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流送风口乱流洁净室洁净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兆颖[1](2021)在《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在医学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应用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以某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研究对象,实测采用不同类型送风口的室内风速和温度,并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从速度场、温度场、氨气浓度场以及空气龄的分布情况,重点对比研究了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和小孔板扩散风口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和小孔板扩散风口均适用于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而从严格控制局部气流速度来看,旋流扩散孔板风口甚至比小孔板扩散风口更适宜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使用。
李杰[2](2021)在《送风参数及堆码方式对岩心冷柜内热环境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在航天、航空、深海、水利水电、核电等领域的探索都突飞猛进。岩心作为一种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将开采出来的岩心妥善保存至关重要,保存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直接影响到岩心的品质,也影响到后续对岩心各成分分析的结果。采用合理的储存方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柜体内空气流动,提高空气温度及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保证岩心储藏品质同时降低冷柜能耗,使岩心最终的分析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本文以青岛某地质研究所岩心冷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送风参数和货物堆码方式对冷柜内部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基于冷柜实际结构,通过相似性原理进行计算,搭建冷柜模型实验台。建立冷柜中空气与岩心之间的双向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研究在各个工况下,冷柜内流场分布规律和温度场分布规律,为岩心储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建立三维RNG6)-湍流模型,考虑外界环境及岩心对冷柜内环境的影响,研究送风速度、送风温度以及岩心堆码方式对冷柜内部空气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影响,评估不同工况下冷柜内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均匀性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冷柜为空柜工况时,柜内气流组织分布较均匀,下部偏右的位置有一个较大的漩涡,涡流区中心流速较慢,温度较高,而X=1.975 m处主要受送风冷空气的影响,温度最低,X=0.025 m处主要受到壁面传热的影响,温度较高,故监测线L0-L6上的温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明显下降的趋势。(2)满柜六层岩心散热工况时,随着冷却时间的增加,冷柜底部最先冷却,然后冷却区域逐渐向上逐渐扩大。当送风速度为4.7 m/s、送风温度为-3℃,t=360 min时刻时,冷柜内绝大部分空气温度处于岩心最佳的储存温度,岩心附近最高温度为3.9℃,最低温度为-0.3℃(仅第一层左列岩心)。气流进入冷柜后,由于库壁和岩心壁面的约束,形成间断性的管道,气流扩散效应减弱,贴附流动距离增加。相比于空库,在送风口一侧堆码货物,冷空气能更快到达冷柜底部且速度较大,促进空气与冷柜内的热量交换。(3)货物仅有半柜时,采用不同的货物堆码方式,柜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呈现出不一样的分布规律,当采用第四、五、六层堆码时,冷柜内平均速度最大,柜内扰流较大,同时由于岩心靠近回风口,柜内空气换热效果相比较好,温度分布最均匀,温度最低。对比三种堆码方式下。送风温度为-3℃,送风速度为4.2 m/s时,经过120 min时,柜内温度分布均满足岩心储藏要求,但采用第四、五、六层堆码时,库内温度下降速率最快。(4)送风速度从3.5 m/s增加至4.7 m/s,但是柜内的速度场变化并不显着,而温度场却能得到很好地改善,说明增加风速对冷柜内空气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对气流组织均匀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岩心库冷柜送风系统设计时,可通过提高风速来提升冷柜内部的温度均匀性。(5)对比不同送温度下各水平监测线的温度分布,各水平监测线在不同送风速度下呈现出相同的温度分布规律,送风温度越高,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减小,冷柜内温度场越均匀,不均匀系数越小。(6)满柜无热源工况下,气流从送风口送出后,部分撞击在岩心上表面后向左移动,空气逐渐被升温;回风口正下方,因热浮力及回风口的作用,空气流动阻力小,换热较快,温度较低,水平监测线温度沿X轴正方向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将模拟贴附射流的速度分布与经验公式对比,二者吻合度较高;将空库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度也较高,说明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高行恭[3](2021)在《热源及室内参数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人们的大部分活动和工作的时间都是在室外度过,现在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所以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与现代人类的身体健康密不可分。颗粒物作为室内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研究颗粒物在室内的运动分布规律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题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使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室内热源位置,室内热源高度,室内热源发热强度,颗粒物粒径,送风速度等变量参数对于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本课题在数值模拟方面使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计算了各种工况下的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分布。使用空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台进行各种工况的实验研究,并且将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的数据相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送风风速不变,热源强度不变,颗粒物粒径不变,只改变热源位置(X方向),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可以得到:面X=1.44m和面Z=0.685m交线上单位距离颗粒物衰减率与热源在X方向上的距离成正比。随着热源在X方向上的距离增加,坐立呼吸区和站立呼吸区的最大颗粒物浓度值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在X=0.45m时取得最大值2.16×10-5kg/m3和7.31×10-6kg/m3。两个区域的最大颗粒物浓度分别增加了31%和75.5%。(2)送风风速不变,热源强度不变,颗粒物粒径不变,只改变热源位置(Y方向),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可以得到:随着热源位置在Y方向上的距离增加,坐立呼吸区和站立呼吸区的最大颗粒物浓度值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在Y=0.15m和0.45m位置的时候浓度变化不大约为3.4×10-5kg/m3,在Y=0.65m位置时最大浓度取得最小值2.19×10-5kg/m3和3.26×10-6kg/m3。在Y=1.15m时最大浓度取得最大值2.92×10-5kg/m3和5.03×10-6kg/m3。最大颗粒物浓度分别增加了25%和35.2%。(3)送风风速不变,热源强度不变,颗粒物粒径不变,只改变热源高度,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可以得到:随着热源高度增加,坐立呼吸区的最大颗粒物浓度值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小。高度为1.2m时,最大浓度最大,为3.4×10-4kg/m3。在Z=0.1m时,最大浓度最小,为1.79×10-5kg/m3。站立呼吸区的最大颗粒物浓度值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在Z=1.2m时,最大浓度最小,为2.24×10-6kg/m3。在Z=1.6m时,取得最大值为1.07×10-4kg/m3。(4)送风风速不变,热源位置不变,颗粒物粒径不变,只改变热源强度,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可以得到:随着热源强度增加,坐立呼吸区和站立呼吸区的最大颗粒物浓度值的变化趋势都是一直增大的,最小值为1.79×10-5kg/m3和1.95×10-6kg/m3,最大值为2.87×10-5kg/m3和5.62×10-6kg/m3。最大颗粒物浓度增加了37.6%和65.3%。(5)热源强度不变,热源位置不变,颗粒物粒径不变,只改变送风速度,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得到:面X=1.44m和面Z=0.685m交线上单位距离颗粒物衰减率随着风速增加而增加,在风速1m/s时取得最大值1.54,然后保持不变。随着送风速度增加,坐立呼吸区和站立呼吸区的最大颗粒物浓度值都减小,最小值分别为2.97×10-6kg/m3和1.24×10-6kg/m3,最大值分别为2.19×10-5kg/m3和3.26×10-6kg/m3,最大颗粒物浓度分别增加了86.4%和62%。随着送风速度增加,Z=1.2m和Z=1.6m的颗粒物聚集处都逐渐接近回风口处。(6)热源强度不变,热源位置不变,送风速度不变,只颗粒物粒径,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得到: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加,坐立呼吸区的平均颗粒物浓度值基本不变,站立呼吸区的平均颗粒物浓度值也基本不变。(7)在送风速度0.05m/s,室内温度25℃,热源强度300W,颗粒物粒径1μm,热源位置(1.15,1.15,0.8),进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误差,但是误差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二者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
成瑾[4](2021)在《制药洁净室气流分布特性及自净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制药产业属于关联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支柱产业。为了使药品质量得到保障,不仅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配方,同时还应在符合规定的环境中生产。国内外规范标准对药品生产环境质量和洁净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不仅需要深入理解净化空调系统运行特征,还要探寻有效降低室内特定区域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和措施。本文将主要分析制药洁净室室内的流场分布结构及洁净室室内的自净机理及其时间,通过合理布置室内气流组织形式从而降低室内微细颗粒物浓度分布、提高室内洁净度。首先将建立制药洁净室全面数值模拟与典型实验验证等基本框架,这是全文科研工作的关键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湍流模型、颗粒物输运模型、风口模型等选择与修缮,并通过选取典型室内机械通风实验案例,验证各类输运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万级制药洁净室室内流场分布。通过研究规范中给出的参考换气次数范围15 h-1≤ACH≤25 h-1、共十一种工况下室内局部流场、颗粒物运动轨迹发现,可将该参考范围划分为两个区间:15h-1≤ACH<20 h-1与20 h-1≤ACH≤25 h-1,每个换气次数区间的室内流场分布相差较小,但两区间之间的流场相差较大。且当综合考虑人员热舒适、送风速度衰减与粒子停留时间等因素时,根据文中结论建议采用22 h-1≤ACH≤23 h-1的换气次数值。为理论研究排风比对室内流场特性的影响,分别选取0、0.2、0.4、0.6、0.8、1等六种不同排风比得到室内局部流场及颗粒物运动轨迹,综合考虑人员热舒适性、送风气流衰减、颗粒物去除效率及颗粒物在工作区聚集情况,本文推荐采用排风比为0.4的工况。考虑到部分洁净室中工作区、非工作区划分明确,故提出增大工作区送风量、降低非工作区送风量的方法(改变工作区、非工作区送风量之比),并通过数值模型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对于换气次数ACH≤19 h-1的室内,当总换气次数确定时,可将非工作区与工作区送风量之比调整为1:2或1:3;若换气次数ACH≥19 h-1,无需刻意增大工作区送风量,一味增大工作区送风量并不能有效提高工作区污染物去除效率,甚至起到降低去除效率的反作用。为将以上结论作为工程实际的理论指导,文中给出了室内需求不同时参数选取建议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生产操作结束后,室内尘源发尘量对制药洁净室室内“自净时间”的影响,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基于不均匀分布计算理论,分析了影响洁净室室内“自净时间”因素的显着性。研究发现,影响因子对自净时间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换气次数、地面发尘量、送风含尘浓度。
黄晨,黄翠,李浩,吴重纬[5](2021)在《非单向流洁净室内含尘浓度分布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非单向流洁净室内含尘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在送风口尺寸分别为350 mm×260 mm、750 mm×400 mm、1 200 mm×600 mm和换气次数分别为16次/h、20次/h、30次/h、40次/h的条件下,对室内含尘浓度分布特性展开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换气次数下,送风口尺寸越大,送风口边缘与墙面水平距离越近,室内含尘浓度变化幅度越大,室内空气洁净度越低;(2)送风口尺寸和换气次数共同影响室内含尘浓度,将室内含尘浓度平均值以送风口面积、换气次数为变量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到室内含尘浓度平均值拟合计算式,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相对误差最大为5.72%,最小为0.15%;(3)送风速度对室内含尘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同一换气次数下,随送风口尺寸的增大,送风速度减小,室内含尘浓度均匀性减弱;在同一送风口尺寸下,随换气次数的增加,送风速度增大,室内含尘浓度均匀性变差;(4)区域不均匀因子与不均匀系数概念类似,但可以较好地反映室内不同区域的均匀性。
李琪[6](2020)在《高大空间洁净室污染物分布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大空间构筑物的洁净室在当今为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不少食品和药品加工厂洁净室的生产车间都是大空间布局。而在目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下,公众的自我保护与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对于大空间洁净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也逐步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因此大空间洁净室内的污染物分布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探讨如何在大空间内既能实现合理的气流组织布局来将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又可以在满足工艺和设备的生产要求条件下达到节能目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牛奶厂灌装间,引用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屋顶侧上圆角送风、中间半圆送风两种矢流送风方式和上送下回的普通送风方式下该大空间内污染物分布情况,并改变污染源强度、换气次数、污染源种类三个条件,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在不同送风方式下选取的不同截面处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并将两种矢流送风方式的对比结果与上送下回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哪种送风方式,若污染源强度较低或者换气次数越大时,空间内产生的污染物浓度越小;2)矢流送风下距地面越高,污染物浓度越小,越接近回风口,污染物浓度越大,且在相同工况下中间半圆送风方式空间上部的污染物浓度均低于侧上圆角送风方式;3)对于密度大的污染物适合采用上送下回方式将其排出,密度小的污染物适合采用中间半圆送风方式将其排出;4)上送下回方式污染物大部分积聚在设备附近,不易分散至两侧回风口处,导致空间污染物浓度较大,要达到相同室内污染物浓度水平,中间半圆送风能用较少的换气次数将室内污染物排除,达到节能目的。
郭春梅,黄成洋,范卫军,谢锐[7](2018)在《辐流洁净室的气流组织与节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对比研究50次/h换气次数辐流洁净室和60次/h换气次数乱流洁净室的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不同断面的速度场矢量图、污染物浓度场云图和数据监测值表明,辐流洁净室在速度均匀性和污染物浓度分布上均优于乱流洁净室,总平均浓度降低了20%。按照风机的输送能耗与风量成正比,则估算输送能耗降低了20%。
黄若奕[8](2016)在《高设备占用面积比ISO3级微电子洁净室气流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微电子半导体工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微电子行业对于生产过程的环境控制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微电子厂房洁净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微电子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国外的技术封锁,使得本土微电子企业生产设备陈旧、体积偏大,这对洁净室内的气流组织造成许多影响。同时由于洁净室高昂的造价,很多国内微电子企业为减少建设投资通常会将设备集中放置,设备面积占比大,使得设备对于洁净室气流组织的影响更加严重。本文依据国内某半导体工厂洁净室的实际尺寸及设备布置情况,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微电子厂房洁净室内设备布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某微电子企业光刻间具体结构参数和工艺设备几何参数,采用数值模拟软件Airpack建立计算洁净室空态以及静态模型,计算分析了微电予厂房工艺设备对洁净室内流场速度分布的影响。然后,结合微电子洁净室尘源计算,基于CFD方法,针对工艺设备体积较大、高度较高的情况,通过分析设备高度为2.0m-2.7m时的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设备高度对洁净室内工作区的影响,并通过调节送风速度的方式以优化了工作区内气流组织,给出了该类微电子厂房较为适宜的送风速度。通过研究工作区设备布置与FFU送风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工作区流场的影响,给出了使工作区满足生产要求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数值计算,针对满布率低于60%、工艺设备较高的情况,给出了该厂房洁净室工作区比较适宜的宽度设置。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微电子厂房洁净室改善其工作区内气流组织的优化措施。
石静宜[9](2014)在《半导体厂房空调系统节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半导体产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洁净厂房的总面积快速增长,其巨大的建筑能耗已成为世界性节能运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特别是对于24小时运转的工厂,电能的消耗是非常大的,降低其运行能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对电能的节省着手,通过数值模拟和对半导体厂房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经济性比较,得出了半导体厂房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方法及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为该类建筑的节能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根据半导体洁净厂房的气流组织理论与现有的两种气流方式,运用CFD数值模拟对车间的气流组织进行节能研究。在CFD模拟过程中采用了有限容积法,使用Fluent软件对两种气流组织形式在不同送风速度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ISO6级的乱流洁净室中,上送侧回的气流方式对车间的净化效果较好,温度场及速度场更均匀,也有利于保持洁净室的洁净度。在相同洁净度的要求下,上送侧回可以通过减少洁净室的换气次数,进而减少送风量,对于洁净室的节能意义重大。通过半导体洁净厂房中近一年空调循环水系统冷源及末端能耗的实际数据,分析并研究了其能耗组成及节能潜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研究发现,对于能耗占全厂能耗30%以上的冷水机组在全年满负荷运行时间少于20%的情况中,采用增加变频器的方法节能更有效,其COP值远大于额定值。同时,在循环水系统中应用变频水泵,水泵的运行更加经济,寿命更长,使得运行工程师的维护保养也较之以前简单。变频器的使用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其独特的软启动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根据水泵及风机的运行曲线发现,变频器的应用具体节电在30%以上。
刘英军[10](2012)在《电子工业厂房节能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洁净室技术已在化工、医疗、半导体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对洁净空调节能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洁净室要达到所要求的洁净等级所采用的措施有几种:(1)高性能的过滤装置;(2)合理的气流组织;(3)足够多的循环风量。首先,本文选取与洁净室密切相关联气流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模型对比模拟与实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电子工业中常用的几种模型,进行气流组织的节能研究。本文中CFD模拟采用有限容积法,根据k-ε双方程紊流模型,使用AIRPAK软件对三种不同气流组织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流线型上送下回对洁净室净化效果较好,气流均匀稳定,洁净度和温湿度分布均匀。这种送风可使室内大部分点都处在空气循环状态下,有利于空气中尘埃的去除,而且在相同洁净度要求前提下,流线型可以大大减少洁净室的送风量,这对于洁净室能耗意义是重大的。其次,本文根据流线型气流组织方案,结合电子工业洁净室暖通设计工程实例和洁净厂房设计过程,提出空调系统的改进装置。这种装置把空调和净化单元分装于室内并直接向室内全域输送达到要求的净化空气,从而使洁净室更高效、方便和节能。
二、旋流送风口乱流洁净室洁净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流送风口乱流洁净室洁净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在医学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应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验研究 |
(一)实验房间介绍 |
(二)检测仪器 |
(三)检测方法 |
(四)结果 |
二、CFD模拟的物理模型的建立 |
(一)小孔板扩散风口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 |
(二)旋流扩散孔板风口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 |
(三)数学模型简介 |
(四)模拟结果分析 |
1. 速度场分布 |
2. 温度场分布 |
3. 氨气浓度场分布 |
4. 气流组织评价 |
5. 全室的温度、氨气浓度、空气龄的定量分析 |
三、结论 |
(2)送风参数及堆码方式对岩心冷柜内热环境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冷库储藏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气流组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学模型 |
2.1 冷柜负荷计算 |
2.1.1 设计参数 |
2.1.2 冷柜冷负荷计算 |
2.1.3 冷柜运行参数计算 |
2.2 冷藏原理 |
2.3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2.4 基本控制方程 |
2.5 湍流数学模型 |
2.6 算法简介 |
2.7 壁面函数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介绍 |
3.1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步骤 |
3.2 数值模拟目的及意义 |
3.3 模型建立及求解 |
3.3.1 物理模型 |
3.3.2 基本假设 |
3.3.3 工况确定 |
3.3.4 网格划分 |
3.4 边界条件设置 |
3.4.1 计算域设定 |
3.4.2 边界条件设定 |
3.5 贴附射流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柜模拟结果及分析 |
4.1 空柜气流组织模拟 |
4.1.1 速度场分析 |
4.1.2 温度场分析 |
4.2 满柜工况气流组织模拟 |
4.2.1 速度场分析 |
4.2.2 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分布 |
4.2.3 温度场分析 |
4.3 半柜工况气流组织模拟 |
4.3.1 速度场分析 |
4.3.2 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分布 |
4.3.3 温度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似性论证 |
5.1 相似性原理 |
5.2 相似准则 |
5.3 模型实验台相似性论证 |
5.3.1 模型律选择及比例尺 |
5.3.2 相似比例尺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6.1 实验台介绍 |
6.2 实验设备及仪器介绍 |
6.2.1 恒温水槽介绍 |
6.2.2 风机盘管介绍 |
6.2.3 风速传感器介绍 |
6.2.4 热电偶介绍 |
6.2.5 温度采集器MX100 介绍 |
6.2.6 高精度水银温度计 |
6.3 实验前期准备 |
6.3.1 热电偶制作 |
6.3.2 热电偶标定 |
6.3.3 热电偶布置 |
6.4 实验过程介绍 |
6.4.1 实验操作流程 |
6.4.2 实验工况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7.1 空柜实验 |
7.1.1 送风速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
7.1.2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
7.1.3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7.2 满柜(无热源)实验 |
7.2.1 送风速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
7.2.2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
7.2.3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7.3 一层热源实验 |
7.3.1 冷柜内温度场分析 |
7.3.2 岩心温度分布规律 |
7.3.3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
7.3.4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7.4 满柜(第一层热源)实验 |
7.4.1 冷柜温度场分析 |
7.4.2 岩心温度场分析 |
7.4.3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
7.4.4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7.5 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7.5.1 模拟与实验验证 |
7.5.2 误差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热源及室内参数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颗粒物分类 |
1.1.2 颗粒物来源 |
1.1.3 颗粒物危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颗粒物运动模型分析 |
2.1 颗粒物受力方程介绍 |
2.1.1 颗粒物受力方程 |
2.2 颗粒物受力介绍 |
2.2.1 重力 |
2.2.2 托拽力 |
2.2.3 热泳力 |
2.2.4 压力梯度力 |
2.2.5 附加质量力 |
2.2.6 布朗力 |
2.2.7 Basset力 |
2.2.8 Saffman力 |
2.2.9 Magnus力 |
2.3 数学模型 |
2.3.1 湍流计算模型 |
2.3.2 DPM模型 |
2.3.3 控制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方法 |
3.1 计算流体力学介绍 |
3.1.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
3.1.2 数值模拟方法和分类 |
3.1.3 计算流体力学应用领域 |
3.2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 |
3.3 课题基本假设 |
3.4 物理模型 |
3.5 截面及测点介绍 |
3.6 网格划分与计算求解 |
3.6.1 模型建造与网格划分 |
3.6.2 边界条件 |
3.6.3 模拟工况 |
3.6.4 计算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 单位距离颗粒物浓度衰减率 |
4.3 热源位置(X方向)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4.3.1 热源位置为(0.1,0.6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3.2 热源位置为(0.45,0.6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3.3 热源位置为(0.8,0.6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3.4 热源位置为(1.15,0.6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3.5 热源位置为(1.5,0.6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4 热源位置(Y方向)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影响 |
4.4.1 热源位置为(1.15,0.1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4.2 热源位置为(1.15,0.4,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4.3 热源位置为(1.15,0.6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4.4 热源位置为(1.15,0.9,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4.5 热源位置为(1.15,1.15,0.8)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5 热源高度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4.5.1 热源高度为0.1m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5.2 热源高度为0.4m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5.3 热源高度为0.8m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5.4 热源高度为1.2m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5.5 热源高度为1.6m时的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6 热源强度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影响 |
4.6.1 热源强度为50W时的是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6.2 热源强度为100W时的是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6.3 热源强度为200W时的是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6.4 热源强度为300W时的是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6.5 热源强度为400W时的是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6.6 热源强度为500W时的是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7 送风速度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影响 |
4.7.1 送风速度为0.05m/s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7.2 送风速度为0.5m/s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7.3 送风速度为1m/s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7.4 送风速度为1.5m/s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7.5 送风速度为2m/s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8 颗粒物粒径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影响 |
4.8.1 颗粒物粒径为1μm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8.2 颗粒物粒径为2.5μm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8.3 颗粒物粒径为5μm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8.4 颗粒物粒径为7.5μm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8.5 颗粒物粒径为10μm时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研究及分析 |
5.1 实验台介绍 |
5.2 实验设备介绍 |
5.2.1 气溶胶发生器 |
5.2.2 便携式微电脑粉尘仪 |
5.2.3 离心式风机 |
5.2.4 空气源热泵机组 |
5.2.5 变频器及控制器 |
5.2.6 温湿度传感器 |
5.2.7 高效过滤器 |
5.3 实验过程及测点布置 |
5.3.1 实验过程 |
5.3.2 测点布置 |
5.4 实验工况介绍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热源位置(X方向)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5.5.2 热源位置(Y方向)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5.5.3 热源高度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5.5.4 热源强度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
6.1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6.2 误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4)制药洁净室气流分布特性及自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洁净室送风环境营造研究现状 |
1.2.2 .洁净室室内污染物研究现状 |
1.2.3 .洁净室室内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制药洁净室空气洁净技术原理 |
2.1 .制药洁净室污染源及浓度计算方法 |
2.2 .洁净室原理 |
2.2.1 .单向流洁净室原理 |
2.2.2 .乱流洁净室原理 |
2.3 .洁净室计算理论 |
2.3.1 .洁净室均匀分布计算理论 |
2.3.2 .洁净室不均匀分布计算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用于制药洁净室数值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3.1 .制药洁净室室内的数值模拟方法 |
3.2 .室内空气流动模型的选取与验证 |
3.2.1 .实验模型及边界条件 |
3.2.2 .常用湍流模型选取与验证 |
3.2.3 .常用风口模型选取 |
3.3 .颗粒物输运模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药洁净室室内气流分布特性 |
4.1 .计算模型及工况设计 |
4.1.1 .物理模型 |
4.1.2 .边界条件确定 |
4.1.3 .网格独立性验证 |
4.2 .换气次数不同对室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
4.2.1 .工作区与非工作区流场分布 |
4.2.2 .典型平面上颗粒物浓度分布 |
4.2.3 .室内颗粒物运动轨迹分析 |
4.3 .排风比不同对室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
4.3.1 .工作区与非工作区流场分布 |
4.3.2 .典型平面上颗粒物浓度分布 |
4.3.3 .室内颗粒物运动轨迹分析 |
4.4 .风口送风量比不同对室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
4.4.1 .工作区与非工作区流场分布 |
4.4.2 .典型平面上颗粒物浓度分布 |
4.4.3 .室内颗粒物运动轨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药洁净室自净时间研究 |
5.1 .室内含尘浓度对自净时间影响 |
5.2 .自净时间各影响因子的统计学分析 |
5.2.1 .方法选取 |
5.2.2 .影响因子及其水平的确定 |
5.2.3 .因子间的交互作用 |
5.2.4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非单向流洁净室内含尘浓度分布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系统及工况介绍 |
1.1 实验系统及实验工况 |
1.2 测试仪器选用和测点布置 |
1.3 室内含尘浓度理论计算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含尘浓度分布分析 |
2.2 室内含尘浓度不均匀性分析 |
3 结论 |
(6)高大空间洁净室污染物分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染物研究现状 |
1.2.2 气固两相流研究现状 |
1.2.3 洁净室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污染物与洁净室 |
2.1 室内污染物 |
2.2 污染物的基本性质 |
2.3 污染物的运动与扩散 |
2.3.1 污染物的动力学分析 |
2.3.2 污染物的运动情况 |
2.4 洁净室 |
2.4.1 洁净室的发展历程和定义 |
2.4.2 洁净室分类 |
2.4.3 洁净等级和换气次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值模拟理论及数值模型建立 |
3.1 数值模拟原理 |
3.1.1 动力学控制方程 |
3.1.2 湍流模型 |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2 网格划分及网格独立性检验 |
3.2.3 边界层类型 |
3.3 数值模拟的设置 |
3.3.1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3.2 各类型参数设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大灌装间洁净室污染物分布数值模拟及分析 |
4.1 改变污染源强度 |
4.2 改变换气次数 |
4.3 改变污染源种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矢流送风的节能性分析 |
5.1 选择气流组织的原则 |
5.2 气流组织的常用形式 |
5.3 模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5.4 模拟结果分析与矢流送风对比 |
5.4.1 模拟结果分析 |
5.4.2 与矢流送风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辐流洁净室的气流组织与节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值模拟 |
1.1 物理模型 |
1.2 数学模型 |
2 模拟结果及数值分析 |
2.1 辐流洁净室模拟结果 |
2.1.1 速度场 |
2.1.2 污染物浓度场 |
2.2 乱流洁净室模拟结果 |
2.2.1 速度场 |
2.2.2 污染物浓度场 |
3 结果分析 |
3.1 速度值对比与分析 |
3.2 污染物浓度场对比 |
4 结论 |
(8)高设备占用面积比ISO3级微电子洁净室气流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单向流洁净室的基本原理与微电子洁净室送风方式 |
2.1 洁净室概述 |
2.2 单向流洁净室原理 |
2.2.1 单向流洁净室基本原理 |
2.2.2 洁净室压力 |
2.2.3 单向流洁净室特征指标 |
2.3 IC洁净室送风方式 |
2.3.1 隧道送风方式 |
2.3.2 集中送风方式 |
2.3.3 SMIF(微循环)送风方式 |
2.3.4 风机过滤单元送风方式 |
2.4 洁净室尘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洁净室空气流动数值计算理论与建模 |
3.1 紊流流动的基本方程 |
3.2 紊流模拟方法 |
3.2.1 直接模拟(DNS) |
3.2.2 大涡模拟(LES) |
3.2.3 雷诺平均数模拟(RANS) |
3.3 离散方法 |
3.4 数值模拟算法 |
3.5 数值模拟计算软件介绍 |
3.6 试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电子洁净室室内流场计算 |
4.1 工程概况 |
4.2 洁净室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2 洁净室空态模型 |
4.2.3 洁净室静态模型 |
4.2.4 空态洁净室与静态洁净室工作区气流分布比较分析 |
4.3 洁净室内流场对尘粒浓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洁净室工作区气流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
5.1 垂直单向流洁净室气流组织影响因素 |
5.1.1 送风影响 |
5.1.2 生产设备影响 |
5.2 洁净室工作区气流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设备高度2.7m |
5.2.2 设备高度2.6m |
5.2.3 设备高度2.5m~2.0m |
5.3 工作区与正上方送风口相对位置气流组织的影响分析 |
5.4 工作区宽度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洁净室工作区气流组织优化措施 |
6.1 不同工艺设备高度送风速度设置 |
6.2 工作区宽度设置 |
6.3 局部增加FFU送风口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半导体厂房空调系统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和研究状况 |
1.2.2 国内发展和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洁净室空调系统节能分析 |
2.1 洁净室技术介绍 |
2.1.1 洁净室原理和构成 |
2.1.2 空气洁净技术 |
2.1.3 洁净室洁净度等级 |
2.1.4 洁净室分类 |
2.2 洁净室气流组织 |
2.2.1 单向流洁净室 |
2.2.2 非单向流洁净室 |
2.2.3 矢流洁净室 |
2.3 洁净室高耗能原因分析 |
2.4 洁净室节能方案分析 |
2.4.1 洁净室气流组织节能分析 |
2.4.2 洁净室空气处理节能分析 |
2.4.3 洁净室冷源系统节能 |
2.5 本章小结 |
3 洁净室气流组织理论和 CFD 方法 |
3.1 洁净室气流组织的意义 |
3.2 洁净室悬浮微粒研究 |
3.2.1 悬浮颗粒来源 |
3.2.2 悬浮颗粒的运动特性 |
3.2.3 悬浮颗粒的控制 |
3.3 洁净室气流数学模型 |
3.3.1 湍流运动研究 |
3.3.2 流体控制方程 |
3.3.3 湍流数值计算方法 |
3.3.4 湍流基本模型 |
3.4 CFD 方法理论基础 |
3.4.1 CFD 方法概述 |
3.4.2 CFD 方法求解过程 |
3.5 FLUENT 介绍 |
3.6 本章小结 |
4 洁净室气流组织模拟 |
4.1 CFD 软件在洁净室气流组织中的重要性 |
4.2 基本假设 |
4.3 建立控制方程 |
4.4 初始条件 |
4.5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5.1 室内几何模型的建立 |
4.5.2 网格的划分 |
4.5.3 流场计算的 SIMPLE 算法 |
4.5.4 模拟结果分析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5 洁净空调系统节能综合分析 |
5.1 冷水系统的节能分析 |
5.2 冷水机组的节能分析 |
5.3 水泵变频的节能及意义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电子工业厂房节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子工业净化空调节能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课题背景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子厂房空调系统节能分析 |
2.1 洁净室分类 |
2.2 工业洁净技术概述 |
2.3 洁净室气流形式 |
2.3.1 单向流洁净室 |
2.3.2 乱流洁净室 |
2.3.3 矢流洁净室 |
2.4 洁净室气流节能分析 |
2.4.1 洁净室高耗能的原因 |
2.4.2 洁净室气流组织的意义 |
2.4.3 洁净室空气处理节能分析 |
2.5 电子工业厂房的设计 |
2.5.1 电子工业厂房特点 |
2.5.2 电子工业厂房布局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流组织理论基础 |
3.1 前言 |
3.2 室内悬浮颗粒分离机理 |
3.2.1 悬浮颗粒分离分类 |
3.2.2 除尘效率 |
3.2.3 洁净室尘源 |
3.2.4 洁净室换气次数 |
3.3 数值求解基本理论 |
3.3.1 湍流的数值模型理论 |
3.3.2 紊流流动的基本方程 |
3.4 CFD 简介 |
3.4.1 CFD 的求解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洁净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
4.1 CFD 在洁净室气流组织中的应用 |
4.2 基本假设 |
4.3 建立控制方程 |
4.4 边界条件 |
4.5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5.1 空间模型的几何模型参数 |
4.5.2 湍流模型选择 |
4.5.3 网格划分 |
4.5.4 压力速度耦合处理 |
4.5.5 收敛的判断 |
4.5.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7 不同气流组织的空气流场 |
4.5.8 不同气流组织下的温度场 |
4.6 结论 |
第5章 电子工业厂房节能设计 |
5.1 前言 |
5.2 洁净空调设计 |
5.2.1 洁净空调系统与非洁净空调系统的区别 |
5.2.2 洁净室气流组织原则 |
5.2.3 洁净空调气流组织分析 |
5.3 洁净室的节能改造 |
5.4 洁净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实例 |
5.4.1 设计依据 |
5.4.2 设计规范及标准 |
5.4.3 设计参数 |
5.4.4 负荷计算 |
5.4.5 洁净室风量确定 |
5.4.6 空气处理过程 |
5.5 洁净室实测数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旋流送风口乱流洁净室洁净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在医学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应用的理论研究[J]. 徐兆颖.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1(08)
- [2]送风参数及堆码方式对岩心冷柜内热环境特性的影响[D]. 李杰.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3]热源及室内参数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D]. 高行恭.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4]制药洁净室气流分布特性及自净机理研究[D]. 成瑾.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5]非单向流洁净室内含尘浓度分布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黄晨,黄翠,李浩,吴重纬.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05)
- [6]高大空间洁净室污染物分布控制研究[D]. 李琪.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7]辐流洁净室的气流组织与节能特性研究[J]. 郭春梅,黄成洋,范卫军,谢锐.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8(03)
- [8]高设备占用面积比ISO3级微电子洁净室气流组织研究[D]. 黄若奕.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5)
- [9]半导体厂房空调系统节能研究[D]. 石静宜.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10]电子工业厂房节能分析与研究[D]. 刘英军. 西华大学, 2012(02)