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中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

苗族中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

一、传统苗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成瑞雪[1](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研究表明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关璇[2](2020)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各30例。治疗组取扁担穴、肩关穴、莲花穴;对照组取肩三针(肩髃穴、肩前穴、肩贞穴)、中平穴为主穴,取手三里穴、养老穴、外关穴、尺泽穴为配穴。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每3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周。记录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的VAS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CMS评分(Constant Murley Score,CMS),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分析,对比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普通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种疗法对治疗肩周炎均有效,且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组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2、两组患者VAS评分、CM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第1疗程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疗程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治疗初期两种疗法对于改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无差异,在治疗后期两种疗法对于改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才有明显的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VAS评分、CMS评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第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第2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均统计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组患者无论是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还是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2个疗程的疗效优于1个疗程。结论:1、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及普通针刺法均能有效地改善旁巴尹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肩关节运动功能,但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在治疗后期的疗效更优。2、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和进行深入研究。

管子金[3](2020)在《基于R语言的王乐亭近代经验治疗肝区痛、腰腿痛用穴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王乐亭教授作为现代针灸处方学的创始人物之一,其创立的针灸处方在当代针灸处方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仍被广泛应用,极具研究价值。本研究首次对王乐亭教授记录于1959年——1975年的500余份病案进行整理,并将整理出的完整的王乐亭教授在1960年1月——1974年9月针灸治疗肝区痛和腰腿痛处方分别进行分析。首次引入R语言作为工具进行针灸处方的数据挖掘全流程分析,对王乐亭教授临床治疗用穴针灸处方特点开展探析,旨在解析其中的选穴规律和成方特色,为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一般资料:选用整理出1960年1月——1974年9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和病房就诊记录出现肝区痛/腰腿痛的134首/104首针灸处方。纳入标准:有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病案中有完整的关于肝区痛/腰腿痛的主诉、针灸处方、王乐亭教授签名或盖章的病案。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2.建立数据库:将纳入的134首/104首针灸处方参考《针灸学》分别进行标准化并录入到Excel 2016中,建立王乐亭教授治疗肝区痛/腰腿痛穴位库。采用第三人校对的方法保证录入内容的准确性,录入内容包括:医生姓名、穴位、就诊时间、性别、病人编号、年龄。3.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方法:本研究基于Mac系统,采用R 3.6.1进行数据清洗、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这是首次将R语言引入针灸处方数据挖掘的全流程分析,以区别目前采用多种数据分析软件配合使用的针灸处方数据挖掘方法,另可基于R语言优越的可视化技术绘制出散点图、网状图和热力图,同时保留R源代码,以保证可重复性,提高了数据挖掘分析的效率。在本研究中的采用arules version 1.6-4进行关联规则分析,R基础包stats中hclusts函数进行层次聚类,和arulesViz和heatmap函数进行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1.王乐亭教授在治疗肝区痛时,使用穴位51个,总频次577次,使用最多的穴位为:合谷(73次)、肝俞(55次)、足三里(52次)、脾俞(51次)、曲池(45次)。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132次),其次是手阳明大肠经(121次)和足阳明胃经(83次)。特定穴使用个数为34个,占总经穴数的65.38%,总使用频次为729次。交会穴的使用穴位数量和频次最高(133次),其次为背俞穴(125次)、五腧穴(120次)和募穴(120次)。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治疗肝区痛,穴位关联度最高的为肝俞=>脾俞。聚类结果显示,有四种类穴位组合。2.王乐亭教授在治疗腰腿痛时,使用穴位95个,总频次598次,使用最多的穴位为:阳陵泉(36次)、环跳(34次)、足三里(30次)、曲池(25次)、委中(24次)。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使用个数为62个,占总经穴数的65.26%,总使用频次为690次。五腧穴的使用穴位数量和频次最高(218次),其次为交会穴(139次)、下合穴(104次)、八会穴(62次)和背俞穴(60次)。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治疗腰腿痛,穴位关联度最高的为肾俞=>委中、环跳=>委中、环跳=>足三里、阳陵泉=>足三里、曲池=>委中、三阴交=>足三里。聚类结果显示,有两类穴位组合。研究结论:1.在建国早期,由于当时整个北京地区卫生条件的限制和疾病预防条件的缺失,罹患肝区痛和腰腿痛的患者年龄多集中于中青年,发病年龄区间大致在26-45岁之间,以男性患者为主。2.本研究在临床上总结出王乐亭教授治疗肝区痛主症配穴组合为:合谷、脾俞、肝俞、足三里、期门、曲池、章门,核心穴位组合为肝俞、脾俞、足三里、合谷,具有疏肝理脾,止胁痛的功效。确定了王乐亭教授治疗肝区痛多采用调补五脏兼理气血治痛的法则,体现了其“治其本,以胃为先”的学术思想和重视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选穴原则;在名老中医针灸处方的研究方法上,首次引入了R语言作为工具,拓宽了应用于名老中医针灸处方的数据挖掘思路,对于已经故去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整理、研究、传承与创新,以及针灸处方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3.通过本研究,立足于真实病案,发现王乐亭教授在腰腿痛的针灸治疗上从腰腿痛所在的胆经循行部位入手,多选择五腧穴中合穴和输穴,重视多条阳经间、同名经间、同经间、和表里经间的配伍使用,核心穴位组合为委中、环跳、足三里、肾俞、命门。通过针刺进而调整整体脏腑(肝脾肾)气血的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并在王乐亭教授“腰痛八针”针灸处方的基础上归纳出“腰痛十针”,穴位依次为:命门、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具有临床价值的名老中医思想的穴位配伍组合。对于已经故去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发掘和整理、研究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胡月[4](2020)在《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杵针及艾灸疗法均符合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扶正”根本干预原则,因而在CRF治疗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本文系统化研究杵针及艾灸疗法(包括杵针疗法、艾灸疗法及杵针艾灸联合疗法共三种方案)干预CRF的临床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杵针及艾灸疗法在CRF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系统化护理学证据支撑,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创新性和科学性是开展课题研究的首要标准,而先导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则是保证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首先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完成杵针及艾灸疗法在CRF患者中应用的文献研究,然后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文献研究结果设计并开展补充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从而最终获得研究目标中全面的系统化证据。(1)第一节文献研究以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和万方网(Wan Fang)等中文数据库,同时配合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所有杵针及艾灸疗法干预CRF的RCT。按照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参照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依据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进行RCT的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成都某大学附属医院伴有气虚型CRF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CR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杵针组和杵针艾灸组,每组各36例。三组CRF患者均接受姑息化疗及常规护理等基础治疗,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加杵针疗法,杵针艾灸组在杵针组基础上补加无烟艾灸疗法。终点评估指标选用简明疲乏量表(BFI)、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辅助评估指标选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化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收集干预前中后每个环节的各种临床数据资料,选用恰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和评价。采用SPSS 26.0版软件对数据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纳入28篇RCT(2249例CRF患者),其中艾灸组患者1125例,对照组患者1124例。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基础疗法,艾灸联合疗法能显着提高CRF治疗的总有效率,显着降低中重度CRF患者的数量,显着改善患者的CRF疲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显着改善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基本特征和干预前疗效性指标在三组CRF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性良好。(1)终点结局指标评估:BFI评分、PFS-R评分在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杵针组、杵针艾灸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评分降低;三组干预后的BFI评分、PFS-R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效果优于杵针组。(2)辅助结局指标评估:QLQ-C30评分在各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降低,杵针组、杵针艾灸组生活质量均提高;三组干预后的QLQ-C30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效果优于杵针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发生率低于杵针组。化疗所致脱发、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发生率在三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杵针或艾灸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杵针或艾灸的单一疗法及杵针艾灸联合疗法干预CRF均安全有效,均能显着改善CRF患者的疲乏状态和生活质量,且能有效降低常规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对于伴有CRF的NSCLC患者来说,杵针与无烟艾灸的联合疗法较单一杵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更佳。杵针护理及艾灸护理均符合“扶正”的CRF根本干预原则,因而用来干预癌症及癌症治疗损伤患者正气所致的CRF能达到扶正强身的独特疗效。杵针及艾灸疗法均具有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优势,在CRF干预中可作为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推广。

庞栋升,张珏,庞荣杰,梁运特,王峰,蒋宗滨[5](2020)在《健能生物透骨液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健能生物透骨液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和甲钴胺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塞来昔布和甲钴胺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健能生物透骨液外敷患处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受限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45%(121/1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2%(110/1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和临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较为明显(P <0.05)。两组一般资料(病程、年龄、性别)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能生物透骨液对颈肩腰腿痛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颈肩腰腿疼痛症状、消除肿胀,改善局部功能受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敏[6](2019)在《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不同针刺深度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差异,总结毫针深刺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优势特点。方法:将64例血瘀型腰痛(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浅刺组和深刺组,各32例。深刺组穴位处方为如下:主穴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配穴为膈俞、环跳、风市、委中、承山、昆仑。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在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三穴时深度为2.5-3.0寸,以患者产生从腰部向下肢放射样针感为最佳,配穴进针深度为1.0寸,要求出现局部酸、涨等针感后留针20分钟。浅刺组选穴同深刺组,根据患者不同体型,在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三穴时深度为0.5-1.0寸,要求产生局部得气感,同时不要求产生放射性针感,余穴针刺方法同深刺组。每周治疗2次;以5次治疗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设置5个评测时间点,分别为首次治疗后、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和治疗结束4周随访时。客观评价两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定、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差异。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 23.0软件完成。结果:患者基线比较:64例患者性别、年龄、现病程、体重指数,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和治疗前ODI指数的基线情况无组间差异(P>0.05)。即时效应:首次治疗后,浅刺组和深刺组患者腰部和下肢VAS评分均下降(P<0.05),直腿抬高试验积分提高(P<0.05),深刺组即时效应优于浅刺组(P<0.05)。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治疗1个疗程后,浅刺组和深刺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8.75%和21.8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93.75%(P>0.05)。在治疗2个疗程后,浅刺组和深刺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1.88%和46.8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6.88%(P>0.05)。累积效应:经过1个疗程和2个疗程治疗后,浅刺组和深刺组患者腰部和下肢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ODI指数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深刺组对腰痛和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积分、膝踝反射及ODI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浅刺组(P<0.05)。而两组对下肢肌力和趾背伸力的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结论:(1)针刺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具有即时效应,毫针深刺对腰痛和下肢痛以及患肢直腿抬高试验的即时效应优于毫针浅刺。(2)针刺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效果确切,毫针深刺对腰部和下肢疼痛、患肢直腿抬高、膝踝反射以及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改善效果优于毫针浅刺。两组均能显着改善下肢肌力和趾背伸力,治疗效果无差异。(3)治疗2个疗程后,毫针深刺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治愈率高于毫针浅刺。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但组间差异不明显。

付静,崔瑾[7](2016)在《临床常用的几种苗医外治方法浅析》文中研究表明苗医药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预防、治疗疾病的经方验法,其中外治法尤为丰富,且临床使用广泛、疗效显着。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临床报道为线索,对常见的几种苗医外治法进行分析,期望对苗医外治方法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龙宇晓,王庭军[8](2015)在《苗学史谱系视阈下的当代中国苗族医药研究史——兼论中国苗学通史编纂研究的结构体系问题》文中指出在中国苗学历史谱系的建构中,苗族本土知识研究的发展历程应是其结构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这当中又尤以传统苗族医药知识系统的发掘和研究历史为甚。苗族医药历史悠久,研究者众多,成果显着,独具民族特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苗族医药研究在学术理论建设、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医药遗产保护、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从学术史谱系建构的角度对当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中国苗族医药研究史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把握苗族医药研究的前沿动态,有助于完善中国民族医药学体系的建设,而且能够深化我们对于苗学本体内涵及其发展进程的理解,也有利于推动我们对当下学术界关心的中国苗学通史编纂结构体例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李守栋[9](2007)在《电针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腰腿痛是针灸临床的常见病。慢性是指急性期已过,病程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腰腿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病因复杂、发病率很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除小儿较少见外,其余年龄均可患病,尤以青壮年为最多见。国外统计,美国居民80%的人、瑞典居民65%的人在其工作年代患过腰痛。国内也有统计,腰腿痛患者的门诊仅次于感冒和心血管病。因此,它是一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世界性疾病。本研究在系统回顾祖国医学及针灸学对腰腿痛的传统认识及目前实验机理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电针的治疗方法,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对慢性腰腿痛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和研究。在临床观察上,针灸对慢性腰腿痛的治疗要点在于辨病变部位所属经络。“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通过经络辨证,分清腰腿痛的所病经络,可为选穴处方打下基础,增强针灸治疗的针对性,同时结合辨证施治,局部近取和循经远取结合取穴。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选择与腰腿痛关系最为密切的症状、下肢功能活动、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量化评分,研究结果表明,此量化评分法,能较客观地评价腰腿痛。而且操作方便,灵敏度高,能很好地反映毫针组和电针组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都有显着效果,也显示两组疗效间有非常显着差异。两种积分评定都显示:电针组显着优于毫针组,即电针组对腰腿痛疼痛的缓解疗效显着地优于单纯毫针组。同时显示运用“腰腿痛病人调查表”来评估针灸治疗效果是客观、有效和人性化的。反应了针灸治疗腰腿痛的效果和机理是具有现代医学理论科学根据的。针灸治疗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预防和阻止了引起腰腿痛的腰椎环境退变的发生和发展,应加以推广和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腰腿痛其作用机理在于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消除炎性介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缓解肌痉挛,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起到消炎镇痛作用。我们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不论是毫针还是电针治疗慢性腰腿痛,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在同样取穴和疗程情况下,则电针组的疗程明显优于单纯毫针组,其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且症状减轻所需时间亦明显较单纯毫针组短;在病例的治愈率方面亦明显优于单纯毫针组,其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同时,在缓解腰腿痛疼痛,改善腰腿痛患者的症状、功能及临床体征等方面,电针组也比单纯毫针组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电针对于慢性腰腿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在实验研究上,由于腰腿痛属于神经病理痛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也是以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为主。因此,本研究选择周围神经损伤性痛模型模拟腰腿痛的临床神经病理性痛的症状,主要选择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通过对大鼠神经行为学指标的观测和外周血及脊髓组织β-内啡肽含量的测定来探究电针镇痛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电针治疗与单纯毫针治疗相同,对造模大鼠的热敏刺激的痛阈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针刺可以提高大鼠术侧机械性痛阈,而电针效果更显着。出现机械性痛觉过敏,这可能与损伤神经的方式和多少有关。电针不仅可以改善外周神经的损伤症状,同时还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的机制达到镇痛作用,此模型中大鼠术侧机械痛阈改善方面电针优于单纯针刺,这可能就是电针作用的一个方面。针刺镇痛与β-内啡肽有关,可能是针刺刺激了中枢,促进β-内啡肽的合成和在外周的释放,使中枢β-内啡肽水平及外周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参与镇痛等作用。本实验电针治疗组以普通针刺与电刺激的有机结合,其改善作用明显强于手针组,β-EP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其作用的一个方面。

李建南,张聚虹,熊哨德[10](2001)在《传统苗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传统苗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苗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一、调出方(卖方)
        二、调入方(买方)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壮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证候分型
        1.3 治疗方法
    2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研究
        2.1 壮医莲花针
        2.2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2.3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临床应用
    3 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3.1 病名
        3.2 病因病机
        3.3 证候分型
        3.4 治疗方法
    4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4.1 流行病学
        4.2 病因及发病机制
        4.3 分期
        4.4 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2.3 不良事件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断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2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治疗方案探讨
        1.1 理论依据
        1.2 选穴依据
    2 作用机制探讨
    3 治疗效果探讨
        3.1 祛痛效果
        3.2 改善肩关节功能效果
    4 不足与展望
        4.1 存在的问题
        4.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民族医学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R语言的王乐亭近代经验治疗肝区痛、腰腿痛用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王乐亭教授生平
    综述二: “老十针”处方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前言
    研究一: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的王乐亭教授治疗肝区痛的临床用穴特点探析
    研究二: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的王乐亭教授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用穴特点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癌因性疲乏的文献回顾
        (一)癌症及癌因性疲乏的疾病负担
        (二)癌因性疲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癌因性疲乏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二、杵针及艾灸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一)杵针疗法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二)艾灸疗法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三、基于文献回顾的本研究整体设计思路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及筛选
        (三)文献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
        (四)数据分析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二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与终止标准
        二、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总体设计
        (二)样本量估算
        (三)分组及盲法
        (四)干预措施
        (五)评价指标及工具
        (六)研究的整体质量控制
        (七)伦理原则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第一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一、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三、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结果
        (一)艾灸干预CRF疗效的终点指标分析
        (二)艾灸干预CRF疗效的辅助指标分析
        (三)艾灸干预CRF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第二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一、病例收集情况
        二、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一)人口社会学资料比较
        (二)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比较
        (三)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的疗效性指标比较
        三、三组患者干预疗效的比较分析
        (一)三组CRF干预的终点评估指标分析
        (二)三组CRF干预的辅助评估指标分析
        四、杵针及艾灸相关的不良事件观测情况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第一节系统评价/Meta分析讨论
        (二)第二节随机对照试验讨论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疗法在CRF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健能生物透骨液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疗效评价标准
        1.4.1 临床主要症状评分
        1.4.2 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3 讨论

(6)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方法及盲法
    2.3 安全性评价
    2.4 依从性评价
    2.5 治疗方案
    2.6 评估工具
    2.7 观察周期
    2.8 统计学方法
    2.9 临床流程图
3.试验结果
    3.1 基线分析
    3.2 组间基线比较
    3.3 即时效应
    3.4 累积效应
    3.5 安全性比较
    3.6 依从性比较
4.讨论
    4.1 试验结果的分析
    4.2 对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认识
    4.3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4.4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4.5 患者宣教的重要性
    4.6 本试验的局限与展望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深刺组针刺方法的优化
附录二 :严重不良事件记录表(Severe Adverse Event)
附录三 :文献综述 针刺针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四 :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论文

(7)临床常用的几种苗医外治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苗医外治法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常见苗医外治疗法浅析
    2.1 药针疗法:
        2.1.1 弩药针 (又名糖药针) 疗法:
        2.1.2 硫磺针:
    2.2 熏蒸疗法:
    2.3 外敷疗法:
    2.4 刮治 (刮痧) 疗法:
    2.5 针挑 (挑筋) 疗法:
    2.8 推拿疗法:
3 存在问题
4 思路与展望

(8)苗学史谱系视阈下的当代中国苗族医药研究史——兼论中国苗学通史编纂研究的结构体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当代苗族医药理论研究
二、苗族医药临床研究的深化
三、苗族医药数据库的建设
四、苗族医药保护开发成果显着
结语

(9)电针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传统医学对腰腿痛的认识
        (一) 病名与症状
        (二) 病因病机
        (三) 腰腿痛常见症候及分类
        (四) 治则治法
        (五) 中医药治疗腰腿痛近况
    二、针灸学对腰腿痛的认识
        (一) 针灸治疗腰腿痛探源
        (二) 针灸治疗腰腿痛的机理研究
        (三) 针灸治疗腰腿痛临床研究进展
        (四) 电针镇痛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1. 病例来源
        2. 实验病例标准
        3. 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1. 取穴
        2. 操作
    三、观察项目
        1. 疗效评定
        2. 疼痛改善程度评分
        3. 疼痛综合评分
        4. 疗次评定
    四、治疗结果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两组治愈病例所需疗次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10次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综合评分差值的比较
    五、讨论
        1. 关于慢性腰腿痛
        2. 关于选穴组方
        3. 关于腰腿痛疼痛评定
        4. 关于症状及功能评定
        5. 关于疗效评定
    六、结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二、结果
        1. 神经行为学指标变化情况
        2. β-内啡肽的变化情况
    三、讨论
        1. 关于动物模型
        2. 关于选穴组方
        3. 关于大鼠神经行为学
        4. 关于β-内啡肽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传统苗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旁巴尹(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关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基于R语言的王乐亭近代经验治疗肝区痛、腰腿痛用穴规律研究[D]. 管子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胡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健能生物透骨液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庞栋升,张珏,庞荣杰,梁运特,王峰,蒋宗滨. 中医临床研究, 2020(06)
  • [6]不同针刺深度治疗瘀血型腰痛(腰突症)的临床观察[D]. 赵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临床常用的几种苗医外治方法浅析[J]. 付静,崔瑾.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03)
  • [8]苗学史谱系视阈下的当代中国苗族医药研究史——兼论中国苗学通史编纂研究的结构体系问题[J]. 龙宇晓,王庭军. 民族论坛, 2015(07)
  • [9]电针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 李守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传统苗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J]. 李建南,张聚虹,熊哨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1(06)

标签:;  ;  ;  

苗族中药治疗腰腿痛150例临床总结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