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鼻咽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一、鼻咽癌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春容,姜雯频,陈玉平,杨艳,胡露,胡敏,邹泳锋[1](2021)在《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及希望水平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和Herth希望量表(HHI)对120例鼻咽癌病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与希望水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34.22±2.32)分,希望水平总分为(34.93±2.55)分,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检出率水平较高,且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可缓解其恐惧疾病进展水平。

张扬帆,黄心怡,陈传本[2](2021)在《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鼻咽癌作为头颈癌中的重要成员,其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广泛分布于东非和亚洲,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约12.9万例,死亡病例约7.3万例。由于鼻咽癌早期诊断特异性不强,多数鼻咽癌患者首诊时已处于癌症中晚期。因此研究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随着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环状RNA逐渐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部分环状RNA可竞争性结合miRNA,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癌症的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环状RNA相对于线性RNA更为稳定,使其具有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该文总结了鼻咽癌中环状RNA的研究现状,探讨环状RNA对鼻咽癌增殖、转移和侵袭等的影响,为鼻咽癌的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马双双[3](2021)在《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预后多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背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指发生于鼻咽及其侧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我国头颈部肿瘤的首位。鼻咽癌有三种病理亚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又分为分化癌和未分化癌。鼻咽癌具有发病部位隐匿,易发生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因此,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预后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鼻咽癌的发病情况与地域、种族有一定的相关性,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相对复杂,且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的影响因素鲜有相关报道,因此研究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的预后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的相关预后因素,建立有效的疗效预测及预后模型,以达到降低鼻咽癌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的目的,同时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收治入院的67例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通过对病例资料进行筛选,最终入组53例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并对纳入本研究的患者进行随访,建立详细的临床研究数据库。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用Kaplan-Meire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缺失值的处理采用序列平均值填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3例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1年、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30%、59.90%、47.60%;总生存率分别为93.90%、64.40%、50.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史(P=0.014)、远处转移(M分期,P=0.044)、中性粒细胞(P<0.001)、血小板(P=0.01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41)、是否放疗(P<0.001)、同步放化疗是否联合靶向治疗(P=0.036)与鼻咽癌患者PFS有相关性。临床分期(P=0.040)、远处转移(M分期,P=0.011)、白细胞(P=0.008)、中性粒细胞(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40)、是否放疗(P<0.001)、中医药治疗时间(P=0.014)与鼻咽癌患者OS有相关性。非角化性分化型和非角化性未分化型与本组患者PFS和OS无统计学显着意义(PFS:P=0.291;OS:P=0.19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对本组复发、无法切除或转移性非角化性鼻咽癌的患者未产生生存获益(P=0.644),考虑与本组样本量少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05)、血小板(P=0.011)、同步放化疗是否联合靶向治疗(P=0.004)是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型鼻咽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P=0.002)、白细胞(P=0.01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30)、同步放化疗是否联合靶向治疗(P=0.004)、中医药治疗时间(P=0.002)是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型鼻咽癌患者的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临床分期、血小板水平、炎症状态均是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换言之,临床分期越晚,血小板水平及炎症状态越高,鼻咽癌患者的预后越差。饮酒也是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化程度并不能成为影响非角化性鼻咽癌的预后因素。以放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本研究中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可显着提高患者PFS,考虑同步放化疗联合以尼妥珠单抗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对鼻咽癌患者产生生存获益。免疫治疗对本组复发、无法切除或转移性非角化性鼻咽癌的患者未产生生存获益。中医药治疗高暴露(≥4M)是鼻咽癌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配合中药治疗时间延长,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同时也为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策略。

胡玥[4](2021)在《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对人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对体外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体内荷CNE2瘤裸鼠的肿瘤形成时间、大小、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其结果,进而对可能的机制进行rescue验证,探讨MENK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继而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实验方法一、MENK在体内及体外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1、MENK体外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体外培养人鼻咽癌CNE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Ctrl组)和MENK组,通过MTT法检测MENK对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计算MENK对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利用显微镜记录MENK对CNE2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两组间CNE2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有无差异;通过qRT-PCR检测CNE2细胞阿片受体的表达情况以及MENK对其表达有无影响;增加阿片受体NTX拮抗组,通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三组间CNE2细胞迁移、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情况;2、MENK体内对荷CNE2瘤裸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采用BABL/C Nude裸鼠30只,皮下注射CNE2细胞悬液制作荷CNE2瘤裸鼠模型。分设3组,即Ctrl组、MENK组及NTX组,其中Ctrl组给予注射生理盐水、MENK 组给予 50mg/kgMENK,NTX 组给予 NTX10mg/kg 0.5h 后再给 50mg/kg MENK,每日观察裸鼠状态及皮下CNE2瘤的生长情况,定期记录肿瘤体积变化,于第42天处死裸鼠,取瘤,称重、测量瘤体大小,对比三组间有无差异及其意义;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查看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差异,从而分析MENK对CNE2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途径。二、蛋氨酸脑啡肽(MENK)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迁移侵袭机理的实验研究通过WesternBlot检测MENK作用前后CNE2细胞中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推测MENK可能的作用途径;然后通过OGFr-siRNA瞬时下调OGFr的表达以及TGF-β/smad通路拮抗剂SB431542的应用干预CNE2细胞,再观察MENK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抑制作用的改变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分析β-catenin的降低在MENK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抑制作用中的意义,进而深入探讨MENK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迁移的可能机制。实验结果一、MENK可以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迁移1.MENK在体外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迁移(1)MTT实验结果表明MENK能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最佳作用时间为72h,IC50为4mg/ml。MENK可以明显改变CNE2细胞的形态,倒置显微镜下见CNE2细胞为扁平梭形细胞,相互衔接排列紧密,经MENK作用后,细胞排列松散,体积变大,核膜出现较多空泡,漂浮细胞增多。(2)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提示MENK通过阻断CNE2细胞的细胞分裂,使CNE2细胞大部分阻滞在G2/M期。经6mg/mlMENK作用48h后,处于G2/M期的CNE2细胞约占29.7%,而对照组为20.8%(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6.43%),MENK组细胞凋亡率为17.1%,二者差异显着(p<0.01),提示MENK有效抑制了CNE2细胞的分裂、促进了CNE2细胞的凋亡;(3)qRT-PCR检测到人鼻咽癌CNE2细胞有阿片受体MOR(μ)、DOR(δ)、KOR(k)及ZETA(ξ)的表达。经6mg/ml的MENK作用后,阿片受体表达情况较阴性对照ctrl组明显增多,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ENK能明显抑制CNE2细胞的迁移能力。与阴性对照组的62.13%相比,MENK组伤口愈合率仅达1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MENK组相比,NTX组的伤口愈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MENK可能通过作用在阿片受体发挥其抑制CNE2细胞迁移的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Ctrl相比,MENK组穿透成功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MENK有效抑制了CNE2细胞的侵袭能力;而与MENK组相比,NTX组的成功穿透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MENK可能通过作用在阿片受体发挥其抑制CNE2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2.MENK在体内可以抑制裸鼠CNE2瘤的生长(1)成功制作荷CNE2瘤裸鼠模型;(2)MENK组CNE2瘤的生长与Ctrl组相比,生长缓慢,42天处死后,MENK组CNE2瘤的体积和重量明显低于Ct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ENK可以抑制体内CNE2瘤的生长;与MENK组相比,NTX组CNE2瘤的重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ENK可能通过阿片受体抑制CNE2瘤的生长。(3)瘤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MENK组瘤细胞的密度降低,胞浆淡染,细胞核气球样变性,核仁明显,核固缩细胞较多,瘤细胞间血管减少,可见裸核的凋亡细胞;与MENK组相比,NTX可以部分抑制瘤组织的病理改变。(4)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提示与Ctrl组相比,MENK组中OGFr表达增高,胞浆和胞核均有增高,以胞核明显;与MENK组相比,NTX组OGFr表达有所减少,但较Ctrl组相比仍有上调,提示NTX可以部分抑制MENK的上调作用。二、MENK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CNE2细胞的侵袭迁移1.Westernblot筛查提示,与Ctrl组相比,MENK可以上调CNE2细胞中OGFr和E-ca蛋白的表达,下调Slug、Snail、p-smad3、β-catenin和TGF-β 1蛋白的表达,对Vimentin和N-ca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从而推断MENK可能通过调控TGF-β/SMAD通路来抑制CNE2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2.OGFr-siRNA可以成功瞬时干扰CNE2细胞中OGFr的表达。MENK作用于被OGFr-siRNA干扰的CNE2细胞时其侵袭迁移能力无明显下降(p<0.05),表明OGFr是MENK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3.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提示:与MENK组相比,SB组成功穿透的CNE2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拮抗TGF-β/SMAD通路后MENK对CNE2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降低;Westernblot实验结果提示:与MENK组相比,SB组中p-smad3、Slug及Snail等促侵袭的标志蛋白表达有所增多,结合二者结果分析,表明SB431542可以拮抗MENK对CNE2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提示MENK能通过TGF-β/SMAD通路来抑制CNE2细胞的侵袭能力。4.免疫荧光结果提示OGFr在CNE2细胞的胞浆和核内均有表达,MENK可以上调OGFr的表达,以胞核增多为主;MENK可以下调β-catenin的表达,并且β-catenin表达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胞核内表达量的减少。结论1.MENK可以直接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效杀伤CNE2细胞。2.MENK可以通过调节OGFr介导TGF-β/SMAD通路而发挥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抑制的作用。3.MENK可以上调阿片受体OGFr的表达,降低蛋白β-catenin在胞核的表达,有效抑制CNE2细胞的侵袭。

康艺[5](2021)在《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评估鼻咽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结果与鼻咽癌T分期、N分期、M分期及临床总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的72例经病理证实的符合入组标准的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8.43±10.95岁。所有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常规MR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检查,运用Omni Kinetics(OK)后处理软件,在病灶最大层面进行ROI勾画,得到4个定量参数:Ktrans、Kep、Ve以及Vp,对得到的定量参数进行直方图分析,得到直方图分析结果:每一个定量参数的第10%、25%、50%、75%、90%位数、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均数、峰度、偏度。所有患者TNM分期及临床总分期均由放疗科医师根据AJCC第8版以及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标准进行分期。所有数据运用SPSS 26.0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于鼻咽癌高低T分期患者年龄(连续型变量、定量数据)差异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对于计数资料性别、病理类型及EB病毒感染情况差异(分类变量、定性数据)采用x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结果与鼻咽癌T分期、N分期、M分期及临床总分期的相关性。比较与临床总分期有相关性的参数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纳入鼻咽癌患者72例,按照TNM分期分类,T1:14例,T2:10例,T3:37例,T4:11例;N1:12例,N2:47例,N3:13例;M0:68例,M1:4例。按照临床总分期分类,Ⅰ期:0例,Ⅱ期:3例,Ⅲ期:45例,Ⅳ期:24例。2、将T分期T1、T2划为低T分期组,T3、T4划为高T分期组。两组间的年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F=0.979,P=0.326),两组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841),两组间的EB病毒感染无显着差异(χ2=0.154,P=0.695),两组间的病理分型没有统计学差异(χ2=4.434,P=0.109)。3、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的Ktrans值的平均数与T分期存在相关性(r=0.455,P=0.045)。4、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的Ktrans、Kep、Ve、Vp各参数与N分期、M分期不存在显着相关性。5、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的Ktrans值的最大值(r=0.24,P=0.042)、中位数(r=0.233,P=0.049)、75%位数(r=0.262,P=0.026)、90%位数(r=0.254,P=0.031)、偏度(r=-0.237,P=0.045)、峰度(r=-0.368,P=0.001)以及Ve的中位数(r=0.247,P=0.036)与临床总分期具有相关性。6、Ktrans值的偏度、峰度在Ⅱ期、Ⅲ期、Ⅳ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06),Ktrans值的最大值、中位数、75%位数、90%位数以及Ve的中位数在Ⅱ期、Ⅲ期、Ⅳ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值的偏度、峰度随着临床分期增加而数值减小,Ktrans值的最大值、中位数、75%位数、90%位数以及Ve的中位数随临床分期增加而数值增大。结论:1、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的峰度和偏度反映了鼻咽癌的侵袭性和进展程度,是评估鼻咽癌精准分期的最有潜力和价值的参数。2、DCE-MRI直方图分析结果显示多个定量参数与鼻咽癌分期具有相关性,能够多参数反映肿瘤组织内部微灌注情况和微血管渗透特性,可以辅助鉴别鼻咽癌T分期和临床总分期,为研究鼻咽癌肿瘤异质性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提供研究方法。3、鼻咽癌分期越高,肿瘤组织内部异质性越明显。

胡蓉[6](2020)在《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依据,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为肿瘤病房移动医疗APP中鼻咽癌健康教育板块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结构式观察法,质性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形成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初稿;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对路径的条目和内容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终稿。使用变异系数法对各级条目进行权重赋值;运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集中程度对专家函询的结果进行科学性和可靠性检验;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结果:1.肿瘤科病房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现状:结构式观察和质性访谈的结果显示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缺乏计划,部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现状,87.96%的医务人员采用了口头教育的形式,另外书面表达占5.56%,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占5.56%,利用互联网/移动医疗设备仅占0.93%;肿瘤科/耳鼻喉科医务人员在鼻咽癌的治疗和护理的知识关注点多聚焦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上,而对鼻咽癌的同步化疗、后期康复锻炼关注不够。2.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简短版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QOL-NPC1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关系(social domain,SO)领域,学历较高者得分最低(56.52±17.39),而学历较低者得分最高(71.43±15.99),说明了高学历人群对自身社会关系的关注度较高,需求高;在毒副作用(side-effect do-main,SE)领域,调查显示随着治疗的推进,得分呈降低趋势,说明患者在治疗进行以及治疗结束后毒副作用日趋明显,需要医务人员的持续健康教育支持。3.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该路径共有三个层级,一级条目5项,二级条目20项,三级条目53项。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100%,说明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48和0.910,说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各级条目的协调性系数分别为0.275、0.110、0.222,P值<0.05,说明各函询专家对各级条目的意见较为一致;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采用重要性赋值和变异系数表示,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都大于3.5,变异系数小于0.25,说明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较好。结论:本文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依据,结合《“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件精神,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该路径结合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欠佳的现状和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各治疗阶段健康现状,将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五个转变阶段和患者的治疗阶段相融合,根据移动医疗的特点进行构建。该路径符合医护人员、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知识需求,为基于移动医疗的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

庞苏红[7](2020)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中发生放射性口腔炎提供相关经验与证据,有助于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高危患者,及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纳入2018年05月2019年10月于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资料收集表,对患者进行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吸烟、BMI、TNM分期、口腔PH值、口腔卫生情况、使用抗生素、化学药物治疗及使用口腔保护剂方面等临床指标。采用SPSS24.0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9例研究对象,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共有146例(86.4%),无口腔黏膜炎23例(13.6%);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中,I级口腔黏膜炎14例(9.6%),II级口腔黏膜炎58例(39.7%),III级口腔黏膜炎68例(46.6%),IV级口腔黏膜炎6例(4.1%)。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饮酒、婚姻状态、职业性质及医疗支付方式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吸烟和受教育程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疾病分期、口腔情况、合并化疗、黏膜保护剂及口腔PH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和白细胞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085,95%CI=1.012-1.615,P=0.023)、吸烟(OR=1.274,95%CI=1.095-2.007,P=0.008),口腔卫生情况越差[良(OR=1.223,95%CI=1.098-2.077,P=0.006;差(OR=1.367,95%CI=1.024-2.890,P=0.012)]及口腔PH值[7.0(OR=1.728,95%CI=1.4202.541,P=0.003)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明显相关,是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8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吸烟、口腔卫生情况、口腔PH值是影响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在对放射性黏膜炎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及健康教育,以降低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黄芳[8](2020)在《Hsacirc0020397在鼻咽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来获得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炎症组织circRNA差异表达谱。通过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了解差异表达circRNA的功能分类及相关通路。筛选出差异表达的hsacirc0020397并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验证,判断其作为鼻咽癌诊断新靶标的价值。[方法]1、选取鼻咽癌患者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确诊为鼻咽癌和慢性鼻咽炎症的组织样本,提取其中的RNA,检测总RNA纯度,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炎症组织表达量差异,获得鼻咽癌组织同鼻咽慢性炎症组织circRNA的差异表达谱,对测序结果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运用GO和KEGG富集分析方法,对初步筛查得出的差异表达的circRNA及其靶基因进行分析,分析差异circRNA的功能分类及相关通路。2、采用qPCR试验对差异表达谱进行验证,检测30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慢性鼻咽炎症组织中hsacirc0020397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表达量。利用Graphpad Prism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图。[结果]1、circRNA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通过初步筛选分析,共有796个circRNAs在鼻咽癌组织与慢性鼻咽炎症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且log2(foldchange的绝对值)≥1),其中包括232个表达上调的circRNAs和564个表达下调的circRNAs。2、circRNA的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结果:通过对差异表达circRNA的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得出:富集程度最高的生物学过程(BP)是细胞组装(cell projection assembly),富集程度最高的细胞成分(CC)是中心体(centrosome),富集程度最高的分子功能(MF)是GTP酶结合功能(GTPase binding)。3、circRNA的靶基因KEGG富集通路分析结果:我们将差异表达circRNA的靶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得到15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比较关键的通路分别是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感染和MAPK信号通路。4、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对有显着表达差异的circRNA的验证结果:实验选取1个变化明显(差异倍数较大)的上调hsacirc0020397(hsacircDOCK1024),在鼻咽癌组织标本和鼻咽癌慢性炎症组织标本中验证其表达,结果证实hsacirc0020397表达上调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1、获得了鼻咽癌组织与慢性鼻咽炎症组织的circRNAs差异表达谱。2、Hsacirc0020397经qPCR证实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有望成为鼻咽癌诊断的新靶标。

丁茹蕾[9](2020)在《“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探讨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放射性皮炎知-信-行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作为调查工具,于2018年9月1日—2019年10月30日对湖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3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了现状调查。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根据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行为、自我感受负担或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自我感受负担或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关系,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2)选择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8例),结合“斯金纳”理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对照组采用放疗科常规放射性皮炎健康宣教方式宣教;干预组采用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方式宣教,进行为期7周的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7周后测评两组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感情况。干预期间每天测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分级。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近似F检验、两样本独立t检验,近似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鼻咽癌放疗患者知识实际得分为(23.65±3.18)分,百分制得分为(57.62±15.31)分,知识水平为优、良、差者分别占26.8%、35.3%和37.9%。态度实际得分为(16.27±2.73)分,百分制得分为(68.34±7.37)分,态度优、良、差者分别占47.1%、28.6%、24.3%。行为实际得分为(31.63±5.79)分,百分制得分为(64.77±10.52)分,行为优、良、差者分别占39.4%、42.1%、18.5%。知识、态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放射性皮炎分级、放疗次数是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行为的影响因素。(2)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得分为(30.05±7.49))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情感负担(3.20±0.88)、身体负担(1.64±0.69)、经济负担(1.64±0.73)。TMN分期、家庭人均月收入、放疗次数、放射性皮炎分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总得分为(86.06±18.34)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正性态度(3.13±0.85)、自我决策(3.05±0.77)和自我减压(2.86±0.96)。家庭人均月收入、TMN分期、放疗次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感呈现负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知识对自我感受负担的总效应为-0.501,其中直接效应为-0.056,通过行为对自我感受负担的间接效应为-0.445;信念对自我感受负担的总效应为-0.191,其中直接效应为-0.103,通过行为对自我感受负担的间接效应为-0.087;知识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总效应为0.254,其中直接效应为0.071,通过行为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间接效应为0.183;信念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总效应为0.637,其中直接效应为0.148,通过行为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间接效应为0.488。(4)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放射性皮炎知-信-行水平、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知识、信念、行为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知识、信念、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前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总均分与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情感负担总均分和身体负担总均分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但其经济负担总均分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总均分、情感负担总均分和身体负担总均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总均分与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鼻咽癌放疗患者正性态度总均分、自我减压总均分和自我决策总均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研究发现有38例患者发生了Ⅰ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为16例,干预组为22例;有23例患者发生Ⅱ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为13例,干预组为10例;有8例患者发生Ⅲ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为5例,干预组3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Ⅳ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54.29%,干预组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37.14%。行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216,P=0.04。结论(1)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内容缺乏,医护人员需在放疗早期加强对放射性皮炎知-信-行的宣教。(2)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均处于中度水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心理变化的评估,有效利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3)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识和信念可直接对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感产生作用,还可以通过行为产生间接作用。(4)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程序,能帮助鼻咽癌放疗患者掌握放射性皮炎相关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建立自我护理的行为。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效能,减轻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

黄玲[10](2020)在《EBV抗体及核酸定量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及筛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EB病毒抗体及核酸定量检测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EB病毒EA-IgA、Rta-IgG、VCA-IgA及EB病毒DNA在鼻咽癌早期诊断、治疗及筛查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确诊、无远处转移且治疗方案为同步放化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实验组,鼻咽部炎症者、健康体检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鼻咽癌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对照组于体检或就诊时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EB病毒EA-IgA、RtaIgG、VCA-Ig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含量。招募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鼻咽癌筛查志愿者,共纳入8243个研究对象。采集纳入对象空腹静脉血2管,各5ml,分别用于EB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EB病毒VCA-IgA、Rta-IgG、EA-IgA三项抗体至少一项阳性(即EBV抗体阳性),且EBV DNA同时阳性者,再连续2次检测血浆EBV DNA(每次间隔60天)。连续三次EBV DNA阳性者纳入为高危对象,进行2年的追踪随访,目前中期随访时间为1年,定期复查EBV抗体及EBV DNA,同时做鼻咽部MRI或鼻咽镜检查(异常者取病理活检)。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定性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定量资料结果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用非参检验分析,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M(25%,75%)]描述。治疗前、后定量结果对比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对EBV抗体及EBV DNA定性结果做ROC曲线分析得到:EBV VCA-IgA的AUC、敏感性、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是0.773、74%、80.5%、0.545;EBV EA-IgA的AUC、敏感性、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是0.768、79%、74.5%、0.535;EBV Rta-IgG的AUC、敏感性、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42、63%、85.5%、0.485;EBV DNA的AUC、敏感度、特异性、Youden指数分别是0.875、80%、95%、0.750。其中EBV DNA的诊断效能最好。2、在本研究试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内,EB病毒DNA的cut off值为100 copies/ml时的诊断效能最佳,其敏感性、特异度、Youden指数、AUC分别为80%、95%、0.750、0.875。3、联合EBV抗体、核酸诊断EA-IgA/Rta-IgG/VCA-IgA+EBV DNA的诊断效能比单项抗体或核酸更好。EB病毒DNA的cut off值为100 copies/ml时,EA-IgA/Rta-IgG/VCA-IgA+EBV DN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AUC分别为77%、97.5%、0.873。4、根据RECIST疗效评估标准,鼻咽癌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缓解组(CR+PR)和非缓解组(SD+PD)。对比分析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四个指标在两组间的变化。非缓解组log(EBV DNA)治疗前、治疗后均数水平高于缓解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中,治疗前log(EBV DNA)水平均高于治疗后水平,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A-IgA治疗前、治疗后均数水平在缓解组与非缓解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缓解组治疗前水平高于治疗后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缓解组中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VCA-IgA、Rta-IgG在缓解组及非缓解组均数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在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5、鼻咽癌患者复发转移组治疗前、治疗后log(EBV DNA)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中,治疗前水平均高于治疗后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EA-IgA均数水平在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发转移组中EA-IgA治疗前水平高于治疗后水平,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转移组中,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6、8243名纳入对象中EBV VCA-IgA、Rta-IgG、EA-IgA三项抗体至少一项阳性,且连续3次检测EBV DNA(每次间隔2个月)阳性者共10人,其中5人已确诊为NPC,另外5人随访中;筛查阴性者8233人中,有14人失访,其余8219人仍在随访中,随访期内未发现鼻咽癌患者。目前为止,该早筛方案的敏感度是100%,特异性是99.94%。结论:1、在本研究中,EBV DNA cut off值取100 copies/ml对NPC有较好的诊断效能。2、EBV EA-IgA可能是鼻咽癌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的敏感指标。3、将EBV抗体及连续3次(每次间隔60天)血浆EBV DNA检测的鼻咽癌早筛模式,用于健康体检人群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可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早期筛查的敏感性与特异度。

二、鼻咽癌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咽癌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调查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得分情况
    2.2 鼻咽癌病人一般资料及恐惧疾病进展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2.3 鼻咽癌病人希望水平得分情况
    2.4 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2.5 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状况分析
    3.2 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年龄
        3.2.2 文化程度
        3.2.3 家庭人均月收入
        3.2.4 肿瘤临床分期
    3.3 鼻咽癌病人希望水平分析
    3.4 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4 小结

(2)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ircRNA概述
    1.1 CircRNA的形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
    1.2 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
2 CircRNA与鼻咽癌
    2.1 CircHIPK3
    2.2 CircRNA_000543
    2.3 CircMAN1A2
    2.4 Circ_0008450
    2.5 CircRNA CDR1as
    2.6 Hsa_circ_0028007
    2.7 CircCRIM1
    2.8 CircCTDP1
    2.9 CircRNA ZNF609
    2.10 CircSERPINA3
    2.11 Hsa_circRNA_001387
    2.12 Hsa_circ_0066755
    2.13 Hsa_circ_0002375
    2.14 CircRPMS1
    2.15 Hsa_circRNA_006660
    2.16 CircCALN1
    2.17 CircRNA-ITCH
    2.18 CircRNA BCRC-3
    2.19 CircFIP1L1
3 讨论

(3)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预后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鼻咽癌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认识
        2 中医诊断
        3 中医治疗
        4 预后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鼻咽癌的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特点
        2 鼻咽癌主要病因
        3 诊断方法
        4 治疗方案
        5 预后因素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1 病例来源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二、研究内容
        1 临床病例资料
        2 治疗相关数据
        3 生存数据
    三、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的采集
        2 随访
        3 统计学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
    一、临床病例资料
        1 基本信息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4 治疗方案
        5 生存资料分析
    二、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1 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PFS的单因素分析
        2 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PFS的多因素分析
    三、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1 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OS的单因素分析
        2 影响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OS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一、生活习惯对NPC患者预后的影响
    二、临床分期对NPC患者预后的影响
    三、实验室检查指标对NPC预后的影响
        1 炎症因子
        2 血小板
    四、治疗方式对NPC预后的影响
        1 手术治疗
        2 同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4 中医药治疗时间
第五部分 结论
    一、小结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对人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一 蛋氨酸脑啡肽(MENK)在体内及体外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实验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对象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论文二 蛋氨酸脑啡肽(MENK)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迁移侵袭机理的实验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药物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蛋氨酸脑啡肽(MENK)在鼻咽癌治疗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5)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评估鼻咽癌分期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鼻咽癌概述
    1.2 影像学检查
    1.3 研究现状
    1.4 肿瘤异质性
    1.5 直方图分析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查设备及扫描方案
    2.3 图像后处理
    2.4 TNM分期及临床总分期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基本临床资料
    3.2 高低T分期之间的临床资料差异
    3.3 直方图分析结果与T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3.4 直方图分析结果与N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3.5 直方图分析结果与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3.6 直方图分析结果与临床总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3.7 不同临床分期Ktrans值的最大值、中位数、75%位数、90%位数、偏度、峰度及Ve的中位数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4.2 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结果与T分期的关系
    4.3 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结果与N、M分期的关系
    4.4 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结果与临床总分期的关系
    4.5 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疗效预测中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初稿
    1 研究方法
    2 初稿形成过程
    3 质量控制
    4 伦理原则
    5 移动医疗路径设计原则
    6 技术路线图
    7 结果
第三章 形成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终稿
    1 研究方法
    2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的实施过程
    3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1 医务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2 鼻咽癌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分析
    3 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和权重分析
    4 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致谢
作者简介

(7)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鼻炎癌概念及治疗
        1.1.2 口腔黏膜炎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现状
        1.1.3 口腔黏膜炎的危害
        1.1.4 口腔黏膜炎的诊断与测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患者自身因素
        1.2.2 口腔卫生状况
        1.2.3 吸烟
        1.2.4 与放疗有关的因素
    1.3 口腔黏膜的预防与治疗
        1.3.1 口腔护理
        1.3.2 免疫调节药物
        1.3.3 口腔黏膜保护剂
        1.3.4 营养支持
        1.3.5 健康宣教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相关概念界定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场所
    2.3 研究对象
        2.3.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判定标准
        2.3.2 纳入标准
        2.3.3 排除标准
        2.3.4 剔除标准
        2.3.5 样本量计算公式
    2.4 研究工具/观察指标
    2.5 调查方法
    2.6 统计学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科研伦理
        2.8.1 患者遵循自愿原则
        2.8.2 研究者遵循保密原则
        2.8.3 研究者遵循不伤害原则
    2.9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情况
        3.1.1 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3.1.2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
    3.2 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3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多因素分析
        3.3.1 变量的共线性诊断
        3.3.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经调强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
    4.2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
        4.2.1 年龄
        4.2.2 吸烟
        4.2.3 口腔卫生情况
        4.2.4 口腔PH
        4.2.5 抗生素的使用
        4.2.6 化疗
        4.2.7 口腔黏膜保护剂的使用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之间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5.1 本次研究结论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及相关改进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8)Hsacirc0020397在鼻咽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鼻咽癌病因与诊疗现状
    1.2 鼻咽癌诊断和预后评估分子标志物
    1.3 Circ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和仪器
    2.2 研究对象
    2.3 临床资料收集
    2.4 高通量测序分析鼻咽癌和鼻咽炎症组织CircRNA差异表达谱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
    2.6 数据筛选
    2.7 相关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
    2.8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0 鼻咽癌组织病理结果图
    3.1 样本总RNA质检结果
    3.2 鼻咽癌组织与鼻咽炎症组织样本测序及分析结果
    3.3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测序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现状
    4.2 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4.3 差异表达circRNA的分析
    4.4 hsa_circ_0020397 有望成为鼻咽癌诊断新靶点
    4.5 总结与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参考文献
环状 RNA 与头颈部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致谢

(9)“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操作性定义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 理论基础
第2章 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调查研究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
    3.1 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
第5章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EBV抗体及核酸定量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及筛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英文索引
第一部分
    第1章 前言
        1.1 鼻咽癌研究现状
        1.2 EB病毒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EBV DNA及抗体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EBV DNA定量结果分析
        3.2 EBV四项检测结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分析
        3.3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EBV四个指标检测结果变化的分析
        3.4 血浆Log(EBV-DNA)、血清EA-Ig A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在鼻咽癌患者预后中的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诊断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 cut off值的标准
        4.2 不同组合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评价
        4.3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EBV四个指标水平变化
        4.4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BVDNA、血清EA-Ig A对于预后的评估
    第5章 结论
第二部分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跟踪随访
        2.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纳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3.2 阳性对象的筛查
        3.3 随访
        3.4 目前阶段实验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鼻咽癌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咽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黄春容,姜雯频,陈玉平,杨艳,胡露,胡敏,邹泳锋. 循证护理, 2021(15)
  • [2]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J]. 张扬帆,黄心怡,陈传本.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1(05)
  • [3]Ⅲ-ⅣB期非角化性鼻咽癌预后多因素分析[D]. 马双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对人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胡玥.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评估鼻咽癌分期的应用价值[D]. 康艺. 汕头大学, 2021(02)
  • [6]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研究[D]. 胡蓉.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D]. 庞苏红. 南昌大学, 2020(08)
  • [8]Hsacirc0020397在鼻咽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及意义[D]. 黄芳. 南华大学, 2020
  • [9]“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D]. 丁茹蕾. 南华大学, 2020
  • [10]EBV抗体及核酸定量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及筛查中的应用[D]. 黄玲. 南华大学, 2020(01)

标签:;  ;  ;  

鼻咽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