、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力学方法,研究高能颌面部火器伤并发伤早期损伤特点、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实验重点为颅脑并发伤特点和发生机理,同时研究其它临近和远隔重要脏器的损伤病理特点)。 选用犬60只(50只致伤,10只对照),新鲜离体猪头40只,分别采用重1.03g,射速850m/s和1400m/s的钢珠,5.56mm M193型和7.62mm 56式制式弹丸,8号纸壳雷管致伤上、下颌区,建立不同种类颌面部重型火器伤动物模型。伤后1h、6h观察颌面伤情后取材,分别用光镜(HE,Nissl’s染色)、电镜(SEM,TEM)观察脑、视网膜、视神经、耳蜗表面结构、耳蜗神经、肺、心、肝、肾、颞颌关节盘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在硝酸镧灌注后,用TEM观察血脑屏障改变;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伤前、伤后1h、6h脑脊液中脑型激酸激酶同功酶(CK-BB)、脑含水量、血和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钠素(ANP)和一氧化氮(NO)变化值,了解伤后早期机体发生的相关病理生理变化和脑组织内环境变化与并发伤之间的关系;用生物力学方法测定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头颅冲击加速度变化和颌骨、颅骨应

二、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一种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设计及制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阿仑磷酸钠和骨碎补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愈合的影响及骨碎补巴布膏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骨碎补总酮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阿仑膦酸钠和骨碎补总酮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及骨生物力学影响的试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骨碎补总酮巴布膏的初步研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博期间获得的成果
外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意义及现状
        四肢皮肤缺损的原因
        四肢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
        皮肤牵张术的研究及应用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研究贡献与创新
    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可行性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2 动物选择及分组
        1.2.3 皮肤缺损模型制作
        1.2.4 治疗方法
        1.2.5 观察测量及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创面闭合情况
        1.3.2 创面减小情况对比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2.1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四肢创伤性皮肤缺损
        2.1.1 引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2.1 一般资料
        2.1.2.2 手术方法
        2.1.2.3 术后处理
        2.1.3 结果
        2.1.4 典型病例
        2.1.5 讨论
        2.1.6 结论
    2.2 皮肤弹性牵张法闭合小腿骨筋膜室高压减张切口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2.1 一般资料
        2.2.2.2 手术方法
        2.2.2.3 术后处理
        2.2.3 结果
        2.2.4 典型病例
        2.2.5 讨论
        2.2.6 结论
    2.3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四肢皮瓣供区创面
        2.3.1 引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2.1 一般资料
        2.3.2.2 手术方法
        2.3.2.3 术后处理
        2.3.3 结果
        2.3.4 典型病例
        2.3.5 讨论
        2.3.6 结论
    2.4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皮瓣远端坏死
        2.4.1 引言
        2.4.2 材料与方法
        2.4.2.1 一般资料
        2.4.2.2 手术方法
        2.4.2.3 术后处理
        2.4.3 结果
        2.4.4 典型病例
        2.4.5 讨论
        2.4.6 结论
    2.5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糖尿病足皮肤缺损
        2.5.1 引言
        2.5.2 材料与方法
        2.5.2.1 一般资料
        2.5.2.2 手术方法
        2.5.2.3 术后处理
        2.5.3 结果
        2.5.4 典型病例
        2.5.5 讨论
        2.5.6 结论
第三部分 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的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一般资料
        3.2.2 手术方法
        3.2.3 测量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部分 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4.1 工作总结
        4.1.1 皮肤弹性牵张法治疗皮肤缺损的机理
        4.1.2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优点
        4.1.3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适应证
        4.1.4 皮肤弹性牵张术的注意事项
        4.1.5 将单位长度皮缘受到的牵张力给予量化
        4.1.6 结论
    4.2 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4)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年 第37卷 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埃博拉病毒病防治
专家述评
专题报道
    专题:踝关节镜的临床应用
    专题:膀胱尿道兴奋性及重建研究进展
    专题:男性性功能诊疗进展
    专题:生物工程产品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专题:军人心理健康促进
论着
短篇论着
技术方法
经验交流
个案与短篇

(5)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松质骨移植后血管新生和新骨生成的实验研究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及统计分析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与传统开放植骨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疗效对比分析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一)SNK-q检验SPSS输出结果
    (二)实验过程
    (三)伤.的观察
    (四)X线检查
    (五)台盼兰拒染实验
    (六)HE染色
    (七)免疫组化CD34血管染色
    (八)典型病例
综述一 开放植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骨髓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表面改性医用碳/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C/C硬组织替换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单纯C/C硬组织替换材料的器械研发与临床应用进展
        1.2.2 医用C/C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1 等离子体喷涂HA涂层
        1.2.2.2 C/C表面仿生活化与类骨层制备
        1.2.2.3 C/C表面医用非晶碳膜的研究
        1.2.2.4 C/C表面SiC薄膜的制备
    1.3 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医用C/C的制备与表征
        2.1.1 C/C的制备工艺
        2.1.2 C/C的机械性能检测
        2.1.3 C/C的杂质元素测定
        2.1.4 C/C髓内固定动物实验
    2.2 C/C表面等离子体喷涂HA涂层的制备
        2.2.1 HA热喷涂粉体的制备
        2.2.2 HA涂层的制备
        2.2.3 HA涂层剪切强度测定
        2.2.4 HA涂层的相组成与显微结构表征
        2.2.5 C/C+HA涂层复合材料的体外实验研究
        2.2.6 C/C+HA涂层复合材料的动物实验研究
    2.3 C/C表面预处理和仿生活化实验
    2.4 C/C表面SiC改性实验
    2.5 RF-PECVD法制备C/C表面DLC薄膜
第3章 医用C/C的组织结构与性能表征
    3.1 C/C机械性能检测与对比研究
        3.1.1 C/C表面硬度的测定
        3.1.2 C/C压缩性能与断裂机理
        3.1.3 C/C摩擦学性能研究
    3.2 C/C有害元素成分与含量测定
    3.3 C/C显微形貌与组织结构
    3.4 粘胶基C/C骨组织相容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C+HA涂层复合材料的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
    4.1 等离子体喷涂HA涂层组织结构优化与界面结合机理
        4.1.1 等离子体喷涂HA涂层的相组成
        4.1.2 HA涂层及剪切断口的显微相貌与界面分析
    4.2 C/C+HA涂层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
        4.2.1 体外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4.2.2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4.2.2.1 手术前、后生理生化指标对照结果
        4.2.2.2 手术前、后X光透射观察对比
        4.2.2.3 术后解剖学观察
        4.2.2.4 C/C+HA涂层复合材料与骨组织联合病理切片观察
        4.2.2.5 C/C+HA涂层复合材料与骨组织的显微形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C/C表面仿生活化和SiC改性技术研究
    5.1 C/C表面仿生活化
        5.1.1 预处理对C/C表面化学状态的影响
        5.1.2 预处理对C/C表面形貌的影响
        5.1.3 经SBF浸泡后的C/C表面形貌
        5.1.4 C/C表面电化学沉积类骨Ca-P层
    5.2 C/C表面SiC改性实验研究
        5.2.1 SiC改性层的结构表征
        5.2.2 SiC改性层的微观形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C/C表面DLC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6.1 DLC薄膜的结构表征与工艺优化
        6.1.1 DLC薄膜的结构表征
        6.1.2 DLC薄膜的表面显微形貌
    6.2 DLC薄膜的硬度与摩擦学性能
    6.3 DLC薄膜表面润湿性测定
    6.4 C/C表面DLC薄膜制备实验
        6.4.1 C/C表面DLC薄膜结构表征
        6.4.2 C/C表面DLC薄膜的显微形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脊柱胸腰段骨折三椎体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生物力学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脊柱标本
    1.2 内固定器械
    1.3 试验仪器
    1.4 标本制作
    1.5 测试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轴向压缩实验
    2.2 前屈实验
    2.3 后伸实验
    2.4 侧屈实验
    2.5 扭转实验
    2.6 轴向压缩实验的位移曲线图
    2.7 前屈实验的位移曲线图
    2.8 后伸实验的位移曲线图
    2.9 侧屈实验的位移曲线图
    2.10 不同应力下各组位移变化的直方图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9)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治疗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寰枢椎的解剖学测量
    第一节 寰椎侧块的应用解剖学测量
        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节 枢椎椎弓根的应用解剖学测量
        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章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试验
    第一节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三维运动试验
        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节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疲劳试验
        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节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试验
        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章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1
    综述2
    中英文名词缩写与对照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10)高能颌面火器伤并发伤早期损伤特点和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常用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现代火器伤特点和并发伤致伤机理
    2.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损伤特点
    3.颌面部爆炸伤损伤特点
    4.重型颌面火器伤并发伤特点
实验内容总表
    第一部分:邻近和远隔重要脏器并发伤早期特点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研究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2.致伤模型
        3.动物观察和标本取材
        结果
        1.局部伤情与能量关系
        2.邻近和远隔重要脏器形态学改变
        3.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
        4.高速投射伤并发脑损伤相关因素
    第二部分:脑组织并发伤的早期病理生理学变化研究
        材料和方法
        1.脑脊液中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BB)变化
        2.血、脑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
        3.血、脑中心钠素(ANP)和脑含水量变化
        4.血、脑中一氧化(?)(NO)变化
        结果
        1.脑脊液中CK-BB和TCK活性变化
        2.血、脑中LPO和SOD活性变化
        3.血、脑中ANP和脑含水量变化
        4.血、脑中NO变化
    第三部分:颅脑并发伤的生物力学变化研究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2.致伤模型
        3.脑内压力值测试
        4.头颅冲击加速度值测试
        5.颌骨、颅骨应变值测试
        6.统计学处理
        结果
        1.致伤能量和局部伤情
        2.脑内压力测试值
        3.头颅冲击加速度(振动)测试值
        4.颌骨、颅骨应变测试值
讨论
    1.颌面部重型火器伤的局部损伤特点
        1.1.颌面部高速投射伤局部损伤特点
        1.2.颌面部爆炸伤局部损伤特点
    2.重型颌面火器伤并发颅脑损伤特点
        2.1.重型颌面火器伤并发颅脑伤发生条件和相关因素
        2.2.重型颌面火器伤并发脑损伤早期病理学变化特点
        2.3.脑组织并发伤脑内环境早期变化及其意义
    3.眼、内耳、心、肺等其它邻近和远隔重要脏器并发伤早期病理学特点
        3.1.眼、内耳并发损伤早期病理学特点和发生机理
        3.2.颌面部高速投射伤远隔重要脏器损伤特点与其它部位伤的比较
    4.颌面部高速投射伤并发颅脑损伤发生机理
        4.1.脑内压力变化与颅脑损伤
        4.2.头颅冲击加速度变化与颅脑损伤
        4.3.颌骨、颅骨应变与颅脑损伤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近年来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图

四、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支撑骨通道修复器的研制及联合可注射骨材料修复骨通道的实验研究[D]. 陈曦.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2]阿仑磷酸钠和骨碎补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愈合的影响及骨碎补巴布膏研制[D]. 陈龙. 山东大学, 2017(03)
  • [3]皮肤弹性牵张法修复肢体皮肤缺损[D]. 倪国骅. 郑州大学, 2016(03)
  • [4]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年 第37卷 总目次[J]. 吴培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24)
  • [5]负压封闭松质骨移植并Ⅰ期植皮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张继党.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7)
  • [6]低温条件下火器性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J]. 黄宇宏,付小兵,赵玉洁,周宝桐,周贵生,周晓光,董宪照,冯国存,李贵恒,谭广华,汤建民,曹殿广. 感染.炎症.修复, 2000(02)
  • [7]表面改性医用碳/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 曹宁. 山东大学, 2010(09)
  • [8]脊柱胸腰段骨折三椎体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D]. 赵云波. 佳木斯大学, 2009(06)
  • [9]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治疗的基础研究[D]. 尹东. 第一军医大学, 2006(11)
  • [10]高能颌面火器伤并发伤早期损伤特点和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D]. 谭颖徽. 第四军医大学, 1997(02)

标签:;  ;  

低温条件下枪械骨折早期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