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腺瘤患者血脂、脂蛋白、血钙和维生素C水平的临床意义

结直肠腺瘤患者血脂、脂蛋白、血钙和维生素C水平的临床意义

一、结直肠腺瘤患者血脂及脂蛋白、血钙、维生素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龙思丹,孙希珍,赵栋燕,姚树坤,季双双[1](2020)在《肠息肉病因学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结直肠癌已成为世界上继肺癌、乳腺癌之后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中90%来自肠腺瘤。为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肠息肉的病因病机受到密切关注。肠息肉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变,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具有高发率及恶变潜力,且病因尚未明确,故探索有效的预防手段成为关键。随着预防医学和精准医学等研究的深入,患病人群的饮食习惯、血脂、尿酸、血压、血糖、幽门螺杆菌、胆囊疾病、肠道菌群等因素的影响日益凸显,其作用方向和机制探讨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孙志华[2](2020)在《济生乌梅片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济生乌梅片预防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其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在重庆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入组满足条件的120例结直肠腺瘤并已于入组前行内镜下腺瘤切除术的患者。治疗组在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恢复饮食后予济生乌梅片,治疗3个月,术后1年复查肠镜。对照组在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恢复饮食后予碳酸钙D3片,治疗3个月,术后1年复查肠镜。空白组仅于术后1年复查肠镜。通过比较观察三组患者的腺瘤情况,如息肉的位置、直径大小、多少、形态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三组之间腺瘤复发率,评价济生乌梅片防治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优越性与安全性,分析年龄、性别、烟酒嗜好、喜食红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腺瘤部位、形态、瘤径、数目、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预防方案等方面与腺瘤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三组组间术后复发率:济生乌梅片组复发率为15.4%;碳酸钙D3片组复发率为43.2%,空白组复发率为47.3%。三组组间复发率两两比较,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与空白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济生乌梅片治疗后较对照组、空白组,能够显着降低腺瘤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三组复发的腺瘤直径:济生乌梅片组<碳酸钙D3片组<空白组,经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口服济生乌梅片进行预防较口服碳酸钙D3片能明显降低复发腺瘤的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济生乌梅片治疗组较未行预防的空白组显着降低复发腺瘤的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可见济生乌梅片在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同时还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腺瘤的直径。3.本课题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腺瘤复发与年龄、腺瘤最大直径、位置和形态没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喜食红肉、合并代谢综合征、腺瘤数量、病理类型、是否伴上皮内瘤变、预防方案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4.影响腺瘤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显示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是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口服济生乌梅片的预防方案是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5.三组患者安全性分析:在整个临床观察过程中,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便秘,症状较轻微,属轻度不良反应,未达到终止标准,予以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1.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是否复发与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喜食红肉、合并代谢综合征、腺瘤数量、病理类型、是否伴上皮内瘤变、预防方案等因素有相关性。其中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是结直肠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口服济生乌梅片的预防方案是复发的保护性因素。2.济生乌梅片能有效降低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明显降低术后复发腺瘤的直径,临床疗效确切,实施经济实用,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龚裕洁[3](2020)在《胆囊切除、甘油三酯以及NLR与腺瘤性肠息肉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腺瘤性肠息肉患者血常规及血脂相关参数,为临床上对有胆囊切除史、甘油三酯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lymphocyte ratio,NLR)异常患者及早发现腺瘤性肠息肉并行内镜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后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349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腹部彩超(既往有无胆囊切除)、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胆汁酸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直肠镜检查报告(记录肠息肉大小、数量、部位、形态)、肠息肉病理活检报告(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根据血指标计算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1)将所纳入的349例患者根据既往有无胆囊切除,分为胆囊切除组和无胆囊切除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结直肠息肉发生率;(2)再将11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根据有无胆囊切除,分为胆囊切除组和无胆囊切除组,并对两组肠息肉类型、大小、数量、部位、形态进行相关性分析;(3)为进一步探讨腺瘤性肠息肉发生相关因素,按照肠息肉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肠息肉组和无肠息肉对照组,行单因素分析后,将统计学有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评估年龄、性别、胆囊切除、血脂、炎性指标对腺瘤性肠息肉的影响;(4)行ROC曲线分析,评估甘油三酯以及NLR对腺瘤性肠息肉单独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349例,年龄为30-81岁,平均年龄为56.11±11.13岁,其中男性181例(占51.9%),女性为168例(占48.1%)。将349例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有无胆囊切除分为胆囊切除组(N=75)和无胆囊切除组(N=274),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肠息肉发生率,无胆囊切除患者肠息肉占比为29.2%,胆囊切除患者肠息肉占比为46.67%,x2=8.134,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胆囊切除患者中肠息肉占比更高。2.再将115例肠息肉患者,根据有无胆囊切除分为胆囊切除息肉组(N=35)和无胆囊切除息肉组(N=80),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肠息肉类型、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差异。发现胆囊切除患者腺瘤占比为85.7%,其它类型息肉(增生性、炎性)占比14.3%,x2=4.102,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胆囊切除组腺瘤性息肉发生率较高,而息肉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进一步分析腺瘤性肠息肉相关危险因素,根据有无腺瘤性息肉发生分为腺瘤性息肉组(N=84)和无肠息肉对照组(N=234)。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腺瘤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中,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75%vs.25%,P<0.001),男性是腺瘤性息肉发生危险因素(OR=5.121,95%CI:2.55710.258,P<0.001);随着年龄增加,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显着增加(OR=1.760,95%CI:1.3312.327,P<0.001);既往有胆囊切除者腺瘤风险增加(OR=2.215,95%CI:1.0814.540,P<0.03)。在检验指标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总胆汁酸水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甘油三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LR(OR=2.549,95%CI:1.2855.056,P=0.007),甘油三酯(OR=2.567,95%CI:1.8533.558,P<0.001),表明高水平的甘油三酯、NLR是腺瘤性肠息肉发生危险因素。4.进一步分析腺瘤性肠息肉诊断价值。行ROC曲线分析,当NLR截断值为1.775时,NLR灵敏度为63.1%,NLR特异度为67.5%;当甘油三酯截断值为1.485mmoL/L时,甘油三酯灵敏度为61.9%,特异度为为81.6%,两指标联合时灵敏度为63.1%,特异度为82.9%。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66.3%,甘油三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68.7%,两者联合时ROC曲线下面积为75.5%。研究结果显示甘油三酯、NLR对于腺瘤性肠息肉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1.胆囊切除者结直肠息肉发生率增高,且腺瘤性肠息肉发生率增高。2.高水平的甘油三酯、NLR与腺瘤性肠息肉发生密切相关。3.甘油三酯、NLR可作为腺瘤性肠息肉的辅助诊断指标。

李伟鹏[4](2019)在《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结直肠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结直肠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证据方法:收集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期间收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肠镜病理确诊的新发结直肠癌,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诊断为结直肠癌(ICD10)的患者病例,选择年龄相差3岁以内,性别相同的同期收治的非癌症、非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包括姓名、年龄、BMI、个人生活史等一般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慢性胃炎、结肠息肉等既往病史,实验室指标包括:纤维蛋白酶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白蛋白等血清指标。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样本的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对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与χ2检验,计算各暴露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生的比数比(OR值)估计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95%CI),多因素相关分类变量采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因素相关连续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值取双向,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胃病史、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阑尾炎、肠息肉病史、BMI(Body Mass Index)、纤维蛋白原、CEA、与结直肠癌发病有关;高血压病、家族史、胆囊息肉、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与结直肠癌发病无显着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OR=5.396,P<0.01)、吸烟(OR=2.889,P=0.012)、饮酒(OR=10.757,P<0.01)、慢性胆囊炎(OR=5.006,P=0.024)为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t=5.944,P<0.01)、极低密度脂蛋白(t=3.987,P<0.01)、载脂蛋白a1(t=5.906,P<0.01)、载脂蛋白b(t=4.029,P<0.01)、总胆固醇(t=4.739,P<0.01)、纤维蛋白原(t=2.361,P=0.019)、CEA(t=1.985,P=0.049)对结直肠癌有显着影响。结论:1、糖尿病、吸烟、饮酒、慢性胆囊炎是结直肠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纤维蛋白原、CEA高提示发生结直肠癌可能性大,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水平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密切相关,有效控制指标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

李佳[5](2018)在《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阐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于结直肠息肉发病高危人群早期进行结肠镜筛查,有助于发现和切除腺瘤性息肉,预防结直肠腺瘤癌变,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0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35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组)与同期住院的319例结肠镜检查正常或为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点,比较息肉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及饮酒史、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影响,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直径大小、单发或多发的结直肠息肉与性别、年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1.息肉组男性患者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为57(49-65)岁,以中位数为界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2.息肉组患者吸烟、饮酒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息肉组血糖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及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P<0.001;P<0.001;P=0.00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研究对象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性、血糖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及吸烟、饮酒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男性(P=0.042)、血糖≥7.1 mmol/L(P=0.0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 mmol/L(P<0.001)、甘油三酯≥1.80 mmol/L(P<0.001)、尿酸≥428μmol/L(P<0.001)、吸烟(P<0.001)、饮酒(P=0.005)的研究对象更易患结直肠息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患者较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患者年龄较高(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性别、血糖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部位、不同直径、单发或多发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男性、血糖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及吸烟、饮酒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2.腺瘤性息肉的发病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3.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部位、不同直径大小、单发或多发与性别、年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血清尿酸水平无相关性。

崔显念,柳洪周,李宗清,汪静涛,李叶静,向灿,周梦莹[6](2016)在《结直肠癌患者脂类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的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脂类水平变化,探讨患者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方法收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5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75例结直肠良性疾病和75名健康对照者TC、TG、LDL-C、HDL-C、载脂蛋白ApoA和ApoB水平,同时检测抗氧化酶类的活性、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TG、LDL-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良性病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而TC、ApoA、ApoB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而HDL-C的比较中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和TNM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直肠癌患者体内脂类的物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抗氧化酶类的活性、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出现异常变化,脂类的氧化应激水平出现异常,抗氧化物质活性亦出现异常。

于珍珍,李可,耿尊恩,陈云云[7](2013)在《血脂、血钙水平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文中提出背景:一些研究表明脂代谢和血钙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腺瘤(CRA)和结直肠癌(CRC)有一定关联。目的:明确血脂、血钙水平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并符合入选条件者的病史资料,根据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别归入CRA组(n=84)、CRC组(n=68)和对照组(n=88)。分析三组间血脂(TC、TG、LDL-C、HDL-C、apoAⅠ、apoB)、血钙水平的差异,血脂、血钙水平与CRA、CRC的相关性以及血钙水平与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RA、CRC患者存在明显血脂、血钙异常。高TC、高TG、高LDL-C、低HDL-C、低apoAⅠ、低血钙与CRA相关(P<0.05),低TC、高TG、低HDLC、低血钙与CRC相关(P<0.05)。CRA、CRC患者的血钙水平均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TG、低HDL-C、低血钙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TG可能为促进因素,HDL-C和血钙可能为保护因素。

秦文,庄丽维,李滨,凌霄华,王立国,于欣[8](2013)在《IGF-Ⅰ调节血脂异常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的研究表明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复发及癌变有必然的联系,是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风险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作为一种重要的循环内分泌多肽,参与了调节脂代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的过程,且已有众多研究证实IGF-Ⅰ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及结直肠腺瘤向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就IGF-Ⅰ调节血脂代谢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王英,顾勤[9](2013)在《探讨血脂异常与大肠息肉的关系及病因病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相关研究提示大肠息肉与血脂异常存在一定的联系。文章拟从饮食、情志的异常为病因,以痰瘀为病理基础,以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脾肾亏虚为病机,探讨大肠息肉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王英[10](2013)在《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西医病理类型分布特点,比较大肠息肉各证型间的血脂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分析不同的血脂水平是否会影响腺瘤的发生与恶变,从而为探讨大肠息肉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大肠息肉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2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住院的12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性别、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肠镜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提示统计结果有显着性差异。结果:共收集120例病例,其中男63例(占53%),女57例(占47%),男女之比为1.11:1。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为55.23士14.62岁。血脂正常7例(5.83%),血脂异常113例(94.17%);四项指标(x±s)分别为:TC(5.05±1.61)、TG(1.65±0.89)、 HDL-C(1.14±0.35)、LDL-C(3.43±0.85)。1.大肠息肉的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但与血脂水平的高低的相关性不明显。2.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主要有四类:脾虚瘀结证56例(占46.7%)、湿热瘀阻证38例(占31.7%)、肝郁脾虚证19例(占15.8%)、脾肾阳虚证7例(占5.8%),脾虚瘀结证与湿热瘀阻证较常见。3.大肠息肉的西医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71例(占59.2%),非腺瘤性息肉49例(占40.8%),腺瘤性息肉较常见。4.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与病理类型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5.不同年龄段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病理类型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6.性别与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及病理类型分布无显着相关性(p>0.05)。7.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与血脂的关系:不同中医证候的TC、HDL-C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中医证候的LDL-C、TG无统计学差异(P>0.05)。8.大肠息肉的病理证型与血脂的关系:不同病理类型的TC、LDL-C、TG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HDL-C水平(p>0.05),无统计学差异。9.腺瘤性息肉与血脂的关系:管状腺瘤、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及绒毛状管状腺瘤与TC、 HDL-C、LDL-C、TG的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常见有脾虚瘀结证、湿热瘀阻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等,TC水平偏高的多见于湿热瘀阻证, HDL-C升高者多为脾肾阳虚证,但LDL-C、TG在中医各证候中的水平差异性不大;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多见,TG、LDL-C水平升高者多为腺瘤性息肉,TC水平偏高的多为非腺瘤性息肉,而]HDL-C的差异性不大;管状腺瘤、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及绒毛状管状腺瘤三者间的HDL-C、LDL-C、TG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血脂可能不参与腺瘤的恶变过程。

二、结直肠腺瘤患者血脂及脂蛋白、血钙、维生素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直肠腺瘤患者血脂及脂蛋白、血钙、维生素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肠息肉病因学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饮食习惯
2 钙、维生素D、叶酸
3 代谢综合征
4 Hp
5 胆囊疾病
6 肠道菌群
7 小结

(2)济生乌梅片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复发率评价
        2.4 腺瘤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2.5 安全性指标
        2.6 安全评价
        2.7 数据管理
        2.8 统计分析
        2.9 受试者权益保护
        2.10 质量控制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2.1 一般资料
        2.2 流行病学资料
        2.3 入组前结直肠腺瘤情况
    3 治疗后结直肠腺瘤复发情况
        3.1 三组间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
        3.2 三组复发患者的腺瘤情况比较
    4 影响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4.1 影响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4.2 影响腺瘤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 安全性观察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认识及预防
    2 碳酸钙D3片对照组设立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疗效分析
    3 中医对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认识
    4 济生乌梅片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理论分析
    5 济生乌梅片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1年复发率
    6 济生乌梅片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腺瘤的直径
    7 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8 不足和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防治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知情同意书
附临床病例观察表

(3)胆囊切除、甘油三酯以及NLR与腺瘤性肠息肉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诊断标准
        2.1 结直肠息肉诊断标准
        2.2 结直肠息肉病理分型标准
        2.3 胆囊切除诊断标准
        2.4 血脂水平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实验室资料
    4 研究分组
    5 伦理审查
    6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一般情况描述
        1.1 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整理
    第二部分 胆囊切除组与无胆囊切除组患者肠息肉发生情况的比较
        2.1 胆囊切除组与无胆囊切除组肠息肉患者占比的比较
        2.2 胆囊切除对肠息肉类型、数目、大小、形态、部位的影响
    第三部分 腺瘤性息肉发生相关因素的探索
        3.1 腺瘤性息肉发生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 腺瘤性息肉发生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3.3 甘油三酯与NLR联合检测腺瘤性息肉效能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材料
    2.研究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
    3、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
讨论
    1、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2、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3、饮酒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4、慢性阑尾炎与结直肠的关系
    5、其他指标与结直肠癌的相关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
    2.2 影响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
        2.2.1 吸烟及饮酒
        2.2.2 饮食及运动
        2.2.3 性别及年龄
        2.2.4 代谢综合征
    2.3 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
    2.4 结直肠息肉的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及病例资料
        3.1.1 入选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内镜设备、肠道准备及操作
        3.2.2 血液生化检测设备及检测参考值
        3.2.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结直肠息肉组与对照组血液生化指标
    4.2 息肉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
    4.3 结直肠息肉临床特点分布情况
    4.4 不同病理类型、不同部位、单发或多发、不同直径大小结直肠息肉患者资料的比较
第5章 讨论
    5.1 结直肠息肉发病的一般临床特点分析
    5.2 血脂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关系
    5.3 血糖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关系
    5.4 血清尿酸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关系
    5.5 吸烟、饮酒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关系
第6章 研究不足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血脂、血钙水平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血脂、血钙水平
    三、血脂、血钙水平与CRA、CRC的相关性
    四、结直肠肿瘤患者血钙水平与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
讨论

(8)IGF-Ⅰ调节血脂异常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IGF-I与结直肠腺瘤发生及恶变的关系
2 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脂代谢及其与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的关系
    2.1 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脂异常
    2.2 血脂异常与结直肠腺瘤发生及恶变的关系
3 IGF-Ⅰ调节血脂水平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中的作用
4 结语

(9)探讨血脂异常与大肠息肉的关系及病因病机(论文提纲范文)

1 饮食失宜, 脾失健运
2 情志不调, 肝失疏泄
3 脾肾亏虚

(10)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大肠息肉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发病机制
        1.4 组织病理分型
        1.5 大肠息肉的复发与癌变
    2 中医学对大肠息肉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传统医学对大肠息肉病名的认识
        2.2 大肠息肉的病因病机
        2.3 大肠息肉的中医分型
        2.4 大肠息肉的中医治疗
    3 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3.1 传统医学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2 现代医学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4 大肠息肉与血脂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纳入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的收集
        2.2 数据库的建立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大肠息肉中医证候与西医病理分型分布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3.3 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分型、西医病理分型与年龄的关系
        3.4 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类型、西医病理分型与性别的关系
        3.5 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与血脂指标的关系
        3.6 大肠息肉西医病理类型与血脂指标的关系
第三部分 讨论
    1 大肠息肉的一般资料特点
    2 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3 大肠息肉中医证候与血脂的关系
    4 大肠息肉病理类型与血脂的关系
    5 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候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6 研究结果对临床上大肠息肉防治的意义
        6.1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6.2 结合血.脂指标,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
    7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结直肠腺瘤患者血脂及脂蛋白、血钙、维生素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肠息肉病因学相关性研究进展[J]. 龙思丹,孙希珍,赵栋燕,姚树坤,季双双. 医学综述, 2020(14)
  • [2]济生乌梅片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 孙志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胆囊切除、甘油三酯以及NLR与腺瘤性肠息肉相关研究[D]. 龚裕洁.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4]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D]. 李伟鹏.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5]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分析[D]. 李佳. 吉林大学, 2018(01)
  • [6]结直肠癌患者脂类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的评价研究[J]. 崔显念,柳洪周,李宗清,汪静涛,李叶静,向灿,周梦莹.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S1)
  • [7]血脂、血钙水平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J]. 于珍珍,李可,耿尊恩,陈云云. 胃肠病学, 2013(09)
  • [8]IGF-Ⅰ调节血脂异常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中的作用[J]. 秦文,庄丽维,李滨,凌霄华,王立国,于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1)
  • [9]探讨血脂异常与大肠息肉的关系及病因病机[J]. 王英,顾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4)
  • [10]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D]. 王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结直肠腺瘤患者血脂、脂蛋白、血钙和维生素C水平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