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湾骨骼菌数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柘林湾骨骼菌数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一、柘林湾骨条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卢钰博[1](2021)在《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调查及影响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因素》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太平洋牡蛎养殖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质和生态监测,确定影响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宜单体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密度,并比较和分析单体三倍体牡蛎与连体牡蛎和二倍体牡蛎的生长,从而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单体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养殖技术。(1)对太平洋牡蛎养殖区的理化因子相、微生物相及藻相进行研究,探寻各指标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为科学养殖太平洋牡蛎提供参考。本研究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每月中旬在山东养马岛、芝罘湾和乳山养殖区共9个站位进行采样,检测多项理化因子、细菌及浮游植物变化,通过N/P判断养殖区营养盐限制情况,通过营养状态指数和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别对海水营养状态和污染水平进行评价,采用浮游植物评价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评价,通过SPSS 24.0对各检测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养殖区水温、pH、盐度、溶解氧和COD符合海水养殖二类标准;三个养殖区无机氮变化范围为0.0079 mg/L~0.8739 mg/L,均值为0.1594 mg/L,2019年12月养马岛、芝罘湾养殖区及2020年1月三个养殖区无机氮含量超过海水养殖二类标准;三个养殖区在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总磷含量偏高,养马岛和芝罘湾养殖区在2019年11月~2020年1月、乳山养殖区在2019年9月及2020年12~1月活性磷含量超过海水养殖二类标准;三个养殖区N/P均值分别为53.72、26.96和29.40,养马岛和乳山养殖区长期处于磷限制状态。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表明三个养殖区在2020年3~8月间处于贫营养状态;内梅罗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表明除个别站位海水质量状况一般,处于轻度污染外,其他养殖区海水质量较好,处于较清洁水平。细菌含量整体较低,2020年4月和7月芝罘湾和乳山养殖区弧菌数量异常升高,乳山养殖S7站位在2020年7月异养菌数量异常升高。三个养殖区浮游植物密度均值分别为16.37×104cells/L、11.71×104cells/L和20.06×104cells/L,2020年3~8月浮游植物密度较高;三个养殖区共检测浮游植物5门44属79种,硅藻门27属51种,甲藻门4属10种,共占种数的77.26%;三个养殖区的主要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单鞭金藻、等鞭金藻和蓝隐藻;三个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097,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812,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875。相关性分析表明三个养殖区水温、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水温与弧菌和异养菌呈显着正相关,浮游植物与水温呈显着正相关,与活性磷呈极显着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三个养殖区除冬季个别氮、磷指标有所超标外,其他指标符合均符合养殖标准,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较低,细菌含量较低,浮游植物丰富且群落结构稳定,适宜养殖牡蛎,但养马岛和乳山养殖区长期处于磷限制状态。(2)为探寻适宜的生态养殖模式,在芝罘湾海域设置贝-参-鱼间养的实验养殖区(包括牡蛎养殖区、刺参养殖区和东方鲀养殖区)以及单一牡蛎和刺参养殖的对照养殖区。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每月中旬对养殖区各项生态学指标进行检测,通过营养状态指数对养殖区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对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评价,最后比较各养殖区养殖生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刺参养殖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及活性磷含量显着高于实验组3个养殖区,对照组牡蛎养殖区氨氮含量显着高于实验组牡蛎养殖区;对照组2个养殖区的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实验组3个养殖区;对照组刺参养殖区弧菌和异养菌数量高于实验组3个养殖区;对照组养殖区硅藻优势种比例较实验养殖区下降,蓝隐藻比例上升;实验组3个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对照组2个养殖区高;实验组牡蛎养殖区成活率较对照养殖区提高5.2%,产量提高10.7%;实验组刺参养殖区成活率较对照养殖区提高5.1%,产量提高8.1%。上述结果表明间养模式下养殖区各项生态学指标明显好于单一养殖区,且成活率和产量显着提高。(3)为探究不同养殖密度对牡蛎生长的影响,比较不同层养密度和笼间距下牡蛎的生长。2019年8月中旬,挑选壳高3~4 cm的牡蛎,设置4个层养密度组:20、40、60和80个/层,笼间距均为0.5 m。经过2个月的养殖比较,4个不同层养密度的养殖组在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4项生长性状方面均呈现随着层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特征,20个/层组和40个/层组显着优于60个/层组和80个/层组,但20个/层组和40个/层组之间以及60个/层组和80个/层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2019年10月中旬,挑选壳高7~8 cm的牡蛎,设置4个层养密度组:10、15、20和30个/层;设置3个笼间距组:0.3、0.5和0.8 m。经过7个月的养殖比较,在相同笼间距(分别为0.3 m、0.5 m和0.8 m)下,4个不同层养密度的养殖组在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4项生长性状方面均呈现随着层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特征;大多数性状从11月份起就体现出10个/层组和15个/层组>20个/层组和30个/层组,到5月份有的性状还20个/层组>30个/层组(P<0.05);10个/层组和15个/层组之间尽管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着。在相同层养密度(分别为10个/层、15个/层、20个/层和30个/层)下,3个不同笼间距的养殖组在壳高、壳长、壳宽和体重4项生长性状方面均呈现随着笼间距的增加而增大的特征;虽然各生长性状在前几个月份的差异显着性有所不同,甚至没有差异,但到4~5月份均呈现0.8 m组和0.5 m组>0.3 m组(P<0.05);0.8 m组和0.5 m组之间尽管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着。上述结果表明当牡蛎壳高为3~4 cm时,以40个/层的养殖密度、0.5 m的笼间距为宜;当牡蛎壳高为7~8 cm时,以15个/层的层养密度、0.5 m的笼间距,可取得最佳的养殖效果。(4)比较与分析单体三倍体牡蛎、连体三倍体牡蛎和单体二倍体牡蛎的生长,探索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单体三倍体牡蛎的养殖技术。经过十五个月的养殖结果表明,单体三倍体牡蛎组与连体三倍体牡蛎组之间在壳高、壳长、体重及软体部重方面,2019年7~8月份几乎没有差异,9月份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着,10月(壳长在12月)~翌年9月单体三倍体牡蛎组显着高于连体三倍体牡蛎组(P<0.05)。单体三倍体牡蛎组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之间在壳高、壳长、体重及软体部重在2019年7~8月份间差异不显着,9月~翌年9月单体三倍体牡蛎组显着高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P<0.05)。连体三倍体牡蛎组像单体三倍体牡蛎组一样,在2020年7~9月份,其软体部重显着高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P<0.05)。三组牡蛎的出肉率在2019年9月~翌年3月一直较低,4~6月份增加至高峰,7~9月份单体二倍体牡蛎组出肉率大幅下降,显着低于两组三倍体牡蛎(P<0.05)。养殖十五个月后,两组三倍体牡蛎的累积成活率均显着高于单体二倍体牡蛎组(P<0.05)。单体二倍体牡蛎2020年4~6月份性腺明显发育,7~8月份产卵排精后内脏团急速减小,而两组三倍体牡蛎软体部没有性腺的发育成熟与产卵排精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表明在相同的养殖环境条件下,单体三倍体牡蛎在壳高、壳长、体重、软体部重、出肉率及成活率均显着高于连体三倍体牡蛎和单体二倍体牡蛎。

周正熙[2](2017)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演替过程模拟与演变趋势分析》文中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是我国近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之一,有害藻华(有害赤潮)的发生频率、规模及持续时间均呈现不断升高的态势。自21世纪初期开始,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在该海域形成大规模藻华,引起广泛关注。以往调查研究发现,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优势类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演替现象:硅藻藻华通常在初春暴发,在硅藻藻华后期,甲藻逐渐取代硅藻成为新的藻华优势类群,这一硅藻藻华向甲藻藻华的演替现象通常在春末夏初出现。我们认为,有害藻华的季节性演替过程反映了两类微藻之间的竞争策略及其对海域环境适应性的差别,而环境因素的长期变化,改变了硅藻藻华和甲藻藻华的相对竞争优势,导致了近期甲藻藻华的大规模暴发。因此,解析两类有害藻华优势类群的演替过程及机制,对于阐明该海域大规模甲藻藻华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具有重要意义。藻华的形成与海域温度、光照、盐度以及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长江口邻近海域受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特别是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的入侵)影响,环境条件复杂多变。为查清长江口邻近海域不同类型藻华形成和演替的关键控制因素,分析有害藻华的长期演变趋势,本论文计划利用历史调查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两类藻华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反映藻华演替过程的数值模型,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藻华演替过程的影响,预测有害藻华的长期演变趋势。基于2005年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现场调查资料,本论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目标海域藻华发生过程中各项环境因子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硅藻藻华主要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磷酸盐和硅酸盐是影响硅藻藻华的主要环境因素,而甲藻藻华主要受台湾暖流影响,硝酸盐、磷酸盐、温度和浊度是影响甲藻藻华的主要环境因素。同时,通过非线性拟合方法,构建了春季硅藻藻华和甲藻藻华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无机营养盐、温度和盐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获得了硅、甲藻藻华形成的最适环境条件,为开展长江口邻近海域藻华形成和演替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参数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本论文基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硅藻藻华和甲藻藻华期间水体层化情况,探讨了硅、甲藻藻华的分布状况及其与温、盐跃层之间的关系。发现藻华主要分布在温、盐跃层上方,硅藻藻华的分布主要与长江冲淡水导致的层化有关,而甲藻藻华多呈斑块状分布,可能与底层外海水入侵及上升流有关。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论文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硅、甲藻藻华演替过程构建了零维数值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对各项环境因子在藻华演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磷酸盐限制是决定硅藻藻华规模及其向甲藻藻华演替的主要因子,而硝酸盐决定了甲藻藻华的规模。考虑到长江冲淡水对目标海域营养盐状况的长期影响,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目标海域藻华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反演。模拟结果表明,长江径流输入营养盐的年代际变化,对研究海域有害藻华的演变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设定多组情景分析发现,如果保持现有营养盐污染态势,甲藻藻华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而通过对长江径流输入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调控,甲藻藻华的规模将会得到有效控制。总之,本论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硅藻藻华和甲藻藻华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项环境因子在藻华形成和演替过程中的作用;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海域藻华优势类群的长期演变趋势进行了反演和预测。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科学认识为进一步分析东海大规模甲藻藻华成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有害藻华防控提供了可量化的对策建议。

杨洋[3](2016)在《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季节与年际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动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本文根据2011—2012年不同月份网采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结果,从碳含量和丰度角度系统研究了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硅甲藻相对比例及优势种属的季节变化;进一步地,与2000—2003年以及1958—1959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时期的历史调查资料整合,分析春季、夏季和秋季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的长期变化规律,以期揭示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规律。根据4月、6月、8月、10月和11月的浮游植物样品,借助流式影像术(Flow Cytometry and Microscopy,FlowCAM),分析了南黄海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总碳含量及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上纬度差异较小,呈现由近岸到外海降低的特点;夏季,海域南部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远高于南黄海北部及中部区域。浮游植物总碳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46192.9±117905.1)μgC/m3,最低值出现在秋季,在1000μgC/m3以下。甲藻碳含量在浮游植物总碳含量中所占比例在夏季8月最低,为14.05%,在初春和秋末较高,约为48%。南部海域中甲藻的相对含量明显较低。结合理化因子讨论了各季节影响南黄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变动的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季节浮游植物均受到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的综合影响。春季甲藻碳含量与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夏、秋季各调查月份的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均与温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浮游植物与盐度为负相关关系。营养盐方面,春季,甲藻生物量与磷酸盐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夏季,浮游植物与溶解无机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且硅藻和甲藻对于溶解无机氮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选择偏向性。夏季海域中的硅酸盐含量对硅甲藻的相对比例具有重要影响,该季节不存在明显的磷限制。秋季,硅藻、甲藻生物量均与磷酸盐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磷限制较为明显。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不同种属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各站位网采浮游植物的碳含量与丰度之间存在显着的回归转换关系,形式为10 10log C(28)k?log abundance(10)b,其中C为碳含量(μgC/m3),abundance为细胞丰度(cells/m3),k、b为常数,这使得以细胞丰度为基础估算浮游植物碳含量成为了可能。对于网采浮游植物整体,k、b的值分别为0.48和0.49,另外分别建立了硅藻、甲藻以及黄东海海域常见优势种属角毛藻属(Chaetoceros)、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伪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骨条藻属(Skeletonema)、角藻属(Ceratium)、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和扁甲藻属(Pyrophacus)的丰度与碳含量的回归转换关系。本文所建立的丰度转换碳含量法与体积转换碳含量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简化了海域整体浮游植物碳含量的估测方法。以2011—2013年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调查数据与不同历史时期的调查资料作比较,研究了南黄海海域浮游植物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具有显着地增长,统计分析表明2011年春季的碳含量及丰度均显着高于1959年春季。空间分布上,近岸海域在各个年份均为碳含量的高值区域。2011年春季在外海海域也有碳含量高值区域的出现,相较于1959年低碳含量区域的范围明显缩小。另外,甲藻碳含量在总碳含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甲藻占优势地位的区域扩大,但这一特点在丰度上并未体现出来。根管藻属(Rhizosolenia)是南黄海春季的优势种属,相比于1959年,2011年优势种属的数目增多,甲藻中的角藻属成为优势种属。夏季,浮游植物丰度和碳含量的年际波动较大,在1959年分别为(2.02±3.31)×104cells/m3、(62.99±71.33)μgC/m3,均显着低于2012—2013年,其中2013年平均丰度和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8.73±46.68)×104cells/m3、(1110.71±2107.82)μgC/m3。1959年夏季硅藻在群落中的丰度比例大于93%,而2012—2013年这一比例下降为50%—60%,相应地,硅藻碳含量比例由70%—85%下降为18%—28%,且甲藻占优势的范围扩大。硅藻碳密度较低,在甲藻丰度增大的情况下其含碳量比例下降明显。相对于1959年,2012—2013年夏季的角毛藻属和伪菱形藻属,以及甲藻中的角藻属和夜光藻属(Noctiluca)成为新的优势种属。浮游植物生物量在春、夏季具有显着的增长趋势,这种趋势在南黄海的近岸海域最为明显,表明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输入对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春、夏季不同,秋季浮游植物生物量整体未出现明显变动,且各个年份秋季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一致。秋季也出现甲藻所占比例升高的现象。

林虓[4](2014)在《青岛汇泉湾海滨浴场区浮游植物的群集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文中提出本文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对青岛汇泉湾2站点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及环境因子进行了67周次的采样调查及定量分析。调查期内,浮游植物共检出3门53属94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Chla平均值为46.74cells/ml和3.89mg/m3,其中硅藻为主要类群,其数量占浮游植物数量的比例平均为70.34%,最高可达98.60%。从周年变化趋势来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呈现双周期型:主高峰出现在14月,次高峰在89月间,与青岛周边海域的历史资料基本一致。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spp.)、菱形藻(Nitzschia spp.)、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和舟形藻(Naviculaspp.)。调查期内,共监测到3次中肋骨条藻的赤潮发生。从年均水平来看,浮游硅藻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59,与近年临近海域的研究数据相比,明显高于胶州湾内部(约为0.70),但又较较清洁的近岸海域(约为3.23)为低。调查期内,营养盐DIN、DIP和DSi的平均值分别为15.88±9.63μmol/l、0.41±0.23μmol/l和6.24±3.93μmol/l,未监测到营养盐出现限制的现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周年水平上,该水域与邻近的富营养化水域(胶州湾)类似,其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未呈现显着的相关性(P>0.05)。以上显示该调查海区已呈现出一定的富营养化现象。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相应特征因季节而异。2010年和2011年秋季硅藻丰度与DIN:DIP均呈显着正相关,这主要与该季节鞭毛藻类数量下降,释放出更多DIP,导致DIN:DIP下降有关;2010年冬季浮游植物数量与DSi有显着负相关,而2011年未出现此现象,这主要与2011年DSi较2010年充足有关;春季浮游植物群落中仅角毛藻与DSi呈显着负相关(P<0.05),这主要与角毛藻生长较其他硅藻需更多DSi,而环境中DSi相对不足有关;2011年夏季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未呈现显着的相关性,这主要与该季陆源营养输入较强有关。在浴场开放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值为73.71cells/ml,Chl a均值达到7.26mg/m3,为全年最高,浮游植物群落以羽纹硅藻类最占优势,并且羽纹硅藻的丰度与Chl a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羽纹硅藻由于其纵沟结构一般较中心硅藻能分泌更多黏液,会对降低浴场的环境舒适性,而当地游客的抱怨,以及浴场中监测到的大量羽纹硅藻似乎显示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鉴于此,我们认为羽纹硅藻应在后续相关或类似研究中予以更多关注,同时建议将羽纹硅藻作为今后评价该类休闲水域的潜在的重要的生物指标予以更多重视。

郑白雯[5](2014)在《北部湾北部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ST09)”2006~2007年北部湾四个季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北部湾北部浮游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北部湾北部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类、群落多样性和异质性,及影响浮游生物时空变化的环境因素,探讨了影响浮游生物群落变动的环境调控机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1)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共计273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5门79属。硅藻门和甲藻门为最优类群。广布性类群和亚热带近岸类群在调查区占据主导优势。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主要因素。(2)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年均值(2207.3±6124.9)×104cells/m3,叶绿素a浓度年均值1.9±1.3mg/m3,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并不一致。盐度和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丰度分布的主要因素。(3)四个季节均出现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骨条藻(Skeletonema sp.)和棕囊藻(Phaeocystis sp.)分别在夏、秋两季于广西近岸大量繁殖,具有暴发赤潮的潜在可能。硅酸盐是影响骨条藻生长的限制因素,而磷酸盐是影响棕囊藻繁殖的主要因素。优势种类演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根据聚类和排序结果,可将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划分为三个群落:广西近岸群落(JA)、广西远岸群落(YA)和琼州海峡入湾口群落(QZ)。营养盐分布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沿岸径流、粤西沿岸流和南海次表层水三支水系的推移和消长影响。2.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1)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共计464种(类)[含浮游幼虫(体)],隶属于7个门19个类群。水螅水母类和桡足类是优势类群。广温广盐类群和近岸低盐类群在该海域占据主导地位,与少数的河口类群及大洋类群形成北部湾北部特有的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地形特征、海流与水团的消长及浮游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和水平分布推移的重要因素。(2)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丰度年均值(183.5±142.9) ind/m3,生物量年均值(139.5±116.8)mg/m3。平面分布上,春、秋两季丰度分布呈远岸高近岸低的趋势,夏、冬两季则在近岸海域形成高丰度区。生物量的平面分布趋势与丰度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水深、温度及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丰度分布的主要因素。(3)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长尾类幼体(Macrura larvae)和蛇尾类长腕幼虫(Ophiopluteus larvae)在北部湾北部的优势性显着,优势种类演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优势种类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4)根据聚类和排序结果,可将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划分为三个群落:广西近岸群落(JA)、广西远岸群落(YA)和雷州半岛西沿岸群落(QZ)。这三个群落与沿岸径流、粤西沿岸流和南海次表层水的推移和消长密切相关。群落多样性、优势种类及指示种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差异性。3.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耦合关系(1)骨条藻藻华区具有营养盐丰富,浮游植物种类数少、丰度高,浮游动物丰度较高的特点。临界区骨条藻藻华消亡,优势种转变为菱形海线藻。硅酸盐对骨条藻具有限制作用,亨生莹虾的高值区与骨条藻藻华区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2)棕囊藻藻华区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低值区,藻华区内氮盐和磷酸盐的浓度低于浮游植物生长阈值。棕囊藻对营养盐的吸收率大小顺序为磷酸盐>氮盐>硅酸盐,磷酸盐是本调查区棕囊藻生长繁殖的主要限制因素。

龚玉艳,张才学,孙省利,张瑜斌,施玉珍,谢群[6](2012)在《2010年夏季雷州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夏季对雷州半岛海岸带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211种(含变种、变型),隶属于7门76属;优势种13种,以广温、广盐沿岸性种和温带沿岸性种为主,群落结构具有亚热带和沿岸性特征。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平均种类数和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均由近岸往远岸逐渐减少,此外种类数是西南部>西北部>南部>东南部>东北部,细胞丰度则东北部>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南部。除了东北部海岸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低于3及0.7外,其他海岸带均高于此值,物种非常丰富。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种类数与水温、Si/P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SiO23--Si、Si/N呈显着的正相关,与NO-2-N、PO34--P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与盐度、pH值等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pH值、叶绿素a、DO、NO-2-N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盐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与水温、NO-3-N等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浮游植物种类数与细胞丰度之间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根据浮游植物生物学指标对雷州半岛海岸带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现状评价表明:雷州半岛海岸带水质营养类型属于中-贫营养型,而根据营养盐指标评价雷州半岛海岸带水质则总体上为氮限制中度营养或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水平。

杜虹,王亮根,曹会彬,陈伟洲[7](2011)在《汕头港浮游植物组成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文中指出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对汕头港生态环境进行连续监测,研究了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共鉴定出322种浮游植物,包含了234种硅藻、141种淡水和半咸水种以及64种赤潮生物;浮游植物丰度、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是3127.6×104cells·m-3、2.53和0.57;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颤藻(Oscillatoria sp.)是全年优势种,优势度分别是0.066和0.038;浮游生物数量组成结构与温度明显相关(r=0.699,P<0.01)。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透明度是汕头港浮游植物生长主要限制因子。比较浮游植物数量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程度发现,上游输入是汕头港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多维尺度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汕头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受温度、盐度与pH影响。

孙大伟,欧林坚,齐雨藻,陈菊芳[8](2010)在《广东大亚湾中肋骨条藻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广东大亚湾海域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期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在该海湾全年出现,有春季与秋季两个藻细胞密度高峰期,其中秋季时的藻密度最大。1998年4—6月密集采样期间,各站位中肋骨条藻种群数量变动基本上呈现出表层密度高于底层的趋势,各站位间的数量变动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呈现出养殖区、生活区等近岸海域藻细胞密度高于远岸海域的趋势。中肋骨条藻高频率、高密度出现的温度范围为25—26℃,盐度范围为30.6‰—31.6‰,溶解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可溶性无机磷(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DIP)和SiO32--Si范围分别为9.2—78.3、3.7—5.9和564.0—1054.6μg.L-1。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大亚湾海域中肋骨条藻种群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有SiO32--Si、DIN、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氮磷比值,同时水温、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肋骨条藻的种群动态。

王亮根,杜虹,陈伟洲,黄显兵,郑兵,曹会彬[9](2010)在《深澳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汕头深澳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深澳湾共有浮游植物64属178种。其中硅藻为最大的优势类群,共57属154种,占总种数的86.03%;甲藻5属23种;其它浮游植物类群2属2种。2007年和2008年浮游植物总丰度年均值分别为5.47×107 cells·m-3和2.26×108 cells·m-3。周年变动模式为单峰型(2007年和2008年的高峰分别位于7月和8月)。2007年和2008年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范围分别是0.435~2.490、0.118~0.825和0.211~2.632、0.059~0.820,且夏季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是最低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该湾的全年优势种,其2007年和2008年优势指数与优势度年均值分别是55.17%、0.489与68.65%、0.652。中肋骨条藻的绝对占优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使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深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水文、营养盐、滤食生物的摄食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林小苹[10](2010)在《基于SOM和CCA的柘林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柘林湾位于粤、闽两省沿海交界处,海域面积68-70 km2,是广东省的大规模海产增养区之一。由于具有良好的避风条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柘林湾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陆源排污排废的影响,使该湾富营养化达到了较高水平,导致有害赤潮的发生(如1997年底发生的棕囊藻Phaeocystis pouchetii赤潮),给当地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为探讨生态退化和有害赤潮发生的原因,自2000年5月至2004年4月对柘林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了较长时间尺度(共4个调查年度)的综合性调查。本文是此次综合性调查的研究成果之一,重点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划分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内容有:(1)利用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对柘林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总个体数、生物量、多样性、均匀度以及水温和盐度的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进行详细研究。(2)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OM)方法对柘林湾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进行群落划分;确定各群落的种类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采用优势度(Dominance,D)和指示种系数(Indicator value index,IVI)方法分析确定各群落的优势种和指示种,其中,各群落中优势度D>0.02的浮游动物定为优势种,指示种指数IVI>25%的浮游动物定为指示种;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群落的环境特征及差异性进行分析。(3)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探讨浮游动物群落及它们与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所用理化生物因子均采用表、底平均值。由于2001年5月以前的调查数据的环境参数不全,用于SOM和CCA分析的数据均为2001.5-2004.4的数据。相应地,4个调查年度被划分为:第一调查年度(2000.5-2001.4),第二调查年度(2001.5-2002.4),第三调查年度(2002.5-2003.4),第四调查年度(2003.5-2004.4)。本文的数学处理和数学模型由数学软件MATLAB编程完成,主要结果如下:柘林湾浮游动物多样性特征整体上表现为种类较多(共79个种类)、生物多样性(1.62±0.26)和均匀度(0.70±0.09)偏低的特点。调查期间,柘林湾总共79个种类中有65个种类的个体数在浮游动物总个体数中所占百分比均小于1%,并且这些百分比的总和仅为10.22%;而柘林湾3种最重要的优势种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占28.05%)、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占20.81%)和鸟喙尖头蚤Penilia avirostris(占5.07%)在浮游动物总个体数中所占比例合计则高达53.93%。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这3种优势种与均匀度月均值都成负相关关系(r = -0.78,p<0.01;r = -0.78,p<0.01;r = -0.53,p<0.01),表明柘林湾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相对较低,与柘林湾海区种间分布不均匀、优势种突出、少数种类在整个浮游动物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有关。根据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结果,调查期间柘林湾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年均值、总种类数、总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在年际变化方面有显着差异(p<0.01),并且呈逐年下滑趋势。这可能与华南地区气温增暖和气候异常有关。同时,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也表明,柘林湾浮游动物各数据指标在站位间也有显着差异性(p<0.05)。具体结果:浮游动物总个体数、生物量、种数和多样性指数都表现为湾外高于湾内(p<0.05)、非养殖区高于养殖区(p<0.05)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S3-S4)与西部(S2)之间的浮游动物总个体数和种数有显着差异(p<0.001),但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湾顶西部水交换能力最弱和陆源污染压力最大的三百门港S2站和大规模网箱渔排养殖区S6站的生产力最低,说明陆源污染与海水增养殖的二次污染均对浮游动物的数量有重要影响。SOM方法将柘林湾浮游动物群落划分为有明显差异的6个群落,即群落I(近岸暖水群落)、群落II(广布群落)、群落III(近岸中营养群落)、群落IV(近岸富营养群落)、群落V(河口低盐群落)和群落VI(外海高盐群落)。其中,生活在湾外水质相对较好的外海高盐群落是调查海域的优势群落,也是种数、多样性最丰富的群落,其优势种包括强额拟哲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浮游幼体(pelagic larvae)、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鸟喙尖头蚤、锦丽哲水蚤(Calocalanus pavoninus)、肥胖三角蚤(Evadne tergestina)、被囊类(tunicat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尖额真猛水蚤(Euterpina acutifrons);分布在湾内富营养海域的近岸富营养群落则是种数及多样性最贫乏的群落,其优势种是蔓虫类幼体(cirriped larvae)和小盘盔头猛水蚤(Clytemnestra scutellata)。指示种分析表明,群落I、V和VI分别有7个、1个和7个指示种,而群落II、III和IV则没有指示种。群落间的这些差异与柘林湾的环境退化关系密切,尤其是陆源排污、养殖区水面上和水体中各类增养殖设施的设置和使用,均对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对6个群落环境特征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水温(Temp)、盐度(Sal)、硅酸盐(Si)、溶解无机磷(DIP)、铵氮(NH4)、亚硝氮(NO2)、硝氮(NO3)和浮游植物密度(Phy)8个环境因子于群落间的数据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1)。这表明,柘林湾浮游动物的聚集模式和群落特征与这8个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其中,群落IV(湾顶西部的三百门港口及养殖区附近)环境因子的数据变异幅度最大,说明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污染最为严重。CCA的分析结果不仅证实了上述结果,而且还区分出上述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影响的强弱。按照降序排列,水温、营养盐(DIN和Si)、盐度和浮游植物密度是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CCA分析还发现,柘林湾调查海区的水温和营养盐(氮、磷)逐年升高,柘林湾海区大多数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的浮游动物种类已逐渐消失(共35个种),广温、广盐性的广布种成为海区的优势种,对富营养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对频繁的人类活动有很好适应能力的耐污种则成为富营养盐海域的优势种。这也提示全球变暖、当地气候变化、浮游植物的季节性变化、陆源径流以及人类干扰(如来自海水养殖业和港口的污染等)等都可能对柘林湾的浮游动物群落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柘林湾骨条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柘林湾骨条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调查及影响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牡蛎养殖
        1.1.1 太平洋牡蛎养殖概况
        1.1.2 三倍体牡蛎
        1.1.3 单体牡蛎
        1.1.4 牡蛎养殖技术
    1.2 影响牡蛎养殖的环境因素
        1.2.1 水温
        1.2.2 pH
        1.2.3 盐度
        1.2.4 溶解氧
        1.2.5 化学需氧量
        1.2.6 氮、磷营养盐
        1.2.7 细菌
        1.2.8 浮游植物
    1.3 养殖海域生态架构和牡蛎养殖存在的问题
        1.3.1 养殖海域生态架构
        1.3.2 牡蛎养殖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太平洋牡蛎养殖区的生态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采样时间和地点
        2.2.2.2 样品采集
        2.2.2.3 样品检测
        2.2.3 评价方法
        2.2.3.1 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2.2.3.2 海水质量评价
        2.2.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评价
        2.2.4 相关性分析
    2.3 结果
        2.3.1 牡蛎养殖区理化因子的变化
        2.3.1.1 水温
        2.3.1.2 pH
        2.3.1.3 盐度
        2.3.1.4 溶解氧
        2.3.1.5 化学需氧量
        2.3.1.6 亚硝酸盐
        2.3.1.7 硝酸盐
        2.3.1.8 氨氮
        2.3.1.9 无机氮
        2.3.1.10 总磷
        2.3.1.11 活性磷
        2.3.1.12 N/P
        2.3.2 牡蛎养殖区环境质量评价
        2.3.2.1 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2.3.2.2 海水质量评价
        2.3.3 牡蛎养殖区细菌的变化
        2.3.3.1 弧菌
        2.3.3.2 异养菌
        2.3.4 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的变化
        2.3.4.1 浮游植物密度
        2.3.4.2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2.3.4.3 浮游植物优势种
        2.3.4.4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2.3.5 相关性分析
        2.3.5.1 养马岛养殖区
        2.3.5.2 芝罘湾养殖区
        2.3.5.3 乳山养殖区
        2.3.5.4 三处养殖区共同存在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理化因子的变化及对水质的影响
        2.4.1.1 水温
        2.4.1.2 pH
        2.4.1.3 盐度
        2.4.1.4 溶解氧
        2.4.1.5 化学需氧量
        2.4.1.6 氮营养盐
        2.4.1.7 磷营养盐
        2.4.1.8 N/P
        2.4.2 牡蛎养殖区环境质量评价
        2.4.2.1 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2.4.2.2 海水质量评价
        2.4.3 细菌的变化
        2.4.4 浮游植物变化
        2.4.4.1 浮游植物密度
        2.4.4.2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2.4.4.3 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 烟台芝罘湾贝-参-鱼间养模式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时间与地点
        3.2.2 养殖区概况
        3.2.3 水质检测
        3.2.4 牡蛎、刺参和鱼的生长状况
    3.3 结果
        3.3.1 芝罘湾养殖区理化因子的变化
        3.3.1.1 水温、pH、盐度及溶解氧
        3.3.1.2 化学需氧量(COD)
        3.3.1.3 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和无机氮
        3.3.1.4 总磷与活性磷
        3.3.2 芝罘湾养殖区海水营养状态评价
        3.3.3 芝罘湾养殖区细菌的变化
        3.3.4 芝罘湾养殖区浮游植物的变化
        3.3.4.1 浮游植物密度
        3.3.4.2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2.3.4.3 浮游植物优势种
        3.3.4.4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3.3.5 养殖生物生长情况
        3.3.5.1 养殖生物发病及成活率
        3.3.5.2 养殖产量
    3.4 讨论
        3.4.1 芝罘湾养殖区水质变化
        3.4.2 单一养殖与贝-参-鱼间养模式比较
第四章 不同养殖密度对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1.1 牡蛎苗种
        4.2.1.2 养殖器材
        4.2.2 方法
        4.2.2.1 实验地点
        4.2.2.2 筏架设置
        4.2.2.3 牡蛎养殖
        4.2.2.4 实验设计
        4.2.2.5 牡蛎性状测定
        4.2.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2019年8 月至10 月不同层养密度生长性状的比较
        4.3.2 2019 年 10 月至2020 年 5 月牡蛎生长性状的比较
        4.3.2.1 相同笼间距下不同层养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3.2.2 相同层养密度下不同笼间距牡蛎生长的比较
    4.4 讨论
        4.4.1 2019年8 月至10 月不同养殖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4.2 2019 年 10 月至2020 年 5 月不同养殖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4.2.1 相同笼间距下不同层养密度牡蛎生长的比较
        4.4.2.2 相同层养密度下不同笼间距牡蛎生长的比较
第五章 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1.1 牡蛎苗种
        5.2.1.2 养殖器材
        5.2.2 方法
        5.2.2.1 实验地点
        5.2.2.2 筏架设置
        5.2.2.3 牡蛎养殖
        5.2.2.4 水质及浮游植物检测
        5.2.2.5 牡蛎性状测定
        5.2.2.6 组织学检查
        5.2.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牡蛎养殖区水质变化
        5.3.2 不同组别牡蛎生长的比较
        5.3.2.1 牡蛎壳高生长比较
        5.3.2.2 牡蛎壳长生长比较
        5.3.2.3 牡蛎体重生长比较
        5.3.2.4 牡蛎软体部重生长比较
        5.3.2.5 牡蛎出肉率比较
        5.3.2.6 牡蛎成活率比较
        5.3.3 牡蛎软体部组织学变化
    5.4 讨论
        5.4.1 单体三倍体牡蛎与单体二倍体牡蛎的比较
        5.4.2 单体三倍体牡蛎与连体三倍体牡蛎的比较
        5.4.3 牡蛎生长与养殖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演替过程模拟与演变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害藻华及其影响因素
        1.1.1 有害藻华的发生情况与演变态势
        1.1.2 影响近海海域浮游植物生长及藻华动态的主要环境因素
    1.2 统计分析方法和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1.2.1 统计分析方法
        1.2.2 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
    1.3 我国东海海域有害藻华高发区的自然环境状况
        1.3.1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水文结构
        1.3.2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环境特征
        1.3.3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营养盐来源
        1.3.4 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有害藻华及其演变
        1.3.5 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及相关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长江口邻近海域叶绿素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2.3 长江口邻近海域主要环境因子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2.3.1 长江口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及变化特征
        2.3.2 长江口邻近海域温度、浊度和盐度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2.4 长江口邻近海域藻华区水文结构特征
        2.4.1 长江口邻近海域海洋跃层特征
        2.4.2 长江口邻近海域海洋锋面特征
        2.4.3 长江口邻近海域水团分布及变化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长江口邻近海域环境因素对有害藻华影响的统计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长江口邻近海域硅、甲藻藻华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2.1 数据分析方法
        3.2.2 结果讨论
    3.3 长江口邻近海域硅、甲藻藻华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3.3.1 数据分析及处理
        3.3.2 结果与讨论
    3.4 长江口邻近海域硅、甲藻藻华与主要环境因子的非线性关系拟合
        3.4.1 数据分析与处理
        3.4.2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长江口邻近海域藻华演替过程的数值模拟
    4.1 目标海域的选择
    4.2 概念模型的建立
    4.3 模型中状态变量的控制方程
        4.3.1 状态变量基本控制方程
        4.3.2 生态动力学模块说明
    4.4 重要参数率定
    4.5 模型条件设定
    4.6 模型验证
    4.7 光照、温度和营养盐对目标海域藻华演替过程的影响
        4.7.1 数值实验条件设定
        4.7.2 数值实验模拟结果及讨论
    4.8 小结
第五章 长江口邻近海域藻华演变趋势模拟与分析
    5.1 概念模型的完善
    5.2 模型中新增状态变量的控制方程
        5.2.1 状态变量基本控制方程
        5.2.2 生态动力学模块过程说明
    5.3 重要参数率定
    5.4 模型条件设定
    5.5 模型验证
    5.6 营养盐输入源的长期变化对有害藻华演变的影响
        5.6.1 数值实验条件设定
        5.6.2 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藻华演变历程的反演分析
        5.6.3 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藻华演变趋势的预测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季节与年际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进展
    1.1 浮游植物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浮游植物的研究手段
        1.2.1 浮游植物的采集手段
        1.2.2 浮游植物的观测手段
        1.2.3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研究方法
    1.3 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1.3.1 环境因素
        1.3.2 生物因素
    1.4 浮游植物的长期变化研究
    1.5 南黄海浮游植物的研究进展
        1.5.1 南黄海概况
        1.5.2 南黄海的浮游植物研究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海域与站位布设
        2.1.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1.3 浮游植物丰度与碳含量的获得
        2.1.4 浮游植物优势度的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浮游植物的丰度与碳含量的季节变化
        2.2.2 浮游植物丰度与碳含量的空间分布
        2.2.3 硅甲藻相对含量的时空分布
        2.2.4 优势种属的组成
    2.3 小结
第三章 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航次及站位信息
        3.1.2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环境因子数据
        3.1.3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温度、盐度的关系
        3.2.2 浮游植物生物量与营养盐的关系
        3.2.3 不同月份优势种属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黄东海浮游植物碳含量与丰度的转换关系探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4.1.2 浮游植物丰度的计数和体积的测定
        4.1.3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浮游植物总碳含量与总丰度的转换关系
        4.2.2 硅藻、甲藻碳含量与丰度的转换关系
        4.2.3 优势种属丰度与碳含量的转换关系
    4.3 讨论
        4.3.1 浮游植物类群的碳含量与丰度转换关系
        4.3.2 特定种属的碳含量与丰度转换关系
        4.3.3 C:abundance转换关系与C:vol转换关系的比较
        4.3.4 固定剂对细胞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南黄海浮游植物年际变化:与历史数据的对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站位布设与历史数据来源
        5.1.2 历史数据碳含量的获得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春季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
        5.2.2 夏季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
        5.2.3 秋季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
    5.3 讨论
        5.3.1 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整体变动及空间分布
        5.3.2 硅甲藻相对比例的变动
        5.3.3 优势种属的变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Figure Directory
    表目录
    Table Directory
作者简介
文章发表情况

(4)青岛汇泉湾海滨浴场区浮游植物的群集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浮游植物在沿岸环境生态研究中的意义
    1.2 沿岸半内湾性海域浮游植物的监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2 青岛汇泉湾海滨浴场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群集特征
    2.1 调查方法
        2.1.1 样品采集和分析
        2.1.2 群落指数及数据处理
    2.2 秋季浮游植物群集特征
        2.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
        2.2.2 群落特征指数
    2.3 冬季浮游植物群集特征
        2.3.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
        2.3.2 群落特征指数
    2.4 春季浮游植物群集特征
        2.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
        2.4.2 群落特征指数
    2.5 夏季浮游植物群集特征
        2.5.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
        2.5.2 群落特征指数
    2.6 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群集特征
        2.6.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
        2.6.2 群落特征指数
    2.7 浴场开放期浮游植物群集特征
        2.7.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
        2.7.2 群落特征指数
    2.8 小结与讨论
3 青岛汇泉湾海滨浴场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1 调查方法
    3.2 秋季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2.1 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3.2.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主成份分析
        3.2.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冬季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3.1 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3.3.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主成份分析
        3.3.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4 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4.1 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3.4.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主成份分析
        3.4.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5 夏季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5.1 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3.5.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主成份分析
        3.5.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6 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周年响应特征
        3.6.1 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3.6.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主成份分析
        3.6.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7 浴场开放期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7.1 水环境因子的变化
        3.7.2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主成份分析
        3.7.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8 小结与讨论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北部湾北部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1.1.1 浮游植物的生态地位与作用
        1.1.2 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1.2 浮游生物与环境因素
        1.2.1 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因素
        1.2.2 影响浮游动物的环境因素
    1.3 定量分析在浮游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1.4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概述
        1.4.1 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1.4.2 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1.5 本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站位及采样时间
    2.2 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浮游生物种类组成
        2.3.2 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
        2.3.3 浮游生物群落划分
        2.3.4 指示种分析
        2.3.5 生态适应性分析
第三章 调查海域环境因素特征
第四章 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4.1.1 种类组成
        4.1.2 种类数的时空变化
        4.1.3 生态类群
        4.1.4 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2 浮游植物数量变化
        4.2.1 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4.2.2 细胞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水平变化
        4.2.3 影响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环境因素
    4.3 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
        4.3.1 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4.3.2 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水平分布
        4.3.3 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环境因素
    4.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4.4.1 群落划分
        4.4.2 群落多样性
        4.4.3 各群落优势种类组成
        4.4.4 群落指示种
    4.5 讨论
        4.5.1 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组成
        4.5.2 影响浮游植物组成和分布的环境因素
        4.5.3 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形态学功能
        4.5.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营养盐的关系
第五章 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5.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5.1.1 种类组成
        5.1.2 种类数的时空变化
        5.1.3 生态类群
        5.1.4 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5.2 浮游动物数量变化
        5.2.1 丰度与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5.2.2 丰度与生物量的水平变化
        5.2.3 影响丰度变化的环境因素
    5.3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组成
        5.3.1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季节变化
        5.3.2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水平分布
        5.3.3 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环境因素
    5.4 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5.4.1 群落划分
        5.4.2 群落多样性
        5.4.3 各群落优势种类组成
        5.4.4 各群落指示种
    5.5 讨论
        5.5.1 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组成
        5.5.2 影响浮游动物分布变化的环境因素
        5.5.3 优势种类的生态适应
        5.5.4 浮游动物群落演替与水系消长的关系
第六章 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耦合关系
    6.1 夏季骨条藻藻华
    6.2 秋季棕囊藻藻华
    6.3 讨论
        6.3.1 骨条藻藻华
        6.3.2 棕囊藻藻华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7.4 展望
附表1 北部湾北部网采浮游植物种类名录表
附表2 北部湾北部网采浮游动物种类名录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6)2010年夏季雷州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1.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1.3 生物学评价模型及海水富营养化评价模式
    1.5 为贫营养水平。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2.2 浮游植物种类的平面分布
    2.3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
    2.4 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平面分布
    2.5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6 雷州半岛海岸带水质的生物学评价
3 讨论
    3.1 雷州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3.2 雷州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平面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2.2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3 雷州半岛海岸带水质评价分析

(8)广东大亚湾中肋骨条藻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中肋骨条藻细胞数量的周年动态变化
    2.2 中肋骨条藻等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空间分布
    2.3 中肋骨条藻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

(9)深澳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Introduction)
2 材料与分析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
    2.1 站位布设和采样频率
    2.2 浮游植物采集和分析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3.2 浮游植物的生态类群
        (1)广温性类群
        (2)热带性类群,根据它们分布区域的不同可再分为2个类群:
        (3)温带性类群
    3.3 浮游植物的丰度
    3.4 优势种
    3.5 中肋骨条藻时空分布
    3.6 多样性指数
    3.7 浮游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8 浮游植物丰度与叶绿素a的关系
4 结论(Conclusion)

(10)基于SOM和CCA的柘林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第1章 前言
    1.1 海湾生态系统的现状
    1.2 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控作用
    1.3 海洋浮游动物的影响因子
        1.3.1 温度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3.2 富营养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3.3 海水养殖业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3.4 盐度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3.5 浮游植物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4 海湾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海湾浮游动物的研究进展
        1.4.2 国内海湾浮游动物的研究进展
    1.5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划分的研究进展
    1.6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海区概况
    2.2 采样站点的布设
    2.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4 数据处理方法
        2.4.1 自组织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OM)
        2.4.2 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2.4.3 其它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柘林湾浮游动物的年际差异、空间差异及其群落结构划分
    3.1 柘林湾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3.1.1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比例
        3.1.2 优势种与常见种组成
    3.2 柘林湾浮游动物的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
        3.2.1 水温和盐度的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
        3.2.2 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的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
        3.2.3 种类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的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
    3.3 2000.5~2004.4(9 个调查站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3.3.1 基于SOM 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3.3.2 群落的种类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仅限桡足类与枝角类)
        3.3.3 群落优势种分析
        3.3.4 群落指示种分析
        3.3.5 群落的环境特征分析
    3.4 基于SOM 的2001.7~2002.7(19 个调查站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3.4.1 采样站点的布设
        3.4.2 基于SOM 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3.5 讨论
        3.5.1 柘林湾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特征
        3.5.2 柘林湾浮游动物的年际差异、空间差异及其群落结构的划分
        3.5.3 群落的类型及生态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柘林湾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柘林湾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CCA 排序效果分析
    4.2 影响柘林湾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4.3 采样站点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浮游动物种类的丰度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4.5 讨论
        4.5.1 水温对浮游动物群落时间分布的影响
        4.5.2 营养盐对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4.5.3 水产养殖业对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4.5.4 盐度对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
        4.5.5 浮游植物对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柘林湾骨条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牡蛎养殖区生态环境调查及影响单体三倍体牡蛎生长的因素[D]. 卢钰博. 烟台大学, 2021(09)
  • [2]长江口邻近海域有害藻华演替过程模拟与演变趋势分析[D]. 周正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7)
  • [3]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季节与年际变化[D]. 杨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6(07)
  • [4]青岛汇泉湾海滨浴场区浮游植物的群集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D]. 林虓.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5]北部湾北部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D]. 郑白雯. 厦门大学, 2014(08)
  • [6]2010年夏季雷州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J]. 龚玉艳,张才学,孙省利,张瑜斌,施玉珍,谢群. 生态学报, 2012(19)
  • [7]汕头港浮游植物组成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杜虹,王亮根,曹会彬,陈伟洲. 生态学杂志, 2011(08)
  • [8]广东大亚湾中肋骨条藻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孙大伟,欧林坚,齐雨藻,陈菊芳. 热带海洋学报, 2010(06)
  • [9]深澳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J]. 王亮根,杜虹,陈伟洲,黄显兵,郑兵,曹会彬. 生态科学, 2010(03)
  • [10]基于SOM和CCA的柘林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D]. 林小苹. 汕头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柘林湾骨骼菌数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