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运用近自然林业技术加快太行山绿化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贺迎春[1](2020)在《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混交造林模式——以晋中市太行山绿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太行山是构成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骨架,经过多年绿化,太行山区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但距生态良好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混交林可以形成层次多或冠层厚的林分结构,对于提高防护效能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植物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针对不同树种混交造林模式下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调查,进而分析了混交造林树种确定、混交方法、混交比例,提出了太行山区营造混交林最优模式及措施,为该区域更好营造混交林提供经验与参考。
张现武,刘道平,马鸿伟,楼毅[2](2020)在《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系统分析了1983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山西省太行山绿化工程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剖析了太行山绿化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研究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树立系统观念、优化森林结构和拓宽转换通道等对策建议,以期对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李思勤[3](2019)在《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基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有林场作为木材储备和产业资源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就现阶段,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以下简称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情况数据作为基础,从生态、经济、社会的视角动静分析林场各产业经营现状,经系统分析并找到问题切入点,构建林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合理性选择,形成了包含3个结构层次及27个评价指标组成的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方法和相关技术规范,采用经验赋值法取得各层指标基本评分值,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测算各指标权重值,进而计算各结构层次综合评价指数,从而评定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总结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策略,为监测和分析林场产业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为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发展方向。(1)基于国有三门江林场森林经营的现状,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指标:生态效益(0.5247)>经济效益(0.3338)>社会效益(0.1415)。林场产业资源经营的障碍因素在于:经营树种和林种结构简单,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较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土地生产力低;多种经营方式和规模不足,可采资源相对匮乏,经营效益较差等。(2)论文对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林场多个产业发展中,按可持续发展大小排序为:油茶产业>森林经营>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提出今后林场发展可偏向加大油茶产业发展比例,促进经营效益提升;注意加大其它产业投资促进均衡发展,使森林经营的多功能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可持续发展效果更加明显。(3)针对产业经营现状,提出实现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林场多元化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税嘉陵[4](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郑晓敏[5](2019)在《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案例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木材消耗量急速上涨,而我国的木材资源极为匮乏,以致出现我国木材需求量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加速用材林的培育势在必行。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用材林经营全过程在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尚缺少系统的考虑和研究,难以做到可持续经营与发展,因此,如何做到用材林可持续性经营,建立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是首要的保证。油松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林树种,本研究基于我国油松用材林经营与发展现状,采用灰色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完成了各指标层、各个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环境、经济、社会和经营4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可持续性经营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林业资源可持续经营理论的文献和资料,以全面、科学、连贯及可行性为指导原则,充分考虑各个指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完成了涵盖环境、经济、社会和经营4个方面,共87个指标组成的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集的建立。(2)通过对相关领域专家群体发放问卷调查,根据专家反馈的决策信息,利用灰色统计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出28项评价指标。该评价指标体系自上而下分为目标层、约束层、一级指标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利用1~9标度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其中社会指标权重为0.351165,经济指标权重为0.295084,经营指标权重为0.188957,环境指标权重为0.164793,至此,构建起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3)以河北省平泉黄土梁子林场为研究案例,用已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油松用材林进行可持续经营评价,评价最终得分为79.68分,属于中上等水平,并且大部分指标的得分值较高,这表明现阶段油松用材林生长状况、经营模式、可持续性良好。(4)对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结合当地林场实际情况,从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为其今后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建议:第一,加强科学抚育经营管理,降低林木分化程度;第二,提高造林管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发展林下种植业,提倡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第四,长期建立观测、评价体制,科学经营。
乔丹[6](2018)在《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林是功能强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拥有复杂的结构,稳定的群落,其生物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在我国包括淡水安全、气候安全、物种安全、生存安全和国土安全的维护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从1998年开始实施针对天然林保护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天然林资源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然而就资源增长速度和新时期生态建设的要求来看,天然林保护需要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就怎样保证资源提升和提供优质生态服务的问题需做好新的解答。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大尺度范围出发,开展了我国天然林保护理论与技术问题的探索,以期为我国《天然林保护指南》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自古以来,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而建国以后,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这种消耗的情况有所好转,根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我国现有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占国家森林总面积的58%;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国家森林总蓄积的83%;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南方集体林区也有大量分布;天然林主要以乔木林为主,面积1.18亿公顷,约占天然林面积的96%;从龄组的角度来看,中幼林的面积占比大,但蓄积占比还是以近成过熟林为主,各龄组的单位面积及蓄积量均高于同等条件下的人工林;以优势树种(组)的角度来看,天然乔木林面积占比排名前十的天然林面积及蓄积之和的占比均占天然乔木林总量的半数,在体量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同时,天然林面积及蓄积的增加进入平缓状态,这对于我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与经营来说是不容忽视的。(2)本文针对天然林保护经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天然林保护而言,在技术实践层面主要以分类保护为主,主要涉及三类,包括以自然特征、林种划分及天然林定性为主的天然林类型划分,森林经理活动中的经营类型划分以及根据经营目的和类型确定的经营措施类型,经过研究探讨,三种类型对于当下天然林保护需求的呼应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综合考量天然林保护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国家对于天然林保护的规划要求,经综合分析后,本文针对天然乔木林为主,从天然林本质特性以及天然林生态系统发生两大层面进行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选取3类指标,包括优势树种(组)、天然林发生状态(受干扰程度)、天然林发生过程(演替状况),针对10种优势树种(组)的天然乔木林进行了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共得到67种以优势树种(组)为主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对于新时期要求下的我国大尺度天然林保育工作而言,寻求以天然林本质出发,针对不同优势树种进行对应状态下的经营在精准林业和严格保护天然林的要求下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在不颠覆当下以主导功能划分的森林类型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选择之一。另外,通过对于不同发生下,以优势树种(组)划分的天然林进行以转化为主要思想的保育经营对于承接未来森林资源适应社会结构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3)天然林保护及其实施保护工程的本质是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不再受到破坏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使其在生态及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天然林保育措施及策略的研究必须考虑到天然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天然林演替的全周期考虑,本文针对10种优势树种所划分得到的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了 8种保育措施及相关策略的制定,并针对当下天然林保护的要求及天然林的特性提出了4种森林抚育作业法,根据不同的优势树种(组)的具体情况及划分的天然林保育类型进行保育策略及森林抚育作业法的选取和对应,完成了 67种天然林保育类型的保育决策设计。(4)本文选取了 10种保育类型中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进行了保育方案的分析设计,共得到7种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保育类型,分别就其差异性进行了相关保育措施及抚育作业法的制定。栎类在我国天然林面积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根据对案例的研究表明:针对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在不同类别的经营保育上,既存在共性亦存在差异,但在总体上应遵循“转化”的理念,针对天然过伐林、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根据森林的不同演替状态,结合当下的经营需求以及客观现实进行“萌生→混生→实生”的转化,从而提高栎类天然林资源的质量。
段建国[7](2015)在《用近自然理论指导太行山绿化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林业的发展,近自然林业理论已成为当代林业重要的理论体系,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近自然理论是林业生产实践的支撑,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森林经营的行动准则,也是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一、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形成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在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单纯依靠科技手段或用工业文明的思维修补环境,
冯彩云[8](2014)在《近自然园林的研究及其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优美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自然园林理念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来建设园林,以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对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求,因此,近自然园林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研究近自然园林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园林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近自然林业、宫胁昭造林法和近自然河溪恢复与治理等相关方法,提出了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的原则和方法;应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北京市园林绿地的评价中。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⑴近自然园林是传统园林的扩展与提高近自然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在城区和城郊范围内,以园林学、生态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营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具有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结构稳定、具有自我演替能力地带性园林系统。近自然园林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以乡土植物为主,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地域特色明显;选择和配置植物物种合理,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能有效发挥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在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合理,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自我演替能力。⑵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方法汲取了多种理论与方法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重视乡土植物、体现地域特色;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和谐为原则。在项目目标制定、立地条件、潜自然植被调查、近自然园林绿地景观的设计、种苗采集和培育、土壤改良、近自然园林绿地景观的营造、近自然园林绿地管护等过程中汲取了园林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宫胁昭造林法、近自然林业和近自然河溪恢复与治理等相关方法。与传统园林绿地相比,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汲取了更多理论与方法;在园林绿化物种选择上,更强调以乡土植物为主;在立地方面,更强调植物群落的生长环境接近自然;在园林绿地的管护方面,更强调发挥植物群落内部的自我调控能力,减少人工干扰。因此,近自然园林绿地更能有效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⑶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测评结果较为理想应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植物群落的自然度和景观美学指数两个方面以植物群落组成、植物群落活力、干扰程度、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群落风景要素、植物配置要素等6个二级指标,植物群落地域特色、植物的Simpson指数、植物的Shannon-Weineron指数、植物的Pielou指数、天然更新幼苗数、植物群落郁闭度、人类活动、自然灾害、植物群落层次、直径分布、季相变化丰富度、观赏特性丰富度、植物群落与整体环境协调性、植物群落的景观地带性特色、植物生活型结构丰富度、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生长势等17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等级。以北京市园林绿地为研究对象,将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北京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中,得分在0.35~0.71之间,评价等级多集中在Ⅱ级、Ⅲ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及测评结果较为理想。
杨翠霞[9](2014)在《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改善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易受到地形或者地形重塑的影响,需要建立一个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流域地貌景观。地形重塑是矿区废弃地其它复垦实践和未来土地利用的基础,也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之一。而自然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给废弃矿区的生态重建提供了重要参照标准。本研究根据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理论、流域地貌理论及其自相似原理,以流域为单元,以邻近未扰动的地形水文形态特征作为设计参照目标,利用ArcGIS技术重新规划了废弃矿区的子流域及沟道;在此基础上结合Geofluv模型重建了太行山北段东麓的典型废弃采石场的流域地形,探讨了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的近自然地形重塑机理与技术方法,评价了重塑后与未扰动的子流域形态特征间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废弃矿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确定了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方法和评价体系。选取沟道级别、主沟道长度、流域面积、沟道密度、流域圆度、高程差和平均坡度等7个指标作为小流域地貌形态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也基本代表了流域地貌形态的线性、面域和起伏的特征。(2)计算了典型废弃采石场在0.3m、O.4m、0.5m等11种水平分辨率下的流域面积、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和剖面曲率,确定1m×1m栅格网格尺寸为研究区最佳分辨率。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得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为4.5×4.5,利用局部地形起伏度、局部高程标准差、地表粗糙度和剖面曲率等4个地形因子综合评价地形复杂度,作为重新规划研究区主次沟道的参考依据。利用水文地理数据模型ArcHydro提取和计算水文网,确定了研究区及其所在小流域水文网的汇流面积适宜阈值为O.012km2。这为后期地形重塑提供了可靠的适宜的数据。(3)在重新规划了典型废弃采石场的子流域及沟道基础上,参照邻近未扰动子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通过Geofluv模型重塑地形。重塑后的Ⅱ级子流域平均沟道密度为14.521km/km2、与邻近未扰动的Ⅱ级子流域平均沟道密度13.835km/km2接近,这表明重建地形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后期地形演变过程中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4)重塑后与未扰动流域相应形态特征的平均比值在1.07和1.21之间,利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来判断重塑后地形起伏程度与侵蚀强度表明重塑后的地势起伏变化小,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邻近未扰动Ⅰ级子流域特征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其模型通过F检验和t检验,均达到显着水平,经检验重建后Ⅰ级子流域的沟道密度的残差值在回归方程的变化范围内。以未扰动流域特征为标准,利用相对值法和加权平均值对重塑前后的相似度进行评价,重塑后的对应未扰动的相似度为10.5%。以邻近未扰动流域特征作为参照标准,在重新规划废弃矿区沟道基础上,重塑后子流域地貌形态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的,地势起伏变化小,并与未扰动的子流域形态特征相似,符合所处环境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侵蚀,使重建地形相对稳定并与周围景观相和谐。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的地形重塑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样也可以运用在排土场的规划设计中。
张金环[10](2011)在《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循环经济思想自1998年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必须涵盖工业、农业、林业、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其中,循环林业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一些学者已从森林工业、林业产业、林业区域等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循环经济的问题,较早的一些研究多是用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解释林业产业中的某些现象,而且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林业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没有将林业作为一大系统来进行研究。近几年的研究趋向于林业产业整体和林区整体,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是很少有学者对林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做研究,也鲜有学者在林业循环经济整体、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项研究旨在继承前期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将林业作为一个整体,基于林业产业层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循环林业发展模式,并根据循环林业的属性要求重构林业产业链,从理论上弥补前期学者研究不足,为我国发展循环林业开辟新的思路。研究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符合林业特殊性的林业循环经济理论匮乏的问题;二是林业产业系统整体的循环林业模式构建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在论文的第2章和第3章,在借鉴了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了林业产业发展特点,构建了循环林业模式理论。界定了循环林业及模式的内涵,并对循环林业模式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提出了循环林业的三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循环利用原则、无害化原则;分析了循环林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联结要素、支撑要素。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在论文的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这一部分的是论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林业产业分类入手,以逻辑顺序将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划分为四个分循环模式,包括林业一、二、三产业各自的自循环模式、林业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其与林业外产业间的循环模式。第一产业自循环模式分成林业培育系统和采运系统两个小循环模式的构建。林业培育系统循环模式以林木培育过程中林业资源的减量化使用为主线,分别构建了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微型循环林业模式,这些模式在实现资源减量化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林业生态环境的无害化。采运系统循环模式以林业资源采、集、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无害化及采运后剩余资源的循环利用为两条主线,分别构建了林业采运系统无害化模式和采伐剩余物林内循环利用模式。第二产业自循环模式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循环模式。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式围绕着产品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备料及原料加工、产品制造等环节,林产工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以设计、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线,、使每一环节在运行过程中均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原则。林产工业企业间循环模式的构建是以关键企业为核心节点,从纵向链状到横向网状资源循环结构模式,实现林产工业整体的资源循环利用。第三产业自循环模式主要以林业景区旅游及休闲服务业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阶段旅游资源的利用;林业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阶段的资源修复与清洁生产。林业三个产业子系统在完成各自资源自循环任务的同时,还实现了三个产业之间及其与林业产业系统外其他产业系统的物质资源循环。林业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的构建可细分为两方面:一是以林业第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二是以林业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论文在构建三个产业自循环模式及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同时,间接穿插了一些与论文观点相匹配的案例,使论文更具说服力。
二、科学运用近自然林业技术加快太行山绿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运用近自然林业技术加快太行山绿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混交造林模式——以晋中市太行山绿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理论 |
2.1.1 R型对策 |
2.1.2 K型对策 |
2.2 研究方法 |
3 混交造林模式的建立 |
3.1 营造原则 |
3.2 树种选择 |
3.3 混交方法 |
3.4 混交模式 |
3.4.1 乔灌混交 |
3.4.2 针阔混交 |
3.4.3 灌木混交 |
3.4.4 综合混交 |
4 晋中市太行山区混交造林典型实例 |
(1) 和顺县凤关生态经济沟模式。 |
(2) 左权县板峪沟石灰岩山地飞播造林模式。 |
(3) 榆社县龙王垴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 |
(4) 昔阳县虎头山防护林造林模式。 |
5 混交造林的保障措施 |
6 结论与讨论 |
(2)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 |
1.1 资源总量大幅度增长,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1.2 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
1.3 国土绿化成为社会共识,林业生态建设氛围良好 |
1.4 造林绿化技术不断完善,国土绿化质量明显提高 |
1.5 凝结在工程中的太行精神,形成了宝贵的社会财富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资金投入不足,工程建设标准较低 |
2.2 系统治理不够,明显影响建设成效 |
2.3 造林树种单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
2.4 产业结构欠佳,制约发挥经济功能 |
3 推动太行山绿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
3.1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优质生态工程 |
3.2 树立系统观念,山上山下综合治理 |
3.3 优化森林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
3.4 拓宽转换通道,真正收获金山银山 |
(3)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林业产业资源研究综述 |
1.3.2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研究 |
1.3.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性 |
1.6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国有林场论述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 |
2.1.3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
2.2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
2.3 层次分析评价法应用 |
3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3.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
3.2 森林蓄积量变化 |
3.3 主要林种面积变化 |
3.4 主要树种面积、蓄积变化 |
3.4.1 主要树种面积变化 |
3.4.2 主要树种蓄积量变化 |
3.5 国有三门江林场产业发展现状 |
3.5.1 森林经营产业发展状况 |
3.5.2 油茶产业发展状况 |
3.5.3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状况 |
3.5.4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3.5.5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
3.6 小结 |
4 构建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
4.2 数据来源依据 |
4.2.1 数据采集方法 |
4.2.2 变量层指标参照值确定方法 |
4.3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4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1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2 权重的计算结果 |
4.5 指标分析 |
4.5.1 经济效益分析 |
4.5.2 生态效益评价 |
4.5.3 社会效益分析 |
4.6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
4.7 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主成分综合评价 |
4.8 评价结果问题分析 |
4.8.1 积极造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促进森林资源大幅增长 |
4.8.2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4.8.3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加强,促进资源稳步增长 |
4.8.4 国土资源结构向生态改善转化,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4.8.5 技术标准调整对资源统计结果产生的影响 |
4.8.6 商品林经营树种变化显着 |
5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经济可持续发展依然薄弱 |
5.2 经济结构仍不够完善 |
5.3 生态与经济发展过于失衡 |
5.4 管理及服务体制有待完善 |
5.5 科技创新能力仍不足 |
6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 深化林种结构指数,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升级 |
6.3 优化生态经济圈,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
6.4 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升级 |
6.5 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
2.1.2. 遗产廊道 |
2.1.3. 风景林 |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
2.3.3. 总结 |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
3.1.1. 自然地理要素 |
3.1.2. 人工环境要素 |
3.1.3. 社会环境要素 |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
3.2.1. 系统优化原则 |
3.2.2. 植物造景原则 |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
3.2.4. 生态位原则 |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
3.3.1. 风貌保护策略 |
3.3.2. 生态修护策略 |
3.3.3. 景观营造策略 |
3.3.4. 经济振兴策略 |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
5.1.1. 整体风貌控制 |
5.1.2. 分区风貌控制 |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区域位置 |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相关概念 |
1.3.1.1 可持续发展 |
1.3.1.2 森林可持续经营 |
1.3.1.3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经营模式 |
1.3.2 国内外森林经营可持续评价研究进展 |
1.3.2.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方法研究 |
1.3.4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 |
1.4 油松人工林研究现状 |
1.5 用材林评价研究进展 |
1.5.1 用材林的概念 |
1.5.2 我国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现状 |
1.6 相关理论及概念 |
1.6.1 评价指标体系 |
1.6.2 灰色统计法 |
1.6.3 层次分析法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林场产业发展概况 |
2.4 调查地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4 研究方法 |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收集 |
4.1.2 指标筛选 |
4.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3.1 确定层次结构 |
4.1.3.2 设计调查问卷 |
4.1.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 各评价指标现状值数据获取方法 |
4.2.1 通过咨询林场工作人员获取数据 |
4.2.2 通过外业调查获取数据 |
4.2.3 通过发放问卷获取数据 |
4.3 各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4.3.1 国际标准 |
4.3.2 国内标准 |
4.3.3 自身标准 |
4.3.4 相关专家研究成果 |
4.4 指标得分计算公式 |
5 案例分析 |
5.1 指标收集结果 |
5.2 评价指标筛选结果 |
5.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4 黄土梁子林场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
5.5 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6)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2. 国内外天然林及天然林保护研究述评 |
2.1 重要概念辨析 |
2.1.1 森林、天然林及天然林资源的内涵 |
2.1.2 大尺度天然林的定义 |
2.1.3 天然林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工程 |
2.2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天然林保护理论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天然林保护的理论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的实践与技术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天然林保护实践及研究进展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资料来源 |
3.4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1 我国天然林资源的历史演变过程 |
4.1.2 天然林资源现状分析 |
4.2 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
4.2.1 我国天然林分类的历史与问题研究 |
4.2.2 基于大尺度天然林保育类型的划分 |
4.3 不同类型天然林保育决策方案设计 |
4.3.1 设计依据 |
4.3.2 指导思想及原则 |
4.3.3 方案总体设计 |
5. 案例分析——栎类天然林保育方案 |
5.1 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组)的天然林现状 |
5.2 目的与意义 |
5.3 指导思想 |
5.4 编制依据 |
5.4.1 法律法规相关文件 |
5.4.2 规划区划 |
5.4.3 技术规程 |
5.5 遵循原则 |
5.5.1 特征差异性原则 |
5.5.2 保护为主,综合发展原则 |
5.5.3 可操作性原则 |
5.5.4 正向转化原则 |
5.6 栎类经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5.7 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林分类及其经营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天然林未来发展展望 |
6.2.2 基于本研究下的天然林保育发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8)近自然园林的研究及其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近自然园林的研究背景 |
1.1.1 近自然园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 |
1.1.2 近自然园林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1.1.3 近自然园林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近自然园林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 近自然园林的概念 |
2.1.1 园林与自然的关系 |
2.1.2 近自然园林的概念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近自然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
2.2.2 近自然园林与生态园林 |
2.2.3 近自然园林与城市生态公园 |
2.2.4 近自然园林与城市林业 |
2.3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近自然园林的发展历程 |
3.1 国外近自然园林的发展历程 |
3.1.1 近自然园林思想的起源 |
3.1.2 城市公园绿地的兴起 |
3.1.3 生态学思想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
3.1.4 城市自然保护计划的推行 |
3.2 国内近自然园林的发展历程 |
3.2.1 古代近自然园林理念的形成与实践 |
3.2.2 近代近自然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
3.2.3 近年来近自然园林的研究进展 |
3.2.4 近年来近自然园林的实践 |
3.3 近自然园林相关研究及实践述评 |
3.3.1 近自然园林理念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与超越 |
3.3.2 近自然园林融入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
3.3.3 近自然园林的实证研究有待提高 |
第四章 近自然园林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4.1 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 |
4.1.1 近自然园林规划和营造的园林学基础 |
4.1.2 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的森林生态学基础 |
4.1.3 近自然园林系统整体性的城市生态学基础 |
4.1.4 近自然园林空间格局分布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
4.1.5 近自然园林植被恢复的恢复生态学基础 |
4.1.6 近自然园林景观的生态美学基础 |
4.2 近自然园林的实践基础 |
4.2.1 近自然林业为近自然园林在植物群落营造方面提供实践基础 |
4.2.2 宫胁昭造林法为近自然园林在植物选取与栽植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
4.2.3 近自然河溪恢复与治理为近自然园林在水体与护坡建设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
4.3 小结 |
第五章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的原则与方法 |
5.1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的原则 |
5.1.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
5.1.2 重视乡土植物、体现地域特色 |
5.1.3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和谐 |
5.2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的方法 |
5.2.1 近自然园林与传统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流程的比较 |
5.2.2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营造方法 |
5.3 小结 |
第六章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 |
6.1 植物群落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
6.2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构建的原则 |
6.2.2 指标的选取 |
6.2.3 指标的权重 |
6.2.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获取方法 |
6.3.1 基础数据的处理 |
6.3.2 评价指标的获取 |
6.3.3 评价指标的分值 |
6.3.4 评价指标的等级 |
6.4 小结 |
第七章 北京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 |
7.1 研究区域概况 |
7.1.1 地理位置 |
7.1.2 气候条件 |
7.1.3 地形地貌 |
7.1.4 土壤条件 |
7.1.5 水文条件 |
7.1.6 植被情况 |
7.1.7 绿化情况 |
7.2 研究方法 |
7.2.1 样地选择 |
7.2.2 数据采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北京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度 |
7.3.2 北京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美学指数 |
7.3.3 北京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 |
7.3.4 北京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存在的问题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近自然园林是传统园林的扩展与提高 |
8.1.2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营造方法汲取了多种理论与方法 |
8.1.3 近自然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测评结果较为理想 |
8.2 讨论 |
8.3 展望与建议 |
8.3.1 展望 |
8.3.2 建议 |
8.4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
1.3.2. 地形重塑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矿区废弃地 |
2.1.2. 地形重塑 |
2.1.3. 流域和集水区 |
2.2.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理论体系框架 |
2.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 |
2.3.1. 近自然与近自然治理概念 |
2.3.2. 矿区近自然治理的内涵 |
2.3.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 |
2.3.4. 近自然相关的理论 |
2.4.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理论基础 |
2.4.1. 生态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流域地貌与河流地貌理论 |
2.4.3. 水土保持原理 |
2.4.4. 恢复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 |
2.5. 小结 |
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技术体系构建 |
3.1. 近自然地形重塑技术体系构成 |
3.2.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指导思想 |
3.2.2. 近自然地形重塑指标选取原则 |
3.2.3. 近自然地形重塑综合指标体系 |
3.2.4.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关键指标筛选 |
3.3. 水文网分析技术Arc Hydro |
3.3.1. 数字流域特征算法概述 |
3.3.2. 水文地理数据模型Arc Hydro |
3.4. 地形重塑技术GeoFluv |
3.4.1. GeoFluv模型机理及应用 |
3.4.2. GeoFluv模型主要参数 |
3.4.3. GeoFluv模型中河道形态特征 |
3.5.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方法 |
3.5.1.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相似性评价方法 |
3.5.2. 流域地貌系统信息熵评价方法 |
3.5.3. 流域特征回归分析方法 |
3.5.4. 流域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评价方法 |
3.6. 小结 |
4. 近自然地形重塑在典型废弃采石场应用 |
4.1. 废弃采石场概况 |
4.1.1. 采石场所处区域的环境条件 |
4.1.2. 废弃采石场的自然环境现状特点 |
4.2. 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思路 |
4.3. 废弃采石场DEM及水文网精度确定 |
4.3.1. 废弃采石场数据来源及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
4.3.2. 废弃采石场DEM精度确定 |
4.3.3. 废弃采石场数字水文网精度确定 |
4.4. 废弃采石场邻近未扰动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
4.4.1. 邻近未扰动流域界定及选取原则 |
4.4.2. 邻近未扰动流域的选取 |
4.4.3. 邻近未扰动流域及沟道分级 |
4.4.4. 邻近未扰动子流域形态特征评价 |
4.5. 废弃采石场地形复杂度多因子综合分析 |
4.5.1. 地形复杂度的外延与内涵 |
4.5.2. 地形复杂度多因子综合评价流程 |
4.5.3. 地形复杂度评价指标 |
4.5.4. 分析窗口与地形复杂度 |
4.5.5. 最佳分析窗口确定 |
4.5.6. 地形复杂度评价 |
4.6. 废弃采石场流域及沟道的重新规划 |
4.6.1. 废弃采石场沟道的分级 |
4.6.2. 废弃采石场流域分级及出水口位置 |
4.6.3. 废弃采石场流域及沟道的规划原则 |
4.6.4. 研究区废弃采石场规划 |
4.7. 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的重塑 |
4.7.1. 废弃采石场的GeoFluv模型的主要参数 |
4.7.2. 废弃采石场重塑地形模型建立 |
4.7.3. 重塑地形的优化方案确定 |
4.7.4. 废弃采石场重塑地形的土地利用方法 |
4.8. 小结 |
5. 典型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 |
5.1.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流程 |
5.2. 重塑后地形的流域特征分析 |
5.2.1. 重塑地形的水文网分析 |
5.2.2. 重塑地形的流域形态特征分析 |
5.3.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地形流域特征比较 |
5.4.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地形流域特征回归分析 |
5.5.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流域系统信息熵评价 |
5.6. 重塑前后地形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分析 |
5.7. 重塑后地形的相似度综合评价 |
5.8.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彩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资料获取与整理 |
2 循环林业模式理论基础 |
2.1 循环经济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的含义 |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
2.1.3 循环经济的原则 |
2.1.3.1 循环经济的基础原则 |
2.1.3.2 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
2.1.4 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 |
2.1.4.1 微观企业层次 |
2.1.4.2 中观区域层次 |
2.1.4.3 宏观社会层次 |
2.2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 |
2.2.1 产业生态系统的属性 |
2.2.2 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2.2.3 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 |
2.2.4 产业共生理论 |
2.2.4.1 产业共生的特征 |
2.2.4.2 产业共生的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3 循环林业模式理论构建 |
3.1 循环林业的定位与内涵 |
3.1.1 循环林业的定位 |
3.1.2 循环林业的内涵 |
3.2 循环林业模式的界定 |
3.2.1 循环林业模式的定位 |
3.2.1.1 林业经营思想的演变 |
3.2.1.2 林业经营模式 |
3.2.1.3 循环林业模式的定位 |
3.2.2 循环林业模式的内涵 |
3.3 循环林业模式的特征 |
3.3.1 林业经济系统循环与生态系统循环的双重性 |
3.3.2 循环林业产业链的复杂性 |
3.3.3 物质闭路循环使用的相对性 |
3.4 循环林业模式构建的原则 |
3.4.1 减量化原则 |
3.4.1.1 末端物质减量化与源头物质减量化并重 |
3.4.1.2 "开源"意义的减量化与"节流"意义的减量化并重 |
3.4.1.3 相对减量化与绝对减量化并重 |
3.4.2 循环利用原则 |
3.4.3 无害化原则 |
3.5 循环林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
3.5.1 循环林业模式的联结要素 |
3.5.2 循环林业模式的主体要素 |
3.5.3 循环林业模式的支撑要素 |
3.5.3.1 知识技术要素 |
3.5.3.2 制度要素 |
3.6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框架及路径 |
3.6.1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框架 |
3.6.2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路径 |
3.7 循环林业模式的产业结构层次 |
3.8 循环林业模式构建的假设条件 |
3.9 本章小结 |
4 林业第一产业自循环模式 |
4.1 森林培育系统的循环林业模式 |
4.1.1 节水型林业培育模式 |
4.1.1.1 树种的选择 |
4.1.1.2 节水的方式与方法 |
4.1.1.3 节水林业外部保障条件 |
4.1.1.4 案例分析:北京城区园林绿地节水模式 |
4.1.2 节地型林业培育模式 |
4.1.2.1 "开源"意义林地减量化利用模式 |
4.1.2.2 "节流"意义林地减量化利用模式 |
4.1.2.3 案例分析:北京林业节地模式 |
4.1.3 节肥型林业培育模式 |
4.1.3.1 用肥种类节肥 |
4.1.3.2 化肥用肥方式节肥 |
4.1.4 节药型林业培育模式 |
4.1.5 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
4.2 森林采运系统的循环林业模式 |
4.2.1 森林采运系统无害化模式的构建 |
4.2.2 森林采运系统采伐剩余物林内循环利用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林业第二产业自循环模式 |
5.1 林产工业企业内部循环模式 |
5.1.1 林产品的绿色设计 |
5.1.1.1 "绿色"材料选择 |
5.1.1.2 "绿色"结构设计 |
5.1.1.3 "绿色"工艺设计 |
5.1.1.4 "绿色"包装设计 |
5.1.1.5 案例分析:家具绿色结构设计 |
5.1.2 林产品生产阶段的减量化、无害化与循环利用 |
5.1.2.1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与减量化 |
5.1.2.2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与无害化 |
5.1.2.3 案例分析:造纸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
5.2 林产工业企业间循环模式 |
5.2.1 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的构建 |
5.2.1.1 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的企业分类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
5.2.1.2 以人造板为关键企业的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 |
5.2.2 横向网状耦合结构模式的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6 林业第三产业自循环模式 |
6.1 林业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阶段资源利用 |
6.1.1 林业景区的生态化设计 |
6.1.2 林业景区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6.1.3 景区建筑物的生态化建设 |
6.2 林业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阶段的资源利用 |
6.2.1 林业旅游景区的清洁生产 |
6.2.2 林业旅游景区的废弃物管理 |
6.3 案例分析:黄山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建设 |
6.3.1 黄山景区的轮休制与分区制 |
6.3.2 黄山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6.3.3 黄山景区的清洁生产 |
6.4 本章小结 |
7 产业间森林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
7.1 以林业第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 |
7.1.1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第二产业流动模式 |
7.1.2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第三产业流动模式 |
7.1.3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林业外其他产业流动模式 |
7.1.3.1 采伐剩余物的林业外利用 |
7.1.3.2 林农复合模式 |
7.1.3.3 案例分析:广东鹤山林-果-草-鱼林农复合模式 |
7.2 以林业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 |
7.2.1 制浆造纸业木素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 |
7.2.2 制浆造纸业白泥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 |
7.2.3 制浆造纸业污泥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及待研究内容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及研究不足 |
8.3 待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科学运用近自然林业技术加快太行山绿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学理论的混交造林模式——以晋中市太行山绿化为例[J]. 贺迎春. 林业科技通讯, 2020(10)
- [2]山西省太行山绿化成效、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J]. 张现武,刘道平,马鸿伟,楼毅.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3)
- [3]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李思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4]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油松人工用材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案例分析[D]. 郑晓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6]我国天然林保育类型划分及保育策略研究[D]. 乔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用近自然理论指导太行山绿化的启示[J]. 段建国. 内蒙古林业, 2015(09)
- [8]近自然园林的研究及其植物群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冯彩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9]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D]. 杨翠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10]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D]. 张金环.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